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海关统计,中国1996年进口大豆110多万吨,之后大豆进口数量逐年猛增;2009年,大豆进口数量达到4255万吨。13年来,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增加了38倍多,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严重冲击国产大豆市场,而且进口大豆中转基因大豆占很高比例。  相似文献   

2.
2009年初夏,对于中国大豆产业而言,一个格外沉重的话题就是面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非转基因的中国大豆还能坚守多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等部分农产品开放了关税保护,随着中国大豆需求量的连年激增,进口大豆开始逐渐统治了市场。而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如铁矿石一样,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逐年激增,廉价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的整个产业链都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应对转基因大豆入侵是一个需要系统性思考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转基因标识管理的方法应对转基因大豆入侵的设想,然后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加强中国大豆食用油的转基因标识管理可有效促进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曾是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代表优质大豆的中国大豆,在中国开放大豆市场后,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被贴上了"劣质"的标签,含油量低,水分高,杂质含量高,诬称"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1995年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随着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被种种言论批判时,以转基因品种为主的进口大豆,则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有5000年栽培历史,国产大豆品种占世界大豆品种的97%以上。国产大豆是全世界最好的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相比,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然而,国产大豆的种植量和产量逐渐减少的尴尬正困扰着大豆产业。与此同时,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却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行动,收复中国大豆失地之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6.
华璐 《北京农业》2010,(5):34-36
大豆专家的一声叹息 “不能进口转基因大豆” “将黑龙江变为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 “应该允许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商业化种植” “什么是公平?强者就是公平!”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与2001年6月6日公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2001年12月4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一并实施。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出台的第一项以控制农产品进口安全性为目的的非关税政策。从内容来看,其对我国进口大豆尤其是转基因大豆有着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它将使进口大豆的程序复杂化,加大了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力度,通过增加进口大豆的成本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大量进口大豆涌入国内市场,使我国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逐渐沦陷。中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面临失业和生存危机,主产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而作为我国唯一1块生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净土——黑龙江,油脂企业停产、千万豆农面临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从产量上讲大豆已经超过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生产概况,并提出初步设想:确立两个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生产方向;确立以食用大豆为中心的消费方向.培植两个市场-培植进口与出口两个市场;培植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两个市场.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豆的最后"堡垒"——黑龙江已经被进口转基因大豆"攻陷",由于本土油厂使用国产大豆亏损停产,东北地区的豆油与豆粕市场双双被进口大豆控制;进口大豆大行其道的同时,大量国产大豆由于水分超标等原因,无法进入国家粮库,农民再现卖豆无门。面对农民目前的困境,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对,农民朋友们该如何自保呢?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大豆中有很多是转基因大豆,它是否对人体健康、我国大豆品种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论述了世界转基因大豆的现状、优缺点和引发的争议,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前不久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外大豆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大豆市场,国产大豆究竟能否守住最后的壁垒?我国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又是食用油缺乏的大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食用油约占总量的2/3。评述了转基因大豆的优缺点和我国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消费情况,以及转基因大豆对我国食用油产业链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与加工的出路,为我国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和消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自身大豆的产量是1300万吨到1400万吨,而我国大豆需求的数量超过了7000万吨,2012年进口量高达5838万吨。其中大部分为转基因大豆。仅大豆这一项来说以后必须依靠进口。转基因大豆产量高,生产成本是提高我国大豆的单产和总产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大豆进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7.
豆殇:我国传统大豆产业的生死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洪水一样涌来的国外转基因大豆已经使得中国成千上万的豆农无法生存。与此同时,以加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为生的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也面临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常大面积停工,抗风险能力弱。而随着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大豆进口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8.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9.
孙致霞  张晋 《北京农业》2013,(11):52-53
<正>我国年需大豆7000万吨,但自产仅1200万吨,其余5800万吨大豆每年靠从美国、巴西进口转基因大豆来弥补缺口,而转基因大豆给国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中国大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2,(14):30
分析原因 刘登高(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采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冯晓(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