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鸭共育种养实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稻鸭共育种养是一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稻田无公害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笔者介绍了稻鸭共育种养的技术特征,以及水稻方面的栽培技术和鸭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育种养是一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稻田无公害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笔者介绍了稻鸭共育种养的技术特征,以及水稻方面的栽培技术和鸭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育技术是目前我国及亚洲水稻主要生产国家正在大力组织推广的一项优质、高效、环保农业技术。这项技术由于具有降低水稻种植和养鸭成本,提高大米和鸭产品品质,减少农药、化肥、抗生素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优点而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鸭在稻田为水稻除草、除虫、浑水、施肥、刺激水稻生长,稻田为鸭提供了放牧场所和食物饵料,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不仅可以达到节本增收,而且产品具有绿色与无公害特征?该技术的推广对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大面积实践,实施稻鸭共育每公顷水田可增收节支1800-2100元,此外养鸭可节约30%的饲料,育成1只鸭可获纯利3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农业新技术》2004,(4):42-42
农业部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稻鸭共育面积达到130万hm^2,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博士介绍,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台农业技术,是稻田养鸭这个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稻田有限的空间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以免耕抛秧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的的一项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田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形成稻鸭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省工、省肥、省药、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笔者就稻、鸭品种的选择,稻鸭共育前、中、后期水稻田间管理及鸭的饲养管理作了简单的概述,以期为稻鸭共育技术的推广寻找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研究相关实验内容,对中国"稻鸭共育"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主要简述了中国近10年稻鸭共育模式的养殖方式与方法,归纳了各地区较为通用的养殖流程,重点为不使用农药、仅依靠鸭子采食方式除虫除草,每公顷饲养200~250羽当地适用品种的雏鸭,稻秧存活后下田,共生70~80d。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育这一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同时尚存不完善之处。稻鸭共育可以保护土地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同时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优质水稻与健康成鸭,节省了农药肥料以及鸭饲料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每公顷可增加两千元以上的收入。各地区稻种与鸭种的选择和培育尚待进一步研究,稻鸭共育模式的配套生产管理技术较为模糊,还存在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以免耕抛秧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的的一项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田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形成稻鸭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育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养殖方法,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达到稻鸭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现将无公害稻鸭共育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谈稻鸭共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项稻田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是以水稻田为基础、种好优质稻米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无公害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该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稻鸭共育应遵循其生态特点,发挥其生态优势,协调其生态要素,抓好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鸭共育”是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自然生态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黄梅县作为湖北省“稻鸭共育”重点推广县.经过两年的初步实践表明,“稻鸭共育”孕育着无公害优质稻和生态优质鸭两大朝阳产业.是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社会增效又一新的途径。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问题.还须我们作艰苦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与畜牧》2004,(4):35-35
据我国科学家介绍,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是稻田养鸭这个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稻田有限的空间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稻鸭共育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让其白天和夜晚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雏鸭不间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育技术示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牧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得到稻鸭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这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成熟的农业新技术,有利于无公害、绿色稻米产业的发展,水禽业的快速增长,有利于综合防治水稻病虫、优质稻生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有利于推进优质稻米、水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板块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经营。为充分发挥我区生态资源优势和潜力,我区2004年申报并获得了全省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围绕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示范工作,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辐射带动面积200公顷。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育技术是目前我国及亚洲水稻主要生产国家正在大力组织推广的一项优质高效农业技术。这项技术由于具有降低水稻种植与养鸭成本。提高大米和鸭产品品质,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优点而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鸭在稻田为水稻除草、除虫、浑水、施肥、刺激水稻生长,稻田为鸭提供了放牧场所和食物饵料,  相似文献   

16.
《水禽世界》2011,(4):3-3
“‘稻鸭共育’技术是让家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家鸭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每亩净增收节支200元不成问题。”6月14日,在荣昌县河包镇经堂村的田坎上,该镇农技人员唐顺明正在给村里的农民讲解“稻鸭共育”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湖南益阳稻鸭共育典型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阳模式”的稻鸭共育,核心技术主要有四项“猪—沼—稻”生态农业技术。沼气促进养猪,沼肥供稻田用肥,通过互为利用的良陛循环,实现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育是一项省工节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在水稻生产区很受欢迎。1 适应性试验2 0 0 0年 ,绍兴市越城区种粮大户鲁某 ,利用 2 .1 7公顷早稻田放养绍兴雏麻鸭 1 1 0羽 (其中公鸭 1 0 0羽 ,母鸭 1 0羽 ) ,于 5月 6日秧苗立苗扎根时放入 ,至 7月 1 8日稻穗下垂时收捕 1 0 8羽 ,成活率 98.2 %,平均羽重1 .5kg。除苗种和前期饲养成本 ,纯收入为1 2 1 7.3元 ,平均每羽纯收益 1 1 .2 7元。每公顷早稻增产和减少化肥、农药、人工等增产节本 749.7元 ,平均每亩 49.98元 ,两项合计每公顷增收节支 1 3 1 0 .7元 ,平均每亩 87.3 …  相似文献   

19.
适宜『稻鸭共育』的家鸭与疫病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适宜鸭种及疫病防治,是"稻鸭共育"的关键.几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金秋的湖北省监利县,田涌金浪,湖闪碧波,万木葱茏,生机盎然.百万监利农民在喜迎丰收的同时,也为自己有了"稻鸭共育"这个新的增收项目而高兴.监利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稻总产曾居全国之最,粮食生产曾获全省"九连冠",同时也是养殖业大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