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V优 8 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V2 0 A与明恢 82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永安市于 1996年引进种植 ,并于当年在永安市制种基地青水乡进行烟后制种 12hm2 ,几年来对其烟后制种高产栽培进行了摸索探讨 ,制种面积不断扩大 ,产量稳步提高。1998年制种 90hm2 ,平均入库产量 2 70 0kg/hm2 ,最高单产达 390 0kg/hm2 ,现根据几年来的经验将该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小结如下 :1 明恢 82的特征特性明恢 82株高 10 0cm左右 ,根系发达 ,茎秆粗壮耐肥抗倒 ,剑叶直立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强。在海拔 6 30m的青水乡 ,5月 16日播种 ,8月12日…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稻研究之初 ,国内外学术界认为异交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但经过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 2 0多年的艰辛努力 ,终于克服了这一障碍 ,使得杂种一代产量由 70年代中期的 2 0kg提高到现在的 4 0 0kg、 4 50kg。如湖南省资兴市连续 6a制种6 6 7m2 超过 30 0kg ,最高出现了 4 50kg[1]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种子站 93hm2 特优 559制种 6 6 7m2 产量 354kg ,父本 2 19kg ,种粮合计达 573kg[2 ] ,就是大家认为较难制种的珍汕 97A ,6 6 7m2 产量也突破了 4 0 0kg ,如湖北省秭归县 4 6hm2 汕优晚 3制种6 6 7m2 产量 2 …  相似文献   

3.
汕优397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397(3624-33/明恢63)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组合。199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病、高产、生育期适中。1996年邵武市试制4hm2平均产157t/hm2,1997年制种26hm2。平均产1024t/hm2。制种产量低,为了提高制种产量,1998年对该组合的高产制种进行探索,使该组合的制种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98年制种13hm2平均产349t/hm2,最高产达42t/hm2。1 父本397的主要特征特性397在邵武市制种5月1日~7日播种,8月10日左…  相似文献   

4.
福优 15 8是龙岩市农科所用福伊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 15 8”配组育成的基本营养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1998~ 1999年两年参加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 ,全生育期 12 0~ 12 5d ,比汕优 4 6迟 3d左右 ,产量比汕优 4 6增产 6%~ 10 % ,分蘖力强 ,结实率高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性强 ,米质较优。 2 0 0 0年省内外示范推广 5 0 0 0hm2 ,其中省外 2 0 0 0hm2 。该组合制种产量高 ,经 4a龙岩市早秋制种实践 ,产量达2 38t/hm2 ,高产田块达 3 92t/hm2 。1 恢复系龙恢 15 8生物学特性1 1 主要农艺性状龙恢 15 8株高 94 3~ 99 5cm…  相似文献   

5.
Ⅱ优明 86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中、晚籼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 2月通过三明市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 2a试种 ,做中稻种植平均产 8 5t/hm2 ,最高达 9 2 5t/hm2 ,比汕优 63增产 11 0 1%。做再生稻种植二季平均产 10 98t/hm2 ,比汕优 63平均产量增加 1 14t/hm2 ,增产 11 5 9% ,父本明恢 86由三明市农科所采用P18(IR5 4 /明恢 63∥IR60 /圭 630 )与明恢 7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迟熟新恢复系 ,具有恢复力强 ,配合力好 ,稻瘟病抗性强 ,生长繁茂 ,对肥水反应敏感 ,穗大粒多 ,花…  相似文献   

6.
Ⅱ优183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不育系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83配组育成的中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罗源县种子管理站引种试种,通过2a试种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罗源县作中晚稻种植,其大田生产一般产量在7.2~8.0t/hm2,最高单产可达9.15t/hm2.同时该组合还具有易制种且产量高,2004年在罗源县半山区西里乡档厝村Ⅱ优183制种12hm2,平均产量3.77t/hm2,最高产量4.24 t/hm2,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步伐 ,扩大优质稻生产规模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 0 0 0年早季 ,仙游县种子公司承担省种子总站优质杂交稻新组合T优 7889示范 2hm2 ,现根据试种表现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2 0 0 0年参加仙游县早稻区试名列第一名 ,平均单产 (指 667m2 ,下同 ) 470 11kg ,比对照佳禾早占增产 2 5 1% ,增产极显著 ,比对照汕优 0 16增产 0 0 7%。2 0 0 0年在赖店镇圣泉村作早稻试种 2hm2 ,成熟期按大田示范分类型进行实割三丘验收 :T优7889最高单产 60 0 6kg ,最低单产 4 87 9kg ,平均单产 5 12 …  相似文献   

8.
两优 2 163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具有生育期理想 ,分蘖力较强 ,抽穗整齐 ,熟期转色好 ,再生力强 ,高产优质等优点。2 0 0 0年在永泰县嵩口镇卢洋村进行种植再生稻试种试验 13hm2 ,取得较好结果 ,头季稻平均产量5 2 6 7kg/ 666 7m2 ,再生稻产量 375kg/ 666 7m2 。其中产量最高的 0 2hm2 ,头季稻产量 5 66 9kg/ 666 7m2 ,再生稻产量 4 5 2 6kg/ 666 7m2 ,两季合计产量10 19 5kg/ 666 7m2 ,比对照汕优多系 1号再生稻增产2 2 9% ,现将两优 2 163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结构头季稻 :…  相似文献   

