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UG NX的CAM加工模块对零件进行平面铣加工操作,以3个零件为例,进行边界设置分析及要点详解,总结出平面铣编程的使用技巧,为生成符合要求的刀轨及控制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车铣加工中心是一种集成多工艺多工序能高速高精度切削的机械设备,满足机械制造业的一次定位一次加工的需求。车铣中心在数控车床上增加了C轴控制及铣床动力头,集中了加工工序,明显减少了装夹校正的次数,提高了加工效率及精度。本文以车铣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速超精密切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孟晓华 《南方农机》2023,(18):30-33+63
【目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中,轮盘零件常用于辅助机构实现行走功能。笔者以亚克力为材质,设计了一种轻量化行走结构,每个结构均由两个相同轮盘零件通过反向螺纹联接为一组,在作业机械设备前、后各装两组形成设备行走系统。【方法】从机床选用、装夹设计、刀具使用、毛坯确定等方面对轮盘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编制了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卡,研究了基于NX平台的零件数控加工编程策略应用,围绕该零件轴向阶梯孔、通孔、环形槽、径向沉孔以及螺纹等特征,综合采用了平面铣、定心钻、固定轮廓铣、可变轮廓铣、螺纹铣等加工策略进行编程,对不同特征所涉及不同策略使用的切削参数(切削模式、边界、深度范围、切削层、余量等)、非切削参数(进刀、退刀等)、加工部位、刀轴、刀具及驱动要素等作了优化设置,最后通过在德马吉DMU50五轴加工中心开展实物加工以进一步验证该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正确性。【结果】经过检测,零件的各项精度均满足要求,整体结果良好。【结论】通过针对性实践,不仅提升了数控技术综合能力水平,也深化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为亚克力材质零件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借鉴依据,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通常是用软件编制而成,其中UG软件是使用比较多的软件之一。UG软件的CAM模块可以编制多轴加工的程序,而且方法较多,但通常用的方法是可变轴曲面轮廓铣和顺序铣。但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很多编程人员特别是初学者无法准确领悟编程精髓,本文针对这两种加工方法的区别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曲面加工过程中,刀具路径是影响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CAM软件中,可供选择的刀具路径较多。文章主要介绍平行铣、环形铣、等高外形铣三种常用的曲面加工刀具路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对曲面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秀芬 《中国农机化》2013,34(1):214-216
针对铣齿机床在加工中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建立了数控铣齿机床的优化数学模型,以最大生产效率为优化目标,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齿宽度、背吃刀量等工艺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对数控铣齿机床的切削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解决了数控铣床加工工艺中的一些问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进步,逐渐产生了车铣复合加工技术。车铣复合加工的理念是"一次装夹,全部完工",且适应现代制造业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先进数控加工技术,车铣复合加工为复杂零件、高精密零件和难加工零件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的用单一加工方法分工序加工,满足人们对加工速度、效率和精度的要求。在一次装夹定位情况下,加工模式无需人工干预,机床可以进行车、铣、钻、镗和车铣等加工任务。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高效率与高精度,日益受到重视。解决了传统加工中心难以解决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错齿盘铣刀由刀体和可转位刀片组成,安装在铣齿机上在可进行齿轮成形铣削工艺,属于非自由强力铣削。切削载荷、切削耐用度与加工精度是研究其切削机理的关键内容。在研究切削载荷方面,通过建立的切屑拓扑结构,应用TFEA方法,结合刀具的结构以及加工参数,采用非线性指数方程,建立切削载荷模型。采用电流测试的方法进行有效验证。由于机床的横向方向与齿形方向一致,同时是刚性薄弱方向,综合考虑三向切削载荷而不是平面切削载荷,比较三向切削载荷幅值、相位在成形时刻的变化情况。基于相位的变化,产生相位一致和相位相反两种情况,进而产生负向误差和正向误差。结合Z向运动位移,预测不同切削参数下加工精度的变化趋势,为现场加工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轴联动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的齿长曲率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机床对螺旋锥齿轮的齿长曲率进行修正时,需从机床上拆装铣刀盘,并重新调整其行程直径,过程繁琐。对此利用国产四轴数控铣齿机,建立铣齿加工坐标系,以及径向刀位、切削滚比变化多项式。用轮齿接触分析(TCA)的方法,以被加工齿面的接触路径、传动误差作为评价目标,研究径向刀位、切削滚比的变化对齿长曲率修正的规律。TCA分析及铣齿实验结果表明,不改变铣刀盘直径,即可实现对齿长曲率的修正,同时可更加灵活地控制齿面接触路径与传动误差。  相似文献   

10.
