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笔柏可与意杨、泡桐等砍伐周期短的树种混交。混交的铅笔柏品种以选鳞叶,冠幅小的圆锥形或圆柱形类型为好,密度可为2×3米或2×2米,并以阔叶树造林2~3年再栽植铅笔柏为宜。混交12年后可逐渐对阔叶树进行间伐。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章古台从 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 ,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认为 ,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 1月下旬至 4月下旬 90d左右时间 ,出芽率较高 ;而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 ,低温阶段时间短 ,出芽率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 ,美国南达科他洲种源基本不受冻害 ,而安徽种源干梢较重 ,不宜直接引种。铅笔柏在水肥条件充足条件下 ,生长很快 ,4年生苗高达 1.0 5m比樟子松大 4 9%  相似文献   

3.
丁家兴  郇恒玖 《江苏林业科技》1995,22(3):52-52,F003
对铅笔柏大苗造林产生“假死”现象的原因分析丁家兴,郇恒玖(东海县公路管理站,222300)(东海县石湖林场)铅笔柏生长迅速,例形优美,是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但利用铅笔柏大苗造林,往往会出现苗木整株枯黄的现象,有人认为苗木已经死亡,而将其铲除,待来年...  相似文献   

4.
针对铅笔柏容器苗搬运不便和起苗断根造成的缓苗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规格塑料容器袋和限根育苗措施,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实生苗1年半生即可出圃造林,并发现铅笔柏幼苗长势变异大,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建议在育苗生产中应加强规范化标准管理,以便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铅笔柏引种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章古台从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认为,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1月下旬至4月下旬,约90d时间,发芽率较高;而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因经过低温阶段时间短,故发芽率较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美国南达科他州种源基本不受冻害,面安徽种源干梢较重,不宜直接引种;该树种在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很快,4年生苗高达1.05m。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个铅笔柏种源造林试验表明:在引进的5个铅笔柏种源中,造林初期表现为LA种源最好,TX种源最差,各种源生长量高低排序为LA>SD>NE>MO>TX;铅笔柏造林以容器苗成活最好,达到99.17%;铅笔柏适应性较强,在温暖湿润、土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与乡土树种相比较,当年生长量油松>铅笔柏>侧柏。  相似文献   

7.
前茬树木对铅笔柏幼林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结果初步表明:侧柏、桧柏等柏类树种对铅笔柏新造林地或圃地具有明显的前茬效应,即明显影响铅笔柏幼树的生长,也会导致铅笔柏幼树遭受严重的梢枯病和芽枯病的侵害;国槐前茬也会导致新植铅笔柏遭受煤污病的侵害。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石灰岩区铅笔柏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 A)原产北美洲东部及中部,又称北美圆柏、红柏,属柏科圆柏属。十七世纪引入欧州,1918年始由德国引入我国。在我省河南农大院内有一株铅笔柏已达30年,鸡公山林场和南湾林场等地近年相继开展了铅笔柏引种试验。1986年我们在太行山石灰岩区开始引种,现已栽植示范林100亩,生长尚为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东海引种铅笔柏优良无性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县自1090年开始从江苏省林科所引种铅笔柏、圆柏优良无性系7个,在东海试验栽培3年结果表明,它们生长良好。苏柏4号生长量最大,高径生长比平均值大26.97%~77.78%苏柏1号和20号生长和树形亦较好,此3个无性系可作为平原或丘陵地区用材、绿化树种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运用P-V技术研究铅笔柏、侧柏的原初总体渗透势π0、失膨点总体渗透势πp、均渗透势、相对含水量RWC、失膨点渗透水与饱和渗透水比值VP/V0等水分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铅笔柏抗旱能力弱于侧柏,但在水分相对充裕的条件下,铅笔柏较侧柏能够维持较高的细胞膨胀度,生长因而比较旺盛。随着树龄的增加,铅笔柏和侧柏的抗旱能力均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藏柏(Cupressus torulosa D·Don)又名西藏柏木、喜马拉雅柏木,为柏科柏木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藏柏树干通直,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用,易加工.树冠苍翠挺拔,是珍贵的速生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为了解藏柏引入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我场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藏柏年高生长有2~3次高峰,在9月前后生长最快,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柏木比较,其高生长变化规律亦有不同,造林后第3年树高、胸径年生长绝对值达到最大值,高、径生长均优于引进的绿干柏、地中海柏、滇柏、墨西哥柏和乡土种柏木.  相似文献   

