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短讯     
总统到老舍茶馆品茶 据《北京现代商报》报道,1月7日晚,2003年第一个访华的外国元首,斯洛伐克总统鲁道夫·舒斯特先生和夫人在北京老舍茶馆提前过起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老舍茶馆成立以来,曾接待过新加坡、日本等国元首,成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食品报》报道:3月8日,来自北京及天津、山东的茶馆女老板们汇聚北京老舍茶馆,就“茶馆企业文化特点”展开研讨,共同交流经营茶馆业的经验与体会。 老舍茶馆经理尹智君在发言中强调,以传承京味历史文化著名的老舍茶馆,同样需要不断创新。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及顾客提出的新要求,老舍茶馆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特点。茶馆不仅上演传统戏,还不断改编新的曲目,并请来国外的著名乐团和演唱组与中国的演员同台献艺,为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了一个良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06,(12)
当老舍茶馆舞台上的幕布徐徐落下,茶艺员奉上“五环茶”的时候,观众为那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陶醉了,为那清新淡雅的茶香陶醉了,也为北京人迎接奥运的热情陶醉了。幕后的老舍茶馆总经理尹智君终于露出了微笑:经过几个月的筹划宣传,“五环茶”日趋成熟,已经成为老舍茶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新举措。1978年,为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尹盛喜先生在北京前门楼下卖起了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10年之后,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著名剧作命名的老舍茶馆拔地而起。创业之初的老舍茶馆,营业面积仅500多平方米,却以“扶植民族艺术花”为己任,为各种曲艺…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0,(7)
6月30日,迎七一北京老舍茶馆员工礼仪风采大赛在老舍茶馆演出大厅隆重举行。宣武区总工会组宣部部长王宏伟、宣武区国资委刘兰群、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申洁,北京老舍茶馆有限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人文中国·茶香世界”的“东方杯”中华名茶评选中,福安工艺茶囊括了金、银、铜、优质奖7个奖项,声名鹊起。可是,早在前几年的中法“文化交流年”,工艺茶就被冠名“会开花的茶”而为外国友人所赏识。2005年国民党原主席连战先生到北京老舍茶馆品茶就有福安产的工艺茶。  相似文献   

6.
作家茶趣     
武清爽 《茶叶通讯》2005,32(2):47-47
茶能助文思,更能显示出作家的儒雅之气。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饮茶,而且还颇有研究。昔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妙奇香等茶楼,鲁迅先生都曾为座上客。而且他品茗还有独特功夫,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作家老舍生前嗜好品茶,他曾说过:“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为祖国茶文化的发展,他文思泉涌,笔耕不辍,留下闻名中外的剧本《茶馆》。如今,人们为怀念他,在北京建有“老舍茶馆”。此茶馆的一茶联:“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正巧妙地揉…  相似文献   

7.
《茶馆》这部作品是老舍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作为出生于北京的作家,老舍注重在《茶馆》这部作品里以茶文化的兴衰,叙述北京各类文化的兴衰与变化。因此,从《茶馆》中的茶馆文化、茶客文化等特色茶文化出发,能够更好理解老舍对于茶的理解,以及茶对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协会简讯     
《茶世界》2018,(9)
正海峡两岸中华茶文化美好生活雅集成功举办8月21日上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支持,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北京老舍茶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联合主办的"一脉香茶北京雅生活对话台湾雅生活——海峡两岸中华茶文化美好生活雅集"在老舍茶艺馆艺院举行。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8月28日上午,2018上海国际茶业展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成功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上海帝芙特国际茶业市场经营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4月29日,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第三届茶文化节“暨五环茶迎奥运”活动。其中的绿环为浙江省新昌县的大佛龙井。由此可见新昌县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志。早“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研讨会、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上,新昌县委副书记程晓帆结合全县实际,作了《发展茶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的讲话。据悉,“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论坛上,茶界、文化界的资深茶人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研讨了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联名向全社会发“出同饮中国茶,共建和谐社会”的倡议。新昌县大佛龙井是老舍茶馆拓展茶叶市场的一个主打产品。举行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让更…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7,(5)
本刊讯2007年4月26日,古老的前门楼下,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共同迎来了第四届北京老舍茶馆茶文化节。  相似文献   

