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3):F0003-F0003
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室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淮北地区大面积旱改水之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该研究室在杂交中籼稻栽培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杂交中籼稻的推广和产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杂交中粳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消费人口最多的作物.自80年代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取得重大突破以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近10年来种植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产量则占水稻总产量的60%.现将我们多年实施的大面积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归结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水稻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1/4人口赖以生存的主食,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作物配合力、遗传力定义,论述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概况,并对水稻配合力、遗传力相关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得益于科技发展尤其是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自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应用以来,我国水稻单产先后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新时期消费者对水稻品种和稻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当前的水稻育种效率仍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在育种过程中的杂交分离世代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实现性状的纯合稳定。然而,大田环境下水稻生长周期长、难以进行周年种植,导致水稻育种周期长,成为水稻育种的瓶颈之一。快速育种(Speed breeding)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环境调节和生长调控等综合措施促进作物生长、开花和成熟从而加快作物世代进程的新技术,可以缩短从种子到种子的繁育周期,实现一年多代繁育,有望显著缩短育种年限、提升育种效率。本文以水稻为重点,从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的兴起、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概况、水稻快速育种中的关键基因、影响水稻繁育周期的环境因素、快速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系统梳理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重点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推动水稻快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水稻育种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校“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获重大进展──采用生物技术育成2个籼稻光敏不育系通过国家科委成果鉴定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又一次育种变革,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991年以来,我校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李维明副研究员、陈启锋教授、祁建...  相似文献   

6.
杨振玉同志简介杨振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负责人,辽宁省科协兼职副主席,中国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杨振玉同志在60年代从事水稻“红苗地”低产田改良、水稻大成...  相似文献   

7.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在江西省新建县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流行过,受害作物主要是双季晚稻.70年代末期后发病渐渐减轻,到70年代难以找到病株标本.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又开始回升,于2005年在我县的杂交晚稻上突然暴发成灾,受害作物主要是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0,(4)
本文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对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开发及种植与推广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作物遗传育种创新研究,加强新品种开发,增加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以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水稻常年栽培面积460万公顷左右,为了实现主粮自给自足,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开始探索杂交水稻推广。本文介绍了菲律宾杂交水稻发展进展,杂交水稻生产情况,杂交水稻种子相关的政策情况以及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国际贸易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本世纪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加藤茂苞、卢守耕等进行籼粳稻杂交是研究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是栽培稻分类性质的研究。五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内外进行的籼粳稻杂交是有意识的育种研究。本研究始于1951年,至今已整整坚持三十年了。回顾过去,展望将来,我们深感理想株形的研究是今后水稻高产育种理论方面的重要研究,因为株形育种是实际可行的高光效育种,有可能是今后水稻高产育种的方向,即不论是矮秆稻种或杂交水稻今后都要走向理想株形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应用无疑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次重大革命。杂交水稻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水稻生产产量。但由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要求较高,在杂交水稻的推广过程中也隐藏着较大的质量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作物类型,随着水稻种植长期的发展和研究,杂交水稻作为一种优质的水稻产品,其研究和种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传统的水稻种植相比,其具有着对农业经济的显著推进作用,为了保证杂交水稻良好的种植效果,就需要做好对其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下面,本文就针对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同工酶分析,在作物品种资源考查、遗传因子定位,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我们为了配合“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研究”的开展,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酯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电泳分析,探索同工酶谱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以期能找到一个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现将分析结果叙述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育成国际首例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杂交水稻组合汕优37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variation,SV)培育作物新品种在国内外都已有不少报道。在水稻中已有初梦(日本)、Dama(匈牙利)、黑珍米等常规品种。笔者从80年代中期开始SV育种,9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次运用该技术育成了小麦品种核组8号。与此同时,还运用该技术进行杂交水稻改良,育成了新珍汕97A、早V20A等不育系,以及371等突变恢复系。其中,用珍汕97A和SV恢复系371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371于1998年5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从而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南繁育种中最大宗的作物,全国的水稻品种基本要在海南经过南繁。本文以水稻南繁信息资源整合,就如何,建设和推广“杂交水稻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所水稻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的现状及今后十年研究重点曹静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公主岭136100)自1949年以来,我所前身原作物育种所水稻研究室就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先后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长白号、松辽号和吉粳号从50年代到70年代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印水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该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自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逐步由研究稻谷的稳产高产转向改良稻米品质和简易制种方法。 一、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及其性状研究 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强度视所用品种类型及其亲本的组配方式而异。已有的资料表明,采用两个日本地方品种杂交,其杂种F_1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32P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和普通尿素对杂交水稻磷的吸收、残留和土壤固定磷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氮肥,明显地增加了杂交水稻在分蘖期、孕穗期、成熟期的吸磷总量以及肥料P和土壤P的吸收量。控释氮肥中,氮的释放速度和作物的需求基本一致。显著提高了杂交水稻对磷肥的利用率、回收率和残留在土壤中可被再利用的肥料磷,降低土壤对磷肥的固定。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的代表之称。有关水稻硅素营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首先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至50年代中期近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讨硅素在水稻生理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