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沙棘》1994,7(1):6-8
按照甘肃省沙棘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甘肃省水土保持部门的任务是结合重点流域治理,进行沙棘资源建设.面上的沙棘造林和开发利用,由省沙棘办统一管理.1990年全国沙棘会议以来,甘肃省把沙棘作为小流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方法,大面积营造沙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以来在700条重点小流域内营造沙棘林37.85万亩,育苗留床面积0.86万亩,使全省小流域沙棘面积累计达到68.38万亩,比3年前翻了一番.在沙棘资源建设的组织领导、政策方法,以及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套符合甘肃实际的经验.3年来小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沙棘林是建平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由于近年来沙棘林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现象,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文章提出了保护沙棘资源,实现沙棘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沙棘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认识,沙棘在生态环境治理与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沙棘已成为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主要生态、经济树种,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沙棘以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寒抗旱能力强、适应范围广以及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雷东泽 《防护林科技》2010,(6):92-93,102
沙棘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树种之一。它适应能力强,繁殖容易,经济价值较高,已广泛用以造林和保土固沙,是造林选择适宜的树种之一。文章总结了沙棘在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主要造林技术,论述了干旱半干旱区发展沙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开发利用力度小。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推广;扶持沙棘加工企业开发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5.
沙棘造林规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铨 《沙棘》2000,13(4):1-5
针对当前沙棘造林情况,讲座了沙棘造林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注意使种植材料的生态习性与造林地的立地状况相适应;2)注意林种与树种的搭配,建成生态公益林护卫下的经济林与经济林支撑下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此外,还对林木良种的特点与在沙棘造林中使用沙棘良种的流速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沙棘作为北方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有经济、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干旱风沙、耐盐碱瘠薄、改良土壤、御严寒酷暑、易形成规模等优势。但是,沙棘林的防火性能极差,随着森林火灾的不断增加,我们在造林工作中应该将防火措施纳入考虑范围,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志义 《沙棘》1994,7(2):10-13,2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山区治理开发的基本道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林业始终是主导的关键措施。沙棘为广生态幅植物,沙棘资源建设已经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沙棘已成为生产中受欢迎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棘资源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结合,才能确保沙棘永续不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沙棘(Hippophae rhamnides L.)也叫酸刺(陕西)、醋柳(山西)、黑刺(青海),是一种具有固氮能力的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落叶灌木,耐于旱、耐瘠薄,防风固沙,生态适应面宽。多年来沙棘主要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树种被广泛栽植,但随着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沙棘已成为一种集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9.
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沙棘扦插育苗以及造林技术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发挥沙棘的生态以及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沙棘的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及插根育苗技术和干旱区造林技术,为干旱区沙棘育苗及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能源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干旱地区缺柴少烧问题十分严重。自从1985年水电部作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决定以来,全国沙棘造林面积以年均loo万亩的速度发展。本文从能源林的角度对沙棘薪柴价值作一探讨。1沙棘作为干旱地区能源树种的可行性1.1生物产量高我国境内天然分布的沙棘属植物有5种4亚种.目前用于造林的主要为中国沙棘(Hil,pol,haerham。。l。Llnn.ssp.sn;。is。R0usi)。中国沙棘多呈灌木状.在天然分布区以单优势群落存在居多。在分布区中心之一的子午…  相似文献   

11.
沙棘也叫醋栗,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优良生态作用的水土保持树种。目前,已引起多方面的重视,国内外都在研究、开发和利用。为了有效地保护、合理利用和培育发展沙棘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作用。首先要搞好沙棘育苗,提高产量和质量,以满足社会需要,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在提高沙棘育苗质量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王世忠 《中国林业》2011,(20):44-44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又名醋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寒抗旱,耐瘠薄,根蘖萌生能力强,有根瘤,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干旱地区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致富经济林树种。大果沙棘怍为沙棘优良品种于2002年在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雁门关林场引种成功,并建立了采穗圃,2004年在雁门关林场进行了大果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沙棘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张文臣(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沙棘是三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的先锋树种,其根系与短杆状固氮菌共生,固氮能力较强,改善土壤作用明显。沙棘果实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维生素C的含量每百克达300~2000mg,几乎占居一切...  相似文献   

14.
干旱丘陵区沙棘抗旱造林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自1986年推广以来,共营造沙棘林9000hm^2,保存7533hm^2,民到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文中介绍了沙棘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如造林地的选择、整地方法、,造林时间和密度、苗木选择与处理、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利用等,可为推动内蒙古沙在面积发展及利用起到积极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林区沙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革  刘绍艳  李维民  杨晓光 《沙棘》2001,14(3):10-11
为了给大兴安岭退耕还林提供经济树种-沙棘。在沙棘品种的引进、催芽播种、苗期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为今后本地区沙棘育苗提供操作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沙棘建造植被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1 975~ 2 0 0 3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开展的沙棘种群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探索利用沙棘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以及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沙棘具适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耗水较经济 ,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其水分利用效率为 1 2 1~ 1 5 3g·(m-2 ·mm-1 ) ,是荒山植被的 3 1~ 5 8倍。在干旱季节沙棘叶水势降低 ,有较高的束缚水含量 ,较大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 ,较高的组织含水量 ,临界饱和亏增大 ,持水力增强 ,蒸腾减少。这些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是沙棘在半干旱生态条件下 ,通过自身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使之适应性强 ,分布广。沙棘林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功能明显。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 ,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 ,其生态、经济效益明显。沙棘是植被建造的先锋树种和伴生树种 ,沙棘林形成的灌木、草本群落 ,其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效益明显。沙棘林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在黄土高原大面积人工种植和飞播造林 ,为黄土高原迅速建造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梁建平 《沙棘》2009,22(1):26-27
沙棘是一种价值珍贵的野生植物。它耐严寒、耐盐碱、抗干旱、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又是一种优良的固沙造林树种。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活性物质,被誉为“维生素宝库”,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生态树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营林建设由单纯生态防护型向生态经济结合型转变,沙棘的生态经济作用在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显重要,沙棘产品开发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田广言 《防护林科技》2007,(Z1):146-146,148
沙棘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树种之一,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固沙先锋树种,也是盐碱地造林树种,且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文章介绍了沙棘种子繁殖、扦插育苗等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沙棘燃料林的营造及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忠  王俊峰 《沙棘》1998,11(3):20-24
探讨沙棘燃料林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选择,造林面积确定,造林方法及开发复技术等,以为中国北方地区因地制宜的营造沙棘燃料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海沙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西卓玛 《沙棘》2009,22(3):10-1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别名酸刺,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青藏高原是沙棘的起源地,青海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沙棘资源具有分布广,品种多的特点。在严酷的干旱条件下,沙棘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目前天然沙棘林面积5.3万hm2,人工林面积7.3万hm2,未成林造林面积达7.4万hm2,后备资源丰富,发展产业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