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坝池窖联合高效利用水资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库、坝、池、窖等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实现"秋水春用、低水高用",并通过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当地农作物春季干旱缺水的问题。2012年,库坝池窖联合高效利用水资源技术被列入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进行推广。2013年,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彭阳县南山流域水资源调蓄工程进行技术推广,效益非常显著。该技术的推广前景在宁南山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都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自 1986年试点建设以来 ,其功能已由最初的缓洪拦泥、淤地造田 ,发展为干旱山区开发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水利基础工程。截至 2 0 0 0年 ,已建成骨干工程 13 69座 ,控制流域面积 9668 5km2 ,总库容 13 93亿m3,可为黄河拦蓄泥沙 7 89亿m3,淤地 1 4万hm2 ,发展灌溉面积 2 3 5万hm2 ,实现 5 4~ 8.4万hm2 的坡耕地退耕。由于黄河流域建坝资源丰富 ,技术成熟 ,且已受到国家、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 ,治沟骨干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带水资源奇缺,人均地表水资源量非常低,暴雨洪水资源是当地唯一可利用的水资源。以该区域的长沙河流域为例,介绍了淤地坝工程在干旱地区暴雨洪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一是建设控制性的拦蓄工程,实现对暴雨洪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调节;二是以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坝系为骨架,拦泥蓄水,实现对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三是提、引、截联合运用,实现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统一调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直接和间接增加井灌区年可取水量466万m3,增加灌溉面积487.5 hm2,粮食单产增加幅度都在50%以上,流域年人均增收330元。建议将该做法推广到自治区其他与长沙河流域有类似条件的流域。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范围涉及 3 9条支流 (片 ) ,总土地面积 42 .6万km2 ,水土流失面积 2 7.2万km2 。按照规划 ,到 2 0 10年 ,建设淤地坝 6万座 ,其中骨干坝 1万座 ;到 2 0 15年 ,建设淤地坝 10 .7万座 ,其中骨干坝 1.7万座 ;到 2 0 2 0年 ,建设淤地坝 16.3万座 ,其中骨干坝 3万座。工程完成后 ,工程实施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 80 % ,可减少入黄泥沙 4亿t ,拦截泥沙能力达到 40 0亿t ,新增坝地面积达到 5 0万hm2 ,促进退耕面积可达 2 2 0万hm2 、封育保护面积可达40 0万hm2 。  相似文献   

5.
潇河灌区始建于1950年,涉及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和太原市的小店区、清徐县等共4县(区)11个乡(镇)的13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4.2万hm2,其中耕地面积2.6万hm2,灌溉面积2.216万hm2。灌区工程由引水枢纽和灌溉、排水系统组成,共有干支渠系建筑物526件,斗农两级渠系建筑物5 515件,渠系总长度1 023.55 km。由于多种原因,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输水渠道渗漏损失严重,灌溉用水量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2001年~2003年,完成干支渠道防渗整修21.95 km,建筑物改造36座。节水改造工程使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85提高到0.57,2004年粮食单产提高54.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949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临汾市昕水河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按照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渠综合配套,因地制宜,科学布设,一步到位,分年实施的总体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坝系建设为龙头,努力创建精品示范工程,走出了一条封治结合的新路。截至2005年底,共完成初步治理面积188.8 km2,新建淤地坝106座、骨干坝78座、小型蓄排工程519处(座),带动退耕还林还草1万多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介绍了大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以来,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146项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除险等水保重点项目,总投资7.6亿元,较"十一五"增长了5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548km~2。在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因地制宜推广彭阳县山水田林草路小流域综合治理、西吉县库坝池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盐池县坝系工程建设与封禁治理相结合、隆德县梯田化建设等模式和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由综合防治向生态经济、清洁型流域转型,小面积  相似文献   

8.
雨水资源是宁夏南部山区唯一的水资源。在彭阳县姬阳洼小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建设水平梯田、改造坡耕地,就地拦蓄降雨径流;建设集雨工程,拦蓄利用庭院、道路、荒坡产生的降雨径流,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推广作物关键期补灌技术,结合微集雨技术,发展高效种植业、庭院经济、养殖业;推广利用库、池、窖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利用水保骨干工程拦蓄的水资源,发展补充灌溉农业。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跨太原、晋中、吕梁3市的12个县,总土地面积13.70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0.46万hm2,设计灌溉面积9.97万hm2,是全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目前存在工程老化失修、工程管理维护不到位、穿越市区的开发渠段影响正常输水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高度重视灌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有计划地对灌区工程实施改造、进一步加强渠道日常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开始,西吉县在聂家河小流域开展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以创新的思路将现有库坝池窖水利水保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合理组装、集成配套,走出了一条高效利用当地有限水资源、大幅度提高小流域治理效果的路子。介绍了库坝池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及聂家河小流域采用该技术进行综合治理的实践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