12.
“铅笔柏种源及栽培技术引进”项目由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管理办下达,为了搞好此项目,项目组成员从2001年3月13日到4月1日,对我国铅笔柏引种较早、报告较多的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及沿途进行了实地考察。铅笔柏在我国的引种概况铅笔柏又名北美圆柏、红柏,原产北美洲的东部及中部,为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3米~4米,寿命长,是圆柏属中生长最快的树种。其树冠优美,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材质柔软,木理通直美观,芳香,坚固耐用,是家具、工艺品和建筑用的良材,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因材质细,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甘肃黄土区缺乏常绿针叶造林树种的问题,从美国引进铅笔柏种子育苗造林,多点试验表明,铅笔柏能够适应甘肃黄土区气候条件,生长正常,在立地条件比较优越的造林地上表现出良好的速生性。  相似文献   

14.
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铅笔柏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达到这个目的的第一步是调查现有类型,了解各类型间的系统关系,从中选出生长快、成材率高和适应性强的品种(类型)或单株。 铅笔柏的自然分布和引种区十分广阔,所处的自然条件复杂,经过人工的长期栽培,在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的影响下,产生了极其丰富的变异,它们在经济性状或形态特征上都有相当大的区别。 本种引入我国栽培的历史虽不长,但从各引种区栽培的植株的冠型、枝条着生习性及生长特性等也是多样的,为良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原始材料。 本文仅对南京地区铅笔柏类型调查和优树选择工作作一总结,为提高铅笔柏的造林和园林绿化效益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5.
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开展了群众性的园林植物选种工作,对一些主要树种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选择出几个单株优良类型,作为今后苗木繁殖采集种条的母本,这也是提高园林绿化效能的途径之一。一、铅笔柏:又称北美园柏,常绿乔木,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树冠美丽,并有许多变型。我们于1973年曾调查了三个地方的铅笔柏。根据树形的变异,可以明显地分为园柱形和园锥形两大类型(表一):  相似文献   

16.
铅笔柏容器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总结了铅笔柏育苗的经验,包括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对铅笔柏今后在甘肃的引种和栽培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 A.)树型优美,材质优良,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原产北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北起辽南、北京,南到浙江舟山、江西庐山均有栽培(江苏、山东、安徽已造林),生长良好。为了进一步选拔作为用材林、防护林的优良母树.于1987年开始进行了铅笔柏的选优工作。  相似文献   

18.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长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各树种和不同种源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以墨西哥柏3、2、6、7号种源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平均值在10.4m和15.2cm以上,其中3号种源树高最大,为11.09m,6号种源胸径最大,为16.9cm,分别比垂柏增加9.9%和27.1%。各树种和种源都有倒伏现象,倒伏程度与造林树种、林龄、立地有关。  相似文献   

19.
柏木属引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木属为常绿乔木。现已定名有24种。分布在北半球。美洲从俄勒冈到墨西哥,欧亚大陆从地中海地区到中国喜马拉雅山地。中国原产有5种。江苏从1930年以来已栽培有8个种和10多个不同种源。墨西哥柏危地马拉种源生长最快,但树冠大,干型较弯曲。墨西哥柏肯尼亚①,②,③3个种源生长快,树冠紧凑,干型通直。绿子柏和垂柏比墨西哥柏耐寒性强。本文同时介绍了柏木属的种子和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柏经几年的引种试验,效果较好。为此,在海口林场进行扩大试验,并与其它5个柏树种和6个种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墨西哥柏的高、径年均生长量分别比藏柏大16%和24%,比山地种源的干香柏大66%和34%。生长的优劣顺序为:墨西哥柏>藏柏>干香柏(山地)、巨柏、柏木>干香柏(四旁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