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试验站站长:罗俊杰,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作物学会理事、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千名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甘肃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  相似文献   

2.
正7月26日,由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甘肃省农业产业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正大集团卜蜂国际公司CEO、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做了专题报告,甘肃省农牧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志民主持论坛。甘肃省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清、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功龙、甘肃农业杂志社社长吴栋国、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法的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评价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指导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两个方面的指标,通过熵权法对甘肃省2005—2017年和2017年甘肃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2005—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较低;2017年甘肃省大部分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差别较大,水资源承载力不平衡.甘肃省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鉴于甘肃省水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提高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业生态区法(AEZ)模型的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统计资料,应用AEZ模型,并结合GIS平台对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潜力提升空间较大.2009年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为5 823kg/hm2,比2000年增长了24.40%;2000~2009年,在甘肃省3大玉米种植区中,河西地区的玉米生产潜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甘肃省玉米最优种植区;预计2015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将达6 072.67kg/hm2,比2009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增长4.29%.  相似文献   

5.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啤酒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甘肃省饮马农场、临泽农场和黄花农场等单位共同组建。  相似文献   

6.
《甘肃农业科技》2010,(2):F0002-F0002
试验站站长: 罗俊杰,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作物学会理事、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千名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59-160
基于现代服务业含义,结合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了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对1995~2012年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城市化水平是影响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助推效果显著;第三,经济发展水平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通过目前甘肃省物流业占GDP的比例及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分析了甘肃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根据甘肃省的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阐述了甘肃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区域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差异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也不例外,而近几年西部的经济发展迅猛,但西部内部的差异却在不断拉大,尤以甘肃省较为明显。虽然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在甘肃省内部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这给甘肃省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因此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构思下,甘肃省可以利用丝绸之路挖掘潜力,发挥优势。这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梳理,借助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分离系数,采用回归方法,分析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甘肃省的经济增长,甘肃省三大区域呈现发散趋势,河东河西区域逐渐收敛趋同。最终得出甘肃省各市州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甘肃省啤酒大麦产品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市场优势,加快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啤酒大麦产业,带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甘肃省已有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多年啤酒大麦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流通不畅一直制约甘肃省农产品的发展。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一些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完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途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流通不畅一直制约甘肃省农产品的发展。对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一些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完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者总结了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邀请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科学院、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耕地质量管理总站、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赴定西市安定区对"旱作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中试应用成效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5日,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负责筹建,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标委会成立后,将积极配合主管单位对近年来制定的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农业保险、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以及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的阐述,分析了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粱是甘肃省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万hm2以上,占甘肃省大秋作物的40%。在甘肃省因高粱播期的干旱及低温常导致出苗差,成为影响高粱产量主要因素。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粱课题组经过多年试验,  相似文献   

18.
李鑫  王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40-7341
分析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农地流转的重要性及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地流转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农地合理有序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夏淼  贾洪文 《甘肃农业》2005,15(7):30-31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进一步探析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并对合理调整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玉霞  李思 《甘肃农业》2014,(19):14-16
近年来,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产值逐年递增,但其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仍然很低,竞争力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者联系实际,分析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甘肃省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为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