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出生后立即给仔猪注射2头份的猪瘟疫苗,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让其吮吸初乳,其中Ⅰ~Ⅳ组间隔时间为120,90,60,30min,V组为对照组不注射疫苗。在20日龄时用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对这些仔猪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滴度进行测定。结果:在接种疫苗后60—120min之间吮吸初乳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3.
猪瘟超前免疫机理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超前免疫即仔猪在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立即对其肌注猪瘟疫苗,1.5~2 h后再辅助其吃初乳.这种超前免疫也叫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  相似文献   

4.
1猪瘟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头,1~2小时后再喂初乳,双月龄再进行二免每只猪2头份。安全区可以进行双月龄1次性免疫。有的猪场3周龄首免,双月龄进行二免。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1次,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2季各免疫1次。病猪以猪瘟脾淋苗效果较好,要注重疫苗的保存,稀释好的疫苗  相似文献   

5.
1仔猪猪瘟免疫分为超前免疫和常规免疫。在哺乳阶段经常发生猪瘟时,可实施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仔猪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2头份,注苗后2小时再吃初乳,仔猪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仔猪肌肉注射脾淋苗2头份。常规免疫为仔猪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4头份;65日龄二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脾淋苗2头份。  相似文献   

6.
仔猪体内猪瘟母源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体内的猪瘟母源抗体是仔猪吮吸其免疫母猪的初乳后而获得的抗猪瘟免疫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猪瘟母源抗体既有保护哺乳仔猪免受猪瘟强毒侵袭的积极作用,又有干扰猪瘟主动免疫建立的消  相似文献   

7.
浅谈猪瘟的超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前免疫,也称零时免疫或乳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暂时停吸初乳,注射疫苗后间隔一定时间再吸初乳。长期以来,我国以注射猪瘟疫苗作为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种母猪长期接受大剂量、高频率疫苗的注射,基本处于高免状态,其分泌的初乳的抗体水平也较高,并将抗体通过初乳传递给  相似文献   

8.
1猪瘟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非安全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在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猪瘟疫苗,1~2小时后再喂初乳,2月龄再进行第2次免疫,2头份。安全区可在2月龄只进行1次免疫,若有的猪场在3周龄首免,2月龄也应再免疫1次。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1次,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何英俊 《畜牧与兽医》2002,34(11):32-32
近几年来 ,新的猪病不断出现 ,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等 ,而老病如猪瘟等也时有发生 ,尤其是非典型性猪瘟 ,危害较大。为了弄清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是否对猪瘟的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达到预防和控制猪瘟的目的。笔者为此进行了本研究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场猪瘟的免疫程序仔猪出生后吮吸母乳之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1次 ,每猪 1头份 ;60日龄加强免疫 1次 ,每猪 2~ 3头份 ;种公猪、种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 1次 ,每猪 2~ 3头份。1 2 PRR…  相似文献   

10.
宁宜宝 《养猪》2004,(5):34-34
宁宜宝等选择北京顺义区某猪场的2头猪瘟病毒(HCV)持续感染的带毒经产怀孕母猪,1头母猪产仔11头,全部存活且发育正常,其中5头HCV阳性;另1头母猪产仔14头,瘦弱,且有3头死胎,其中12头HCV阳性。2头母猪各自为1组,将各自所产活仔按产仔顺序隔头组合分成2组,1组零时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1组不免疫作对照,每窝仔猪和相应的母猪混合饲养,并放入2头60日龄阴性对照猪(共6头,4头用于水平传播试验,2头用于攻毒试验)进行水平传播试验,观察63天。结果表明,HCV垂直传播可导致仔猪死亡;吃初乳和接种HCLV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零时免疫…  相似文献   

11.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猪瘟的防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免疫日龄。仔猪通过母猪胎盘或吮吸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得到保护,但又给免疫接种带来影响。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过高,接  相似文献   

12.
猪瘟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立即对其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5~2h后再辅助其吃初乳。这种超前免疫也叫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长期以来,我国以注射猪瘟疫苗作为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种母猪长期接受大剂量、高频率疫苗的注射,基本处于高免状态,其分泌的初乳抗体水平也较高,并将抗体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1]。而仔猪初生时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相应抗体;另外,猪的胎盘为上皮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组织层次为6层,免疫球蛋白分子通过胎盘的通路全被阻断,母源抗体必须从初乳获得[2]。所以,初生…  相似文献   

13.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国内时有注射了猪瘟疫苗仍然发生猪瘟的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常规免疫失败的原因 (1)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当,例如给怀孕早期的母猪注射疫苗,或在7~10日龄时免疫。 (2)疫苗质量问题,由于在疫苗运输或贮藏中温度过高或因疫苗失去真空致使疫苗失  相似文献   

15.
1过好初生关 在仔猪出生后要给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有猪瘟常发的猪场,可做猪瘟超前免疫。在仔猪刚出生后擦干身上的粘液,没有吃初乳之前,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隔1~2小时后再让吃初乳。  相似文献   

16.
1 仔猪猪瘟免疫试验分析仔猪猪瘟免疫的一般程序是断奶前进行1次免疫接种 ,断奶后再接种 1次。这是由于对已接种免疫过的母猪 ,其所产仔猪体内含有母源抗体易使抗原被中和导致免疫抑制 ;而对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 ,又因其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而致使免疫不稳定。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一部分是在孕期至分娩由母体直接传给仔猪 ,更多的是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据测定 ,一年进行过 2次免疫接种的母猪 ,所产仔猪 51~ 60日龄时 ,体内母源抗体中和试验阳性检出率达 1 0 0 % ,其中抗体效价 1 1 6以上的占 86 5%。 1年进行 1次免疫的母猪 ,所产亲代仔猪…  相似文献   

17.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种气喘病疫苗:1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0~15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2013龄肌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8.
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9.
《畜牧市场》2008,(4):18-19
一,猪场常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相似文献   

20.
在猪瘟疫区采取哺乳前免疫与加大免疫剂量防制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一出生就给肌肉注射1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苗后0.5~1小时吸吮初乳,60~65日龄再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对猪瘟疫区及不稳定地区的生猪,肌注4头剂猪瘟疫苗.种猪一年免疫接种二次猪瘟疫苗。实行此免疫程序后,使持续一年的猪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证明仔猪哺乳前免疫及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