9.
特优 38 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 388与龙特A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光泽县引进试种 ,表现突出 ,1999年扩大示范种植 136hm2 ,该品种在光泽 2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突出 ,抗逆性强等特点 ,可望成为光泽县单晚、烟后稻主栽品种。1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福建省晚杂区试 ,全省 15个点平均产量 6 4t/hm2 ,比汕优桂 32 (ck1)增产9 34% ,比汕优 6 3(ck2 )增产 2 7% ;1997年续试 ,平均产量 6 10t/hm2 ,日产量 3 15kg ,产量、日产量均居参…  相似文献   

10.
Ⅱ优936(Ⅱ-32A/福恢93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产量459.28kg/6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3%,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病.光泽县2004年试制种32hm2,收种子0.99万kg,平均产量206.3kg/666.7m2.其中制种户刘金保试制0.2hm2,生产种子900kg,平均产量300kg/666.7m2,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II优936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 64S与山青 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 ,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 12 3~ 12 5d ,作晚稻栽培 10 6~ 10 8d ,与汕优 63相同。我区于 1994年引进试种 ,取得中稻 9.3t/hm2 、晚稻 8.5 4t/hm2 的高产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为 2 67hm2 ,1996年为 1867hm2 ,1997年为2 14 0hm2 ,3a累计 4 2 74hm2 ,加权平均产量 8.16t/hm2 ,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高 95 .5kg/hm2 ,最高产量达 12 .4 9t/hm2 。…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金两优36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两优 36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选育成的籼稻光敏不育系HS - 3与三明市农科所引进的品系———“94 6”配制而成的两系稻强优势组合。该组合茎秆坚挺、叶色清秀 ,穗大粒多 ,产量优势明显。 1998年参加福建省中、晚稻区试 ,中稻平均每 6 6 6 7m2 产量 511 3kg ,位居所有参试组合的首位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1 2 % ;晚稻平均产量比汕优 6 3增产 1 1% ,且早熟 3d。 1999年在全省 5个中稻示范片中 ,金两优 36平均每 6 6 6 7m2 产量550 9kg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3 7%。泰宁县自1997年开始引进金两优 36试制种 ,对该组合亲…  相似文献   

13.
汕优01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珍汕97A与福恢016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稻组合。该组合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与汕优77相当。大田种植表现为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抗稻瘟病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1999年福建省农业厅把汕优016确定为优质早稻杂交组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该组合虽丰产性、抗性、米质好,但因制种难度大,多年来推广种植面积受到很大程度限制。邵武市1997年试制种,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大面积制种,产量稳定提高。1997年平均产132t/hm2,1998年平均产27t/hm2,1999年平均产315t/hm2,最高产342t…  相似文献   

14.
浙糯玉 1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 1994年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一般鲜穗产量 9750kg/hm2 。 2 0 0 0年 4月 6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可在全省推广种植。1 产量水平1995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品比试验 ,浙糯玉 1号鲜穗产量 12 4 99 5kg/hm2 比对照苏玉糯 1号显著增产。 1996~ 1997年浙江省糯玉米多点品比试验平均鲜穗分别为 10 0 50kg/hm2 、10 551kg/hm2 比对照苏玉糯 1号分别增产 15 8%、4 9%。 1997年金华市种子公司组织的 6县 (市 )大区生产试验 ,浙糯玉1号平均鲜穗 9930 2kg…  相似文献   

15.
根据8红优256制种实践及对比观察试验,认为杂交稻制种父本花期比母本花期快9~12d时在父本剑叶出完最早禾胎第3天开始采取拔胎2次的方法,如快6~8d的可以采取拔胎1次的方法,可以提高母本受粉率,增加产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Ⅱ优辐8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0~2001年参加福建省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8%,增产达极显著.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测定:米质12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达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阳市2003~2004年制种136hm2,平均每666.7m2产量200.8kg.其中制种户林建生制种0.47hm2,生产种子2 133.3kg,平均每666.7m2产量302.6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Ⅱ优 16 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Ⅱ 32A作母本 ,与利用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蜀恢 16 2作父本配组而成 ,1993年定型。宁德市于 1998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地区试。经 3a试验、试种 ,表现产量高 ,米质较优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1月通过宁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8 13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8% ,达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7 6 7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7% ,达极显著。 1998年在古田县湖滨乡西山村中稻简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株两优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测5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8,1999两年怀化市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893kg/hm2,比汕优63增产4%,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短6d;同期参加株洲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09kg/hm2,比威优46增产2%,全生育期116d,比威优46短2~3d。1999年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株洲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速其推广,1998年以来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怀化鹤城制种1hm2,平均单产3619.5kg/hm2,2000年靖州制种3.5hm2,平均单产3678kg/hm2,2001年靖州制种16.7hm2,平均单产3652.5k…  相似文献   

19.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乐县 1998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获得成功 ,2 0 0 0年作为烟后栽培高产组合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3a累计种植 16 5 2hm2 ,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和总结。1 产量表现1998~ 1999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 2 6 6hm2 ,单产 7 86t/hm2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6 74 % ,达显著水平。2 0 0 0年推广种植 786hm2 ,单产 7 8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6 2 % ;2 0 0 1年推广种植 6 4…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98年10月6日赴四川、重庆调种、考察近20d,先后与南充、重庆、成都、广安、绵阳、万县、仪垅等地12家种子公司接触、交流洽谈业务。最后在取样检验、货比三家、优质适价的前提下,调回“汕优63”、“汕优多系一号”、“Ⅱ优838”、“岗优22”、“威优77”、“D汕优64”等6个组合近8.5万kg杂交水稻种子.在考察期间认真观察,虚心学习,收获很大。1四川、重庆种子队伍素质高从自然环境来说,四)It盆地旱涝保收,光温条件适宜制种,加上雾大风小,水稻制种花期、花时相遇好.异交结实率高,产量高,种子外观质量好。从社会环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