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蹄变形和腐蹄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高产奶牛中,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应该引起广大奶牛养殖户的重视.为了了解奶牛蹄病的发生,更好的掌握对奶牛蹄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奶牛蹄病的综合防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蹄病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对奶牛养殖业影响巨大,目前对各种蹄病已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对与蹄病密切相关的变形蹄却研究甚少.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奶牛的蹄形,又称蹄变形.变形蹄可诱发蹄病甚至造成奶牛淘汰.近年我国奶牛存栏数每年增长20%以上,而且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不断加强,产奶量持续提高,这给变形蹄及蹄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京津地区奶牛存栏已达35万头之多,我们通过对该地区奶牛变形蹄的发生情况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以期为变形蹄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奶牛蹄部体积虽小,却担负着自身400~600kg体重,并保持稳定姿势,维持正常运动和其他生理功能.因此,蹄部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但随着奶牛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和奶牛个体产奶量的提高,奶牛蹄病发生率也凸显增加,据五常地区不完全统计,1985年奶牛蹄病发病率为5.8%,淘汰率3.1%,2008年奶牛蹄病发病率上升到12.5%,淘汰率上升到5.1%.  相似文献   

4.
正蹄病的防治在奶牛饲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奶牛蹄病不仅能够导致奶牛的繁殖性能、产奶量和乳品品质降低,而且能使奶牛饲养医药成本和淘汰率增加,从而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圈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保健措施、病菌毒的感染及消化、生殖系统等疾病的继发密不可分,本文就奶牛蹄病的病因及防治进行浅析。1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1)遗传直接决定牛对蹄病的易感程度,奶牛肢蹄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疾病之一,由于各种不良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且蹄外形发生改变。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蹄病,顾名思义就是指奶牛的肢蹄部位发生病变,继而影响生长和生产,在奶牛饲养和生产过程中极为常见,与繁殖系统疾病和奶牛乳房炎并称为现代奶牛饲养中的三大疾病。在临床上,蹄病多以蹄叶和蹄叉发生炎症、蹄底发生糜烂溃疡较为常见,多以散布发生,各个年龄段的奶牛都可患病,尤其是分娩后的奶牛更易患此病。近几年来由于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日渐增大,奶牛蹄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的牛场已达到40%,蹄病不仅会影响到奶牛的行为活动,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据调查,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密市2800头奶牛中,发生过蹄病的奶牛有167头,8个奶牛小区发病率均在5%~10%之间,其中主要以奶牛蹄叶炎、腐蹄病居多.  相似文献   

8.
奶牛常见蹄病的病因调查及其综合性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蹄病是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奶牛蹄病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以造成奶牛泌乳量的减少,繁殖力降低,淘汰率升高等不良影响[1],因此,奶牛蹄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危害严重.常见奶牛蹄病主要有蹄叶炎和腐蹄病,若奶牛蹄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发生蹄关节炎、趾间蜂窝织炎等疾病,重者甚至遭致淘汰,由此可见,做好奶牛蹄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两年来我们调查了哈尔滨市区奶牛常见蹄病的发生情况,并结合饲养现状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奶牛蹄变形病是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根据笔者对近2万头奶牛的蹄部观察和调查,发现有蹄变形病的奶牛比例约占35%左右,特别是农村散养奶牛患病比例高达50%以上.奶牛患病后,轻者引起生产性能下降或跛行;重者引起瘫痪,失去饲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中,奶牛蹄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生长速度及产奶速度,更能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从而增加奶牛的饲养成本,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奶牛蹄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奶牛蹄病的防治上,应当从各种方面入手,防治奶牛蹄病的发生。笔者以奶牛蹄病产生的病因分析为切入点,对奶牛蹄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肢蹄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的重要功能。健康的肢蹄是保证奶牛健康,实现奶牛高产、稳产,提高利用年限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仅次于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对奶牛生产的危害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肢蹄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数量的剧增,加上饲养的不规范、管理的不科学以及盲目追求高产等诸多原因,奶牛蹄病不断发生,有的地方奶牛蹄病成为主要的群发病之一,在奶牛死淘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由此可见,饲养奶牛不仅要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产科病,还要注意防治包括蹄病在内的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肢蹄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奶牛肢蹄病的高发病率及其对生产的严重影响,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研究表明,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有5个方面,即营养、环境、遗传、疾病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据调查,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密市2800头奶牛中,发生过蹄病的奶牛有167头,8个奶牛小区发病率均在5%~10%之间,其中主要以奶牛蹄叶炎、腐蹄病居多。在奶牛群中各年龄的牛均易患蹄病,且多为散发,其中高产奶牛,尤其是分娩后的奶牛易发。蹄病是奶牛跛行的主要原因,使病牛运动不便,影响泌乳量,给奶牛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牛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其通过运动发挥供血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随着舍饲方式的迅速发展及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蹄病对奶牛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肢蹄疾病已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子宫炎导致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如果奶牛场不在奶牛饲养管理上加以重视和预防,会使蹄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奶牛单产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蹄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常见病。北京市郊区奶牛场在舍饲圈养的饲养环境下,奶牛蹄病的发病率较高。70年代至80年代,奶牛蹄病发病率占成母牛发病率的20一40%。由于蹄病而导致奶牛死亡、淘汰的高达30—40%。奶牛蹄病不仅影响了生产.而且使奶牛利用年限降低。 (一)奶牛蹄病病因分析 (1)季节因素 1975—1985年7年间,我场成母牛蹄病头数为1517头,年均216.7头,月均18.1头。其中每年七、八、九、十四个月蹄病头数均高于平均值。七月份超出10%,八月份超出37.7%,九月份超出85.1%,十月份超出29.7%。蹄病头数以年度计算,七、  相似文献   

17.
奶牛蹄部变形每年造成的淘汰、死亡给奶牛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修蹄可以矫正变形蹄,防止蹄变形程度加重,预防蹄病的发生,防止出现姿势异常,对发生的蹄病起到治疗作用,对增强奶牛运动和采食,提高奶产量有积极的作用。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比日粮,增加奶牛运动,春季、秋季定期修蹄,坚持蹄部药浴,可以大大减少蹄变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肢蹄病是导致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受营养、管理、疾病、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奶牛可发生蹄部疾病而产生疼痛,表现为行走时蹄部无法受力而跛行,对奶牛健康影响极大.目前可通过营养调控、饲养管理及预防诊治等途径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蹄病影响着奶牛的生产和健康,轻者蹄变形,可使奶牛产奶量降低,繁殖率下降,饲养费用增大,重者蹄部受损严重而遭淘汰。我国的奶牛大多以传统的、农村分散饲养方式为主,饲养标准化程度低,牛舍及运动场简陋,修蹄护蹄工作做的很少,尤其近年来,随着奶牛的大力发展,奶牛数量的增多,牧地的减少,奶牛远距离的放牧,牛蹄磨灭过  相似文献   

20.
奶牛蹄病是生产实践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过程缓慢,病发初期没有直接造成奶牛停产,所以大多饲养专业户和小规模奶牛场重视的程度不高,蹄病在牛群中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奶牛健康和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2011年3月本人到临洮和谐牛场出诊,该场80头产奶牛中患各类蹄病的有14头,占整个牛群的17.5%,占产奶牛的29.17%。本文对该场蹄病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供兽医工作者和奶牛饲养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