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粒黑粉病是一种最典型的母本特殊病害,它对大田普通水稻生产极少造成为害,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发病普通而严重,一般损失l0%~20%,高的达50%以上。因此,对稻粒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成为杂交水稻制种上病虫防治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稻秆瘟是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y.)侵染稻秆而引起的稻秆受害状。魏景超(1975)曾记载该症状。但在水稻一般的生产田,稻秆瘟少见发生。而1986年旱造,广西一些县的杂交水稻制种田,发生了稻秆瘟的流行。为了探讨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秆瘟发生的原因,我们于1986年至1987年对赤霉素与稻秆瘟的发生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在天柱县兰田镇杂交水稻制种工作中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提高了杂交水稻的制种效益,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稻粒黑粉病,又叫墨黑粉病,俗称乌米谷、黑谷等,是水稻常见的谷粒病害。病原菌Neovossia horrida(Tak)padw.et A.Kahn 为担子纲、黑粉菌目,齿黑粉属。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籼型杂交水稻,特别是杂交稻制种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现综合报道如下。一、发生与危害稻粒黑粉病以往在中稻或晚稻上偶有少数病粒出现,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以来,长江中下游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杂交制种田的不育系(母本)受害更为严重。如江苏省赣榆县1980年2600亩杂交稻制种田母本,平均损失40.0%左右,严重田块达80.0%以上,出  相似文献   

5.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穗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重病田病粒率高达33.5%,严重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色泽、发芽率等种子质量。本文对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因素、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制种田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许长敏(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检站362500)徐大东(福建省德化县种子公司362500)稻粒黑粉病(NesrossiahorridaTak)是我县杂交水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据调查:夏季制种田母本病穗率高达60~80%...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多年来,此病在杂交水稻发生面积大而严重.为了控制、扑灭其发生,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在自治区植保总站的支持下,玉林地区于1985~1987年,分别在北流县隆盛镇糖梨径和陆川县马坡镇介洞水稻杂交制种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针对这两个基地在1984年晚稻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制种单位提出开辟新的基地有实际困难,而当地群众又坚持要搞水稻杂交制种的现实,我们选择了这两个疫区基地,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了重点放在消灭病原菌,杜绝初次侵染为重要环节,进行了综合预防的技术探讨,结果,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杂交制种基地预防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效果是显著的,其中又以杜绝病源措施起决定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水稻"两迁"害虫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黔东南州为害水稻。至6月底,两虫累计发生面积已达到14.2万hm2次,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发生面积也呈上升态势。面对以水稻"两迁"害虫为主的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州农业局及各县市农业局迅速行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治,全力抓好防控工作,水稻病虫害得到全面控制,确保了全州水稻生产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9.
李其明  林英 《广西植保》2002,15(1):12-13
杂交水稻制种田常受细菌性条斑病 (简称细条病 )、稻粒黑粉病、稻飞虱、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为害 ,不仅造成减产 ,还会影响种子的销路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们组装了一套配套防治技术 ,经我县多年的推广应用 ,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介绍如下。  杂交水稻制种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可以归纳为 :多、早、重。在双季制种的桂南博白县 ,抽穗扬花期一般都安排在 5月上中旬 (早稻 )及 9月上旬(晚稻 ) ,从盛花期来看 ,比面上大田生产早半个月以上 ,因此 ,造成病虫发生为害早。又由于母本生育期短 ,晚造多数母本在 80~ 90 d,属超早熟品…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是广西发生面积最广、受害损失最大的稻作病害之一。为了验证30%苯醚甲环唑&#183;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笔者于2007年9月11日在广西南宁市进行了30%苯醚甲环唑&#183;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县产地检疫情形可谓忧喜共存,但忧大于喜,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检疫任务一贯繁重磐安县自从1976年一个村几块田进行杂交水稻种子试制以来,由于平均海拔500m以上,昼夜温差大,隆起的矮山纵横其间,隔离条件优越,被列为省重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但20余年来经过了许多波折,特别是1988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入我县以来,连续8年(1998~1995年)累计处理病田20.67hm2,病种4.57万kg,烧毁稻草14万kg,取消因发病而涉及的村和畈不符合基地选择条件的面积达1000hm2,并通过对9万多kg亲本采用强氯精消毒处理,在水稻感病时期统一组织新植霉素(…  相似文献   

12.
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稻粒黑粉病在常规稻栽培过程中发生轻微,但在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过程中却严重影响制种的产量及种子的质量,而直接关系到杂交制种和不育系繁殖工作的成败。据笔者1990~1992年的田间调查和试验,在常规条件下没有进行综防的田块发...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湖北气候异常,春季持续低温,梅雨季节降雨超过20 d,农事季节普遍推迟7~10 d.部分地区连续遭遇区域性特大暴雨,引发水稻"两迁"害虫偏早迁入,田间虫量暴增等次生灾害."两迁"害虫在鄂西南发生较轻,在江汉平原及鄂西北主产稻区的大部分地区大发生;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仍大发生,其他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4.
湖南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对杂交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历史演替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现状,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湖南植保和杂交水稻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简要叙述了杂交水稻田的杂草种类、为害情况及除草技术,并阐述了杂交水稻制种田的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监测田间稻瘟病菌菌群致病型的组成是有效推行利用抗病品种抗瘟策略的必须环节。本研究采集2015年湖北省10个稻作区的穗颈瘟标本,以单基因鉴别品系对分离得到的菌群进行致病型的测定,并分区进行品种的抗瘟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菌群致病型的组成存在差异,品种对不同稻作区菌群的抗性明显不同,单基因品系中9个抗性基因在湖北稻区受侵染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罗元  梁宁 《广西植保》2003,16(4):11-11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自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新发现报导以来 ,在广西迄今仅知玉林、容县、武宣、武鸣、恭城、贵港和合浦等县市已有发生。但北流市隆盛镇自 2 0 0 1年晚造起也有此病分布。该镇平坡村坡尾组 2 0 0 1年晚造杂交母系秧田发病约 0 .2 hm2 ,2 0 0 2年早造杂交稻制种田发病 2 hm2 以上 ,晚造一般杂交稻病情便更重并估计使稻谷减产 75 0 kg/hm2左右 ,且在该镇香圩制种点也发病 2 0 hm2以上。  据初步调查 ,在隆盛镇水稻从苗期到分蘖期均可感病 ,但以分蘖期最重。水稻分蘖期发病 ,稻株叶片自上而下逐渐枯萎 ,最后稻茎基部的茎节和叶鞘…  相似文献   

18.
沈昆  何元密 《广西植保》2008,21(3):26-27
水稻纹枯病是广西发生面积最广、受害损失最大的稻作病害之一。为了验证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笔者于2007年9月11日在广西南宁市进行了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江金明 《植物医生》1997,10(6):28-29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内部分省市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也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危险性病害,严重威协着我县水稻生产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我县粮食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在1978年,我县原树仁公社水稻制种基地有25.6亩水稻发生白叶枯病,当时主要在二九矮品种上,1979年树仁、石岭、崇兴等公社便发展到4500亩,其中树仁公社2500亩,占该公社水稻面积的38.2%,损失产量40多万公斤.当即采取处理稻种、集中烧毁稻草、水旱轮作、调整品种布局、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后,以后的十年里未见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制种田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组合是威优六号,汕优三号、汕优六号等,为了提高它们制种的结实率。大多采取在始穗时剪叶剥苞的办法来增强父母本的授粉能力。据观察,杂交制种田病虫害的发生,除常见的种类外,后期主要是叶鞘腐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