11.
有好茶喝,会喝好荼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先生品茶品出来的感叹。老舍先生所著《茶馆》,其茶文化内涵之丰富,达到了艺术升华的顶峰。茶馆,寓意着品茗休闲消遣的地方。茶叶,既是消费品,又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就有“宁肯三日无食,不愿一日无茶”的民谚。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茶。旧时的茶馆:那是三教九流、富人商贾、达官贵人和上层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而今白领丽人、公务员及市民百姓都是茶馆的常客。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其乐融融。茶馆成了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9,(4)
3月1日,四川宜宾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老舍茶馆举办早茶品鉴会,嫩绿的早茶让所有来宾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  相似文献   

13.
国际茶讯     
《茶世界》2016,(11)
正新西兰总理为中国茶园游客中心揭幕新西兰总理约翰·基10月20日为新西兰唯一一座茶园新近落成的游客中心揭幕,并支招说,该茶园出品的有机乌龙茶,除了依靠品质,还要善用"故事"走向世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议会议长到访老舍茶馆体验京味文化10月19日,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议会议长伊利尔·梅塔一行做客老舍茶馆。伊利尔·梅塔一行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进老舍茶馆,开始了整个晚上的中国茶文化之旅——参观茶馆展览,品鉴中国茶艺,欣赏京味演出,领略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老舍《茶馆》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将北京茶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了不同人物形象中。人们研究《茶馆》中的茶文化内容,可发现裕泰大茶馆作为影响人民饮茶习惯的地方,传承了北京人喜爱小叶茶和花茶的饮茶特色。通过深入研究《茶馆》中描写人物对话场景的相关内容,了解北京茶文化在反映普通人民生活和贵族阶层衰败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奥运会的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宾客、国内各省市的游客让北京城瞬间变成了一座万国城。中外宾客在观看各场馆比赛项目之余,饱览北京风光名胜古迹,感受京风京韵京情。最近如果您在前门西大街老舍茶馆门前,看到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条长长的队伍在茶馆门前蜿蜒,您可千万别吃惊。人们不是在排队购买奇货,大家只是想喝上一碗二分钱的大碗茶。  相似文献   

16.
郭玲 《中国茶叶》2010,(9):28-28
8月2日~3日,来自俄罗斯26个联邦主体的5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分两批来到老舍茶馆体验北京传统文化,观赏文艺演出。茶艺、口技、魔术、含灯大鼓、变脸、杂技和功夫等表演让孩子们拍手叫绝,沉醉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08,(1)
12月12日,由北京老舍茶馆、雅安市茶业协会、名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在雅安市名山县召开。来自北京市宣武区、浙江省新昌县、福建省安溪县、安徽省霍山县、安徽省祁门县等地五环茶代表茶品产  相似文献   

18.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四面窗轩,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难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在这“天上人间”的氛围里品茶,谁还会吝惜钱呢?可是像湖畔居这样的茶楼,在杭州有多处。各大城市也有这样品位的茶馆茶楼,像上海唐韵茶坊、湖心亭;北京老舍茶馆、五福茶艺馆;广州茶艺乐园、雅韵轩茶艺馆;重…  相似文献   

19.
在老舍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描写到了茶馆和茶,其中很多体现了老北京市民的幽默风情,老舍通过鲜活的、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当时老北京的文化风貌。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从茶叶诞生到发展到今天,茶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想要深入研究茶文化,可以从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入手,这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研究茶文化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基于此,本文浅谈了老舍文学作品中茶文化浓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纵观中国茶文化史,茶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达的朝代,茶文化亦发展。如唐、宋即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巨著《茶经》在唐代陆羽之手诞生,因此他被称为“茶圣”。宋代的“斗茶”之风不仅风靡全国,且传之日本。日本人民注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日本茶道。而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茶馆、茶肆、茶楼、茶坊,则兴起于明末清初。以北京茶馆为例,有民族形式建筑、衬托特有的儒雅气质的“老舍茶馆”,有饮茶兼卖满汉点的“红炉馆”,有饮茶兼听评书的“书茶馆”,有开设在古刹名寺,荷塘芦丛、山凹松林、瓜棚豆架及菜圃之间的“野茶馆”,还有江南水乡的小茶馆。这些各具特色的茶馆,既是民间知识交流的载体,亦是人们身心休息和娱乐的去处,也是民事活动的场所。由于中国历史的特定性,曾有一时这些茶馆被称之为是资产阶级的小资情调,而被取消,中国茶文化走向萧条。它的复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兴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一度被冷落了的茶文化又再次被提及。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茶与文化展示周”,拉开了中国茶文化热潮的序幕。随之作为弘扬茶文化窗口的杭州“茶人之家”率先成立。作为中国第一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在福州西湖之畔的博物馆内诞生。这十五年来,茶文化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在这股热流中,茶艺馆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