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9):52-55
猪人工授精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个被忽视或轻视的因素是在猪人工授精过程中性行为的缺失,导致猪的动物福利下降。小型猪场和散养户一般没有饲养种公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给母猪配种时,性行为几乎完全缺失;大中型猪场猪繁殖过程中性行为有部分缺失。性行为缺失对精液质量、发情率、受胎率、窝产仔数有一定的影响。有经验的配种员在猪人工授精过程中设法保留部分性行为,或采用模拟手段、外源激素以弥补性行为的缺失,以提高人工授精的效果。本文对猪性行为缺失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性行为缺失的弥补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 为提高猪的繁殖技术,人工授精中应用猪的性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公猪的性行为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公猪的性行为有,求偶、勃起、爬跨、射精、退下。一般表现追随、嗅闻、试探、挑逗(性引诱)等动作。当公猪见到发情母猪,迅速接近,又是亲,又是闻,表现出很亲昵的样  相似文献   

3.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该技术推广很快,发展势头良好.但据笔者实地调查,仍有部分养猪户对其认识不足,甚至怀有抵触隋绪.现针对问题谈一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处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上设备器械先进,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日趋成熟,并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在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其技术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给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客观认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处和影响因素,正确掌握其技术措施,对发展生猪生产,提高猪群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猪的繁育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种,相对本交来说有许许多多的好处.然而,由于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有许多因素,实际情况并非全然,有比例相当高的猪场效果不理想,出现"两高、两低"(母猪返情率高、子宫炎的比例高、受胎率低、胎产仔数低)的不良现象和后果.对此,笔者从兽医卫生的角度,采用一次性的"保洁"技术和方法,对猪人工授精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3年多来,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已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报道,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猪人工授精站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猪人工授精站点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为在生猪生产中推广和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猪人工授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技术近年来推广很快,发展势头良好,但据实地调查发现,仍有部分养猪户对其认识不足,甚至怀有抵触情绪。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谈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处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广大农民朋友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在2007年开展生猪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经过2年的项目推进,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大型猪场的主要技术手段,而且广大的小型养殖户也认识到了人工授精的好处,开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给母猪配种,并获得了相应的利润。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加上设备器械先进,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日趋成熟,并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在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其技术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因此,也给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正视猪人工授精技术对畜牧业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提高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认识,笔者就如下问题与同行商榷。1实施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处1.1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猪的遗传潜力鲜精液使用一次性包装,可保存3~7d,精子活力不受影响;可实现长途运输,不再受地域、场际、时间及国别的限制;通过人…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在我省已广泛应用多年,可以适时给发情母猪输精配种减轻配种强度,克服因公、母猪体形悬殊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可有效预防传染病,促进优良品种及优良父系的推广,显著提高了优良种公猪利用率,生猪生产成绩明显提升.目前,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需要注意,因此本文介绍一下猪人工授精的一些技术要点,以提升猪人工授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在我省说来是一件新的工作。我场从1959年开始搞猪的人工授精,一年来虽已取得—些成就,但经验还不足,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写在下面,供各地参考。猪的人工授精好处很多,可以扩大配种头数,能比自然配种提高十倍到十五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效能,节约开支,增加收入,便于用混合精液授精,能够提高受胎率和仔猪生命力;便于异地输精配种更新猪的血统和培育新品种;可以预防生殖器官疾病的发生。我们在开展人工授精的过程中,有人认为猪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发展生猪生产中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以减少生猪疾病的传播,又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解决配种个体差异,增加养殖效益.因此,越来越受到养猪户的关注,笔者从事临床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多年,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德林  云国兵 《猪业科学》2007,24(12):56-58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15.
王利娟  常枨 《猪业科学》2020,37(6):102-104
在世界上主要的猪肉生产国中,猪人工授精(AI)技术的应用率在90%以上。尽管猪冷冻精液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其效率不高,在猪场实际生产中并不多见使用。在猪人工授精技术中,液态精液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精液,与传统的牛冷冻精液不同,其独特的精子微胶囊保护膜技术,可以对猪精子进行更加完善的液态保存,因此液态精液是目前猪人工授精使用的主要方式。文章综述了猪精液保存技术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人工授精技术助力恢复生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期回顾     
《猪业科学》2013,(6):11-11
猪人工授精技术将走进新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运用逐渐趋于成熟,开始被广大养殖场和养殖户所接受和应用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猪人工授精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授精是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非常实用的技术措施之一,随着近几年来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也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实践证明,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种公猪,提高商品猪的整齐度和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猪的人工授精操作比较简单,但有的推广站和猪场由于操作不当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猪人工授精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猪冷冻精液在传播优良品种、提高优秀公畜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集约化养猪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地方猪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持续加强,猪冷冻精液将会得到更多应用。然而,猪精子容易受冷休克的影响,且常规人工输精模式不适用于冷冻精液,导致猪冷冻精液在生产中使用率很低。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猪冷冻精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猪冷冻精液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猪冷冻精液在人工授精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为猪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进步及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前列腺素或者是催产素在猪人工授精中采取,研究其对于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本实验目标是30头母猪,采取随机原则分3组,1组10头,将常规方法予以参照组,将前列腺素予以实验1组猪人工授精,将催产素予以实验2组猪人工授精,观察3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统计值、窝产活仔数统计值、繁殖指数统计值.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统计值、窝产活仔数统计值、繁殖指数统计值与参照组母猪对比,展示P<0.05明显数值差异.结论:在猪人工授精中应用前列腺素或者是催产素对猪人工授精效果具备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养猪生产正处于一个结构转型时期,千家万户的散养状态正逐步消失,中小规模的养猪专业户逐渐发展起来,区域性养猪密度加大.这为推广猪的人工授精创造了条件,而且由于区域性养猪密度的加大,传统的本交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这也使得猪的人工授精成为必要.目前,国家对良种猪精液财政补贴措施的出台以及较高的牲猪价格等,均为推广和应用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