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的病原是坏死杆菌,通过羊体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致病.坏死杆菌病多以羊口疮、皮炎、口蹄疫、羊痘等病为继发或并发,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羊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对羊肝肺坏死杆菌病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坏死杆菌病是一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状的特征是受到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口腔粘膜或胃肠粘膜发生坏死,本病多发生于收购场或羊集散临时棚圈,此病给养羊业造成重大威胁,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羊肝肺坏死梭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梭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黏膜等外伤感染引起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受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坏死,肝脏和肺脏有转移的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病羊主要表现消瘦、局部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为典型特征,该病在临床上易于治疗,但也易复发,一旦羊群发病则很难彻底清除,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三明市三元区某南江黄羊养殖专业户饲养的部分南江黄羊发现颈肩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采集患病羊淋巴结脓肿物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分离出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山羊所发病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肝脏和肺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羊常发疾病之一。2011年山东省龙口市一羊场出现羔羊突然发病、死亡,病羊体温达到41℃,表现出张口喘气、精神沉郁、喜卧、不食等临床症状。对病死羊进行剖解,肝脏明显肿大、变硬,表面有很多灰白色的坏死灶,与周围界限明显;肺脏实变,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发展以养羊业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我省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我省,把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随着养羊业规模的扩大及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羊的寄生虫病已相对成为危害养羊业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对全省羊寄生虫病的调查表明,影响养羊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羊胃肠道线虫病、羊泰勒虫病、羊球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羊棘球蚴病、羊鼻蝇蚴病等.在牧区放牧羊群中羊胃肠道线虫、球虫、泰勒虫仍为羊寄生虫病的主要病原,由于防治技术的发展,羊胃肠道线虫病和羊泰勒虫病根据当地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合理用药已能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羊的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即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流行特点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垫草、饲料,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料管理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的媒介。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在自然情况下,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山羊都易感。羔羊较成年羊…  相似文献   

8.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肝脏和肺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羊常发疾病之一。我市一羊场从2009年7月开始羊陆续发病、死亡,病羊体温达到40.5℃,表现出精神沉郁、喜卧、反刍停止等临床症状。对病死羊进行剖解。肝脏明显肿大、变硬,表面有很多灰白色的坏死灶,  相似文献   

9.
羊放线杆菌病在养羊生产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放线杆菌通过损伤皮肤侵入体内所致。本病通常不会导致死亡,但病程较为持久,降低羊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化率。本文对羊放线杆菌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总结了诊断方法和中西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羊肉产品倍受人们喜爱,养羊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然而养羊过程中一旦感染坏死杆菌病,会对养羊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养殖场户应对此病加以重视,了解此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通过科学的诊断,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控制此病的发病与蔓延,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羊养殖过程中坏死杆菌病较为多发,此病的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皮肤坏死、跛行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羊坏死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肝片吸虫病是羊养殖常见体内寄生虫病,会对羊的健康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病羊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养羊业的稳定有序发展,积极做好诊治工作至关重要。中兽医治疗羊肝片吸虫病具有绿色、安全、无药残、标本兼治等优势。以钦州市为例,着重对羊肝片吸虫病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羊痘病是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丘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本病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此病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损害。现将本病的一些防治措施简述如下。1流行特点病羊为传染源、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粘膜的丘疹、脓庖、痂皮及鼻粘膜的分泌物中。发病时体温升高,病羊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产品、…  相似文献   

14.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羊型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病羊生殖器官、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等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对养羊业的危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小尾寒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市某养羊专业户饲养小尾寒羊160只.在饲养期间发现部分羊只有咳嗽、流鼻涕、消瘦、个别孕羊流产、少数羊只造成死亡的疾病,经病羊肺、心、脾、肝等病料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小尾寒羊巴稀薄杆菌病。  相似文献   

16.
羊螨病在养羊业中十分常见,主要危害羊只的皮肤健康,影响羊的生长性能以及羊毛的品质。患有羊螨病的病羊抵抗力受到影响,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增加死亡率。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养殖密度逐渐增大,虽然集约化的养殖方式能够增加羊的产量,提高养殖效益,但是不利于疾病的防控。通过对羊螨病的不断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本文主要论述了羊螨病的流行状况,并且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养殖业发展很快,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逐渐增大,但羊病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也愈发明显.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疾病,会侵害羊的生殖系统,引发公羊的睾丸炎与母羊孕期流产,影响养羊户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技术人员要掌握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性特点,提高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水平维护羊的健康生长和养羊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是养羊业中广泛存在并且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病.由于肝片吸虫的寄生,患羊消瘦、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母羊泌乳量下降,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好和羊体况下降的时候,常常引起羊只大批死亡.笔者在临床中诊治了多例羊肝片吸虫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坏死杆菌病是各种家畜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的特征是患病动物受伤的皮肤、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本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羊、牛、猪和马。1发生和流行病原体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动物的粪便中,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均能很快将其杀死。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西北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它对羊只发展及军马培育等危害很大。羊、牛、猪、马最易感,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感染。本病多见于雨季,长期在潮湿、泥泞地区放牧,在崎岖道路和荆棘丛生处行走,或圈棚潮湿、拥挤、互相践踏,都易造成皮肤的损伤而发生感染。坏死杆菌经外伤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发育繁殖,使局部组织发炎、坏死。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可以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羊布氏杆菌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不仅造成母羊流产、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对动物源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加强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综述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疫方法,逐步淘汰和净化感染羊,保障养羊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