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品种杂交,比较杂种一代和杂种二代的竞争优势和抗虫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抗虫性较好,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同时,为了获得F2代优势强、抗性好的组合,要选择高产母本和高抗虫父本。本研究中组合1、组合2的产量和抗虫性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陆海三系彩色杂交棉的选育及其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棉花育种技术竞争中,杂优利用是一种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快捷有效的方法.生产上,大面积利用彩色棉杂种优势,常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强优势的组合,二是有简便的制种技术.本单位培育了彩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技术可提高彩色棉杂种种子的制种效率,并降低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棉花标记自交系的杂种优势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有标记性状的棉花自交系,提高杂种个体的杂合程度和群体基因型纯度,F1代产量性状表现出了较强的生产优势和优亲优势。44个不同组合的杂种一代,有33个组合皮棉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其中15个强优势组合平均生产优势为49.26%,超过了目前品种×品种生产优势在30%左右的幅度;有优亲优势的29个组合,平均超亲63.25%。自交系Y2-2具有无腺体、超鸡脚叶的标记性状,易繁种保纯。衣分、铃重、配合力高。杂种二代分离严重,生产上不能再利用。通过标记性状选育纯合自交系,利用品种(系)和自交系杂交,是提高杂种优势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杂红305(原名"H305")系利用外观性状茎色、叶型相似、经济性状互补性强的红麻良种为亲本,从数十个组合中筛选出杂种 F1、F2代均可利用的超高产型抗病优质杂交组合.在入选的杂交红麻杂优组合 F1、F2代的杂种组合比较中,杂优组合的一、二代的优势是显著的.在比较试验中,其中超高产型杂优组合 H305F2分别比 KB2、74-3增产23.97%、33.47%,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在1999-2000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H305(F2)平均纤维产量3691.5 kg/hm2,比对照红引135平均增产22.1%,居首位,较对照和其它参试新品种增产显著.平均干茎产量20289 kg/hm2,较对照增产26.5%,表现出植株高大,皮较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纤维品质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89支,强力 474牛顿,优于对照品种.采用硫酸盐法制浆,H305的平均干茎纸浆得率为47.9% ,高于对照.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23.5,烂头率为1.8%,属于高抗类型.表明中杂红 H305是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新组合.红麻超高产型杂种二代的利用可大大降低种子成本,不仅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可显著提高麻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5.
1选育过程银山1号(豫早杂06)是2000年利用棉花杂交优势培育的短季棉杂交种,首先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配合力高的纯系为亲本,根据亲本特点,有目的的配制杂交组合。然后让杂种一代在重而均匀的枯、黄萎病圃上进行产量、品质、抗性比较,筛选出优秀组合参加各级试验。杂交组合是098为母本,5331为父本配制的豫早杂06。参加了河南省短季夏棉区域试验,由于该品种具有突出早熟性,优良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好的纤维品质,抗枯耐黄,且综合性状优良,故被推荐参加河南省夏棉新品种生产试验。在2002-2003年两年省短季棉区域试验和2003年省短季棉生产试验中,该…  相似文献   

6.
王治斌  欧俊梅 《中国棉花》2015,42(12):36-37
<正>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是一项费工、技术要求高的工作,生产上制种产量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棉花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产量、保证种子质量,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对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川杂棉25号在四川植棉区制种的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两系核不育杂交棉川杂棉25制种技术操作方法,适用于四川省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子的生产。2应用标准包括:DB/5100B32004棉花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杂种小麦应用于生产的认识基础上,经多年的研究,已探索出一条技术路线:对T型杂种小麦亲本改良的同时采用产量优势最强的“穗数型×重穗型”选配组合,其次是采用“穗数型×中间型”;利用化学杀雄生产杂种小麦;化杀杂种F2代可应用于生产;同时对杂种小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这条技术路线不仅使小麦育种程序简明化,而且易于选配强优势组合,充分发挥杂种小麦的产量优势,降低杂交种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杂交小麦应用于生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05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德芳  陈安国 《中国麻业》2005,27(5):221-226
中杂红305(原名“H305”)系利用外观性状茎色、叶型相似、经济性状互补性强的红麻良种为亲本,从数十个组合中筛选出杂种F1、F2代均可利用的超高产型抗病优质杂交组合。在入选的杂交红麻杂优组合F1、F2代的杂种组合比较中,杂优组合的一、二代的优势是显著的。在比较试验中,其中超高产型杂优组合H305F2分别比KB2、74—3增产23.97%、33.47%,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在1999—2000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H305(F2)平均纤维产量3691.5kg/hm^2,比对照红引135平均增产22.1%,居首位,较对照和其它参试新品种增产显著。平均干茎产量20289kg/hm^2,较对照增产26.5%,表现出植株高大,皮较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纤维品质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89支,强力474牛顿,优于对照品种。采用硫酸盐法制浆,H305的平均干茎纸浆得率为47.9%,高于对照。人工接茵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23.5,烂头率为1.8%,属于高抗类型。表明中杂红H305是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新组合。红麻超高产型杂种二代的利用可大大降低种子成本,不仅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可显著提高麻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以川杂棉13号中的不育株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了品质优异、配合力强的雄性不育系德A2.以德A2为母本,选用丰产性强的3个品系为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在丰产性和纤维品质方面对杂交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德杂1和德杂2在纤维品质上均优于对照中棉所49,在产量上3个杂交组合都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该不育系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苎麻杂种优势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苎麻杂种一代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尤其是它的纤维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优势较强。但是苎麻杂优利用在育种上还刚刚开始,没有找到强优势组合,要实现苎麻高产优质的选种目标,有待进一步探讨。本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0%,纤维支数1800支以上的强优势组合,并应用于生产。同时探讨杂种一代与亲本之间的纤维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纤维支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