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并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优势,提出了喀斯特地貌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经国务院批准,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从2016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时,重点向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较多的省倾斜。国家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现金补助1200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保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主要政策有四个方面:一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由各有关省在  相似文献   

4.
正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2016年1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通知》明确,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主要政策有4个方面,一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由各有关省在充分调查并解决好当前群众生计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区域内扩大退耕还林还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本文结合普安县退耕还林实际,对如何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年度任务的通知》,安排山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00万亩,标志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这项工作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50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等7项工程,将成为甘肃省推进生态扶贫的主要抓手。其中,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将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力争到2020年退出25度以上坡耕地、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资料和GIS技术,研究1999-2009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聚落生态位内部耕地、林地和草地变化动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退耕还林(草)的社会经济影响指数,评估1999年以来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草)的社会经济影响。1999~2009年聚落生态位内部耕地减少38.44%,而草地增长70.30%,林地增长53.20%;不同海拔耕地面积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海拔2 001~3 000 m退耕较多,占退耕总量的85%;不同坡度的耕地面积均呈减小趋势,耕地减少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加;1999~2014年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的社会经济影响指数介于-0.70~1.48,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的社会经济影响日益凸显,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岷江上游聚落区具有低阈值粮食流通,高风险粮食危机的显著特征,耕地过度非农化将制约退耕还林还草社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新一轮退耕还林应警惕耕地过度非农化潜在的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结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梅年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17-217,221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提出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采取林草结合的发展方向,并对种植模式进行探讨,以为互助县退耕还林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环境正遭受极严重的破坏,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有效的抑制土地荒漠化、减少风沙量、涵养水源.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走退耕还林还草道路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一个共识通过探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历程.总结其得失,并为我国以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还草对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陕北地区的延安市在退耕还林还草上有着很好的成绩,获得了良好的自然与社会影响。本文介绍了其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工作内容,并论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延安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还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2015,(4):30
<正>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在陡坡耕地较多的地方优先安排500万亩;2015年拟安排1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年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4.41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3.0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1999年朱钵基总理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很快掀起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高潮。我区也采取了以休促退,以词(产业结构)促退,以移促退和封造结合、林草间作等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国家在政策上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条件,即对退耕后的农牧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农牧民在退耕后八年内享受此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内蒙古11个旗县被列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据统计,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退耕面积1645万亩,还林还草面积1171万亩。全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4.
白银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认真实施以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为重点的综合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地造林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新的宏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新课题,涉及到技术问题、政策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等等.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及林业生态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尤其在白银这样一个自然和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困难更大,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更艰巨,效果更不易显现.从2000年全市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情况来分析,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按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求,凉州区确定、审核本区该工程规模,结合当地特点,从有效落实退耕地块办法、预期效益分析、群众对补助政策认可性、实施工程应做好的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快区域内退耕还草工程建设的步伐。本文对此做了有效探索,并提出建议,对同类区实施本工程具有实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西吉县水热、土地、林草等资源条件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该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农技服务》2012,29(5):567-569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不同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及土壤进行调查,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后坡地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后,土壤质地趋向粘化,土壤容重明显下降,土壤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增强。同时,土壤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出现显著增加,其大小顺序均是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荒草地>旱地;而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退耕还林还草能明显提高土壤保水和蓄水性能以及土壤有效养分数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大通县在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中的具体做法和面临的问题 ,就如何稳步推进全县退耕还林 (草 )工程步伐 ,巩固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措施。同时 ,还就解决好退耕还林 (草 )工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了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发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不能以发展经济为代价去破坏草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提升,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都让我国很多地区重新被绿植覆盖,进而起到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但是在退耕还林还草的过程中,会受到政策、农民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本文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概述,并分析如何可持续性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希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够造福更多的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的现状,退耕还林草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原理,并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