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养猪生产的基础技术是种猪技术,即猪生产技术。常规的种猪生产技术一般是指纯品种猪的生产和杂交猪种生产;现代种猪生产涉及转基因种猪、种猪克隆技术。但是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猪病对种来越明显。生产猪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生产性能优秀的种猪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被淘汰,生产性能优秀的猪群也常会因为健康原因而全部更新。种猪生产者和猪育种工作者不得不重新认识猪育种和种猪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全进全出的猪群周转制度、多点生产技术、超早期断奶技术,虽作为生产技术中控制疾病的手段而提出,但同时引起育种工作者的注意。猪育种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猪价低迷,一些养猪户情绪低落,其实这个时候正是调整猪群的时候。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采精  相似文献   

3.
当前,很多养猪户没有正确的心态,一见猪市出现低迷波动就慌了手脚。有些养猪户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观望不见好转,就开始快速拆圈转行。那么,面对当前的猪价低迷形势,养猪户应该怎样应对?笔者建议:一、整合猪群,做好种猪规划  相似文献   

4.
戴爱玲  凌明发  黄思琼  李晓华  杨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24-11325,11375
[目的]了解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10~2013年该场采集的种猪和育肥猪群的血清样品共1 217份进行猪伪狂犬野毒(gE)抗体和免疫(gB)抗体检测。[结果]种猪与育肥猪猪伪狂犬野毒总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3.5%和28.4%,其中60~100日龄的育肥猪总样品阳性率为5.2%,100~210日龄的总样品阳性率为42.1%;种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总样品阳性率分别为92.2%,60~160日龄的育肥猪猪伪狂犬免疫抗体阳性率呈波动变化,血清样品总阳性率为50%。[结论]该猪场育肥猪群野毒感染率较种猪群高,且100日龄以后的育肥猪群野毒感染率较高,种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高于育肥猪群,80~130日龄育肥猪免疫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AG-ELISA方法对湖北某规模化猪场进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群弓形虫的总体抗体水平为19.2%,种猪群的感染率高于子代猪群,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9%和10.1%。使用过磺胺类药物的子代猪阳性率明显降低,种猪群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猪胃溃疡主要是猪胃食道上皮粘膜角质化、糜烂、溃疡引起的疾病总称.近年来,在屠宰场的屠宰猪中常见;在日常养殖管理中也曾遇到多例.由于诸多的饲养管理上的缺陷和近年来猪种品质选育的进展,猪场极易受到猪胃溃疡病的困扰,尤其是表现在妊娠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诸多诱因影响发生胃溃疡,从而诱发大出血猝死并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进而影响其生长潜力的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种猪群胃溃疡,减少种猪发病率及死亡率,本文作者以种猪群胃溃疡病为切入点,以对其防治技术研究为立足点,以指导养猪生产实践为出发点,摸索、提炼、设计、总结了一套最佳防治种猪群胃渍疡病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参考模式,使之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猪价低迷,一些养猪户情绪低落,其实这个时候正是调整猪群的时候.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采精公猪使用年限三四年,母猪使用年限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1.建立健康种猪群,坚持自繁自养,防止把病原带进猪场。2.把好检疫关。引的种猪和猪苗,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把初步检验为健康的猪群先在隔离舍饲养14天,最后确认为无病的,才能进入种猪场。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比例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错配PCR-RFLP法,检测8个品种314头猪IGF-2基因内含子3的3072位点多态性及其在群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引入错配碱基构造出新的酶切位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试验成本且不影响基因型判定结果.IGF-2基因内含子3的3072位点(G→A)变异多态在猪群中分布差异极显著.国外品种猪中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我国地方品种猪,我国地方品种猪(二花脸猪、梅山猪、五指山猪、淮猪)群体中绝大多数为GG基因型;而国外品种猪(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群体中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70%和20%~30%.由杜洛克猪与二花脸猪、梅山猪杂交育成的苏太猪,其群体中GA基因型频率接近78%,大大超过地方品种猪.  相似文献   

11.
托佩克配套系(TOPIGS)是云南惠嘉托佩克育种有限公司从荷兰托佩克(TOPIGS)国际种猪公司引进的配套系种猪,TOPIGS是全球最大、最优秀的种猪公司之一。2005年云南惠嘉托佩克育种有限公司在安宁市建立了托佩克种猪核心群,饲养托佩克祖代猪1000套和父母代猪5000套。  相似文献   

12.
夏季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不仅会减少猪群的采食量,降低饲料报酬,还会降低母猪的生产率,减少母猪的产崽数,使种猪生产性能下降;同时,因为夏季酷热的环境,还会造成猪群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一些猪群夏季疫病的流行。为此,要特别注意对猪群进行降温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养猪场每年必须更新种猪 ,种猪更新率大约为 2 5%~ 35%。引进种猪关系到猪群品质、生产性能好坏。如缺乏引种经验 ,可能会导致猪群退化或带来传染病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引种工作至关重要。有些猪场不养种猪 ,每批育肥猪都从外场购买 ,其技术措施与引进种猪有许多相同之处 ,所以一并论述。引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1引种目的要明确要根据需要确定引进什么品种、品系、类型及产地。同一场内不宜养很多品种 ,一般别超过三个。实在需要时可与其它猪场联合 ,各养不同品种 ,定期交换种猪。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 ,…  相似文献   

14.
<正>养猪户每年都从外面引入新种猪,以提高猪的品质。但有些养猪户在引种前后准备不足、操作不当,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是否做好种猪引进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引种效果。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提前1星期彻底清洗3遍,并用0.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封闭喷雾或洗刷消毒2遍,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在种猪到来的前一天对卸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种猪的氟烷基因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PCR- RFL P方法对 6 1头长白猪、5 6头大约克猪和 30头杜洛克猪进行了氟烷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 :3个品种猪群所含的氟烷应激基因分别为 5 .73% ,0 .89%和 3.33%。建议在四川省种猪选育过程中 ,应将氟烷基因型的检测作为种猪性能测定的内容之一 ,及时淘汰携带氟烷基因的个体 ,确保种猪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然而每个猪群都可能是一个致病性微生物的复合体,一旦猪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就可能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西省某种猪场4447头基础公、母猪,进行猪伪狂犬病的清除净化。详细介绍清除净化措施的方法,步骤和清除结果,为有效清除猪群内猪伪狂犬病的显性及隐性感染猪,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障种猪的质量,提供了较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44%(P<0.05),背膘厚平均减少18.26%(P<0.01),外貌评分指数显著提高(P<0.05),父系指数平均提高了19.30%(P<0.01),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父系种猪特点、性能优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RFLP方法,对3个外种猪群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杜洛克猪群中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长白和大白猪群中仅检测到GG和AG 2种基因型,未检测到EFC18抗性AA基因型。卡方检验结果表明,3个外种猪群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群体中该位点纯合度较高,杂合度较低,除杜洛克猪群具有中度遗传多态性外,其余2个猪群该位点遗传多态性较低。可在后续的育种方案中实施基因型选配,扩大群体中EFC18抗性AA基因型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20.
一、母猪选择失误1.一些养殖户为省钱而购买商品猪作种猪。一些猪场母猪群出现多元化:即二元化,三元杂交,甚至多元杂交。结果:(1)育肥猪群身材不一,毛色有白色、红色、黑红色,生长速度不一,猪群整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