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后血钙浓度、  相似文献   

2.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和临床分娩低血钙症,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呈散发,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奶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并就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奶牛生产瘫痪是养牛户常见的奶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养牛积极性。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分娩时及分娩后一时性脑压急剧降低造成。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是养牛户常见的奶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的养牛积极性.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分娩时及分娩后一时性脑压急剧降低造成.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产后瘫痪、酮病、胎盘停滞是奶牛最常见的三种代谢病。近些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代谢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代谢病的发生,不但损害了奶牛的健康,而且降低了其生产性能,必须予以重视。 一、产后瘫痪。又名乳热症,多发于产乳性能高的乳牛。从发病的时间看,约有3%的奶牛在分娩前发病,6%在分娩时发病,75%在分娩后1~24小时内发病,12%于分娩后25~48小时内发病,4%在以后的时间内发病。可见,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  相似文献   

8.
<正>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即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发病情况笔者在包场防疫监督工作中发现,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病,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3-6胎牛发病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呈散在形式发病,某些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治愈的奶牛于下次分娩时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在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中呈高发态势,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 奶牛生产瘫痪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突然的以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主要指母牛分娩后3d内突然发生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属急性低钙血症。以全身肌肉无力,喉、舌、肠、四肢感觉丧失、瘫痪为特征。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5~8岁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也有的在分娩前数小时或分娩过程中发病,极少数在分娩后数周或妊娠末期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瘫痪(Puerperal Paraplegia)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虽然为散在形式发病,然而个别牧场的发病率25%~30%。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近  相似文献   

16.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17.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发的营养代谢疾病。奶牛发病特征为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产后瘫痪 ,又叫生产瘫痪、乳热症 ,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此病常发生于高产母牛 ,特别是 3~6胎多发 ,且常发生于分娩后 12~ 72h。其临床特征为体温降低 ,卧地不起 ,四肢瘫痪 ,知觉丧失 ,伴有咽、舌部及肠道麻痹。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前后体内钙的代谢紊乱 ,血钙浓度急剧下降。1 血钙降低与生产瘫痪的发生实验研究表明 :患产后瘫痪的病牛血钙浓度都有明显下降 ,健康奶牛血钙浓度在 9~ 12mg ,而患病奶牛血钙一般在8mg以下 ,多为 2~ 5mg。目前普遍认为 ,分娩前后血钙急剧降低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瘫痪病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中兽医称之为产后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岁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后72小时以内发病。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急性血钙和血糖降低所致。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虽然大多数产后瘫痪患牛出现血钙和血糖水平偏低,但这并非唯一的主要致病原因,从治疗的效果看,其主要病因应是一时性脑贫血所导致的脑皮质缺氧。现从  相似文献   

20.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李桂叶(云南省剑川县兽医站,671300)高产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低血钙、机体糖代谢紊乱的综合征。1发病年龄和季节发病年龄以5岁以上,3~7胎,日产奶25kg以上舍饲母牛多发。经笔者治愈的3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