概括分析了薄壁整体结构件切削加工的特点和难点,以高速铣削铝合金三连波导试件为例,通过采用适当的装夹方法,合理安排工序,优化铣削方式和走刀路线,合理选用刀具,优化切削用量,合理冷却润滑,在控制变形使加工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省略了中间热处理工序,加工时间低于普通铣削时间的三分之一实践经验和试验数据表明,高速铣削薄壁整体结构件应采用高切削速度、大进给速度及小轴向切深,可供推广应用高速铣削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型导叶式混流泵叶片的结构特点,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确定了三轴和五轴混合加工的工艺方案,讨论了UG软件在进行叶片五轴加工时自动编程、计算机切削仿真及后置处理等的关键技术应用,解决了加工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实现了国产数控加工设备与国际先进软件的成功对接,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我国大型导叶式混流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提高了产品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铣削是机械加工中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加工效率仅次于车加工。其设备一般有卧式和立式铣床,铣削大型零件时通常用龙门铣床。铣削加工时,采用逆铣还是顺铣非常重要,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简单分析了在铣削加工中顺铣和逆铣的特点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3.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冶炼、成型,其形状各异。UG在模具交工中提供了很多数控加工操作,合理的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模具加工的精准度,有效的缩短模具制造时间。文章主要针对UG的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工业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由于车铣复合零件已经在企业中广泛生产,江苏省数控技能大赛已经将车和铣整合到一个比赛项目中,今后培养掌握车铣复合机床加工的技能型人才是教学的必然方向.为此,开发产教融合下的数控车铣复合加工的教学模块,以培养学生车铣复合加工的综合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丁 《四川农机》2003,(5):34-34
Pro/ENGINEER系统是一套集成化的CAD/CAE/CAM系统,它采用统一数据库管理技术及参数化特征描述方法,该系统铣削加工中的轮廓铣削可用于加工凸轮类零件。一、轮廓铣削概述轮廓铣削(ProfileMilling)主要用于精加工,不做水平表面的加工,所选择的加工表面必须能够形成连续的刀具路径,采用等高线的方式沿着几何曲面分层切削。对ProfileMilling影响较大的参数有步长深度、切削轮廓的次数和层间厚度。二、轮廓铣削实例在本例中介绍垂直轮廓铣削的方法、参数设置和从AutoCAD中调入草绘截面图形的方法。1.设计参考模型在AutoCAD软件中按尺…  相似文献   

16.
张艳艳  秦永康 《南方农机》2019,(5):75-75,77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当前切削加工中使用最为广泛和频繁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随着切削加工和我国工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无论是进步空间,还是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本文分别对机床支撑部件、工具系统等5种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并就其发展方向作出了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自身材质的属性给切削作业加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高精密、低粗糙度不锈钢制品的精加工技术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就影响不锈钢切削作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锈钢切削作业的加工方法及发展趋势展开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切削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具有自主作业能力的自动化农业机械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农机需要精度较高的零部件与之匹配才能实现精准化作业。为了提高拖拉机零件的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零部件的模型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参数确定,在确定好刀具和坐标系、加工工序及刀具走刀路径后,采用UG自动编程技术生成了加工代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拖拉机轴类的数控加工为例,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刀具的加工轨迹,并实现加工过程的仿真模拟,最后形成加工代码,证明在拖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使用UG自动编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通用的刀具轨迹后处理程序无法生成混联机床数控指令的问题,以混联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为模型,研究了适合混联机床结构特点的后置处理方法.利用UG/CAM软件生成被加工零件的刀位文件,再将输入控制系统的刀位文件进行后置处理,包括二次插补策略、位姿逆解、刀具半径补偿和干涉检查,最终转化为驱动轴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混联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位姿的控制.曲面加工仿真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20.
变速箱体铣削是采用流水线作业,所用刀具是硬质合金端铣刀,选择合理的镜削用量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和表面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是;粗铣时,在保证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切削深度,保持适当的进给量,以及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精铣时,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刀具耐用度,选择适当的加工深度、进给量和较大的切削速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正确地选用切削用量,而人为地造成粗铣时使切削速度超过100m/min以及两侧或两端同时铣削速度不等等现象。提高切削速度固然能够减少每齿进给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