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蚕共育是把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然后分给蚕农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小蚕护理、蚕体强健,为养好壮蚕打下基础.同时,可节省劳力、房屋、工具燃料及消毒药品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它是由病毒寄生于蚕体引起的蚕病。此病在养蚕期间发生比较普遍,传染性比较强。养蚕户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病毒的发生规律,才能因地制宜灵活掌握防病技术,提高防治质量和效果。一、重视传染源(一)病毒病毒的存在是发生病毒病的先决条件。被病毒污染的蚕网、蚕垫纸和蚕匾等是与蚕直接接触的蚕具,会有大量病毒残留下来,重复使用时如不彻底消毒,最易传染蚕病。每次养蚕前虽然都要对蚕室、蚕具及环境进行消毒,但消毒范围总是有限的,而病毒的散布范围却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3.
为养好春蚕,必须全面彻底对养蚕用房及所有养蚕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杜绝病源。蚕病以预防为主,着重在防。养蚕前对蚕室蚕具的消毒方法步骤概括为“六”个字。  相似文献   

4.
简易活动蚕台比普通蚕箔养蚕节省投资省工便于操作,消毒彻底有利于蚕儿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介绍了简易活动蚕台安装和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5.
蚕消毒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预防蚕病的消毒方法,从蚕室蚕具、蚕座、蚕体、养蚕前、蚕期中、回山等不同部位和时期总结了其具体的消毒技术,以期为蚕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慧芹 《新农村》2001,(5):17-17
1.加强消毒防病夏秋蚕期气候多变、蚕期间隔短,一般具有蚕病多,病情重的特点。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蚕前消毒抓得狠,中间消毒抓得勤,结束消毒抓得紧。做到养一次蚕,消一次毒,蚕体蚕座和养蚕环境常用药品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7.
防治蚕病,消灭痛源,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凡是养蚕的蚕室周围环境和养蚕用过的蚕具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8.
兔病防治歌     
夏秋季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我省夏秋蚕一般可分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4个蚕期.每年6月~10月都适宜养蚕,时间长,批次多,养蚕数量大,产蚕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因此,养好夏秋蚕是取得全年蚕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宜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萍  安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41-143
以宜州为例,分别选择科技力量较高、中等、较低的3个乡镇,进行了养蚕环境与蚕病防治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个乡镇在桑园管理、蚕沙处理、技术指导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养蚕规模、蚕病防治技术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消毒环节,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宜州市的养蚕环境及蚕病防治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秋蚕期蚕病流行的原因,如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淡薄、秋期桑虫交叉感染、秋叶质量差、饲养管理跟不上、恶劣的气候诱发蚕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要重视养蚕前的蚕室蚕具消毒,努力提高消毒质量;二要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座感染;三要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提高秋叶质量;四要注重蚕药质量,防止盲目用药;五要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质蚕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1.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消毒时间。一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间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  相似文献   

13.
苏玲 《北京农业》2012,(33):50-51
蚕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的存在并寄生,各种病蚕的尸体和蚕粪等是病原体的主要来源。我们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能更好的预防蚕病的发生。主要介绍了养蚕前、中、后的消毒工作,还介绍了一些消毒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十天养蚕模式是比传统养蚕模式具有一定优势的桑蚕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十天养蚕模式在贵州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该模式在经济效益、技术要求、稳定共育人员队伍、提高养蚕成功率等方面的优势,并从蚕室选址及规模、蚕前和蚕期消毒、小蚕运输、饷食处理、匀蚕扩座、人员安排、看蚕给桑、上蔟、回山消毒等方面总结该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到共育室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不仅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而且还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养蚕形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养蚕前的准备、消毒防病、桑叶贮藏、蚕种处理、蚕室温湿度调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消毒时间养蚕前1周,蚕室蚕具等蚕用物资要消毒完毕。二、消毒步骤和方法1.整理蚕室。搬掉蚕室内的堆集物件,将室内外、屋顶、墙壁及地面的垃圾全部打扫干净。蚕室地面是泥土的要铲去表土,换上新土,蚕室墙壁用浓度为20%的新鲜石灰浆粉刷。2.洗刷蚕具。蚕室中凡能卸的门窗以及大小蚕具,如蚕网、蚕架等, 都要拿到活水河里清洗,正反两面都  相似文献   

17.
刘太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77-2178
概括了做好宣传,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搞好补催青,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蚕体蚕座消毒,保温保湿,做好眠起处理,公平分蚕是保证小蚕共育圆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秋蚕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蚕是蚕农一年中饲养较多、产量较高、茧质较好的一期蚕。中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差,蚕儿极易发病和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一消、二早、三防"工作。"一消":消毒。养蚕前(蚕种到前7日)进行一次环境、蚕室、蚕具消毒。(1)环境消毒。清除蚕室、贮叶室、上蔟室等周围的杂草、垃圾和  相似文献   

19.
栽桑养蚕是一条“短、平、快”的科技致富途径,那么怎样养好蚕儿呢?特提出以下五项关键技术措施,仅供参考:一、搞好蚕房的培修与消毒我省农村一般利用“口袋屋”养蚕,这样既不适合蚕儿生长,又无法保温保湿和保证通风换气,会影响蚕体健康,导致发生蚕病以至蚕茧低产。由此可见,积  相似文献   

20.
高增立 《新农业》2007,(3):57-57
近期辽宁省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很高,涌现一批新兴桑蚕区,但在养蚕技术方面缺少经验,影响了蚕茧产量和栽桑养蚕效益的提高。一些蚕农往往忽略养蚕完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其实该技术环节直接影响来年养蚕成绩的好坏,特别是在上年蚕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在养蚕闲季的冬季,应重视并做好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确保来年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