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力推广普及适合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种子及相应的配套技术,提高玉米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当前农业农村扶贫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根据多年来个旧市种子管理站的跟踪调查与试验研究,总结出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种子的使用方法,供大面积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春耕生产在即,各地“两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已陆续启动。据农业部调度,目前除部分地区、个别品种出现结构性紧缺外,2010年全国“两杂”种子供应总量充足,质量有保证。其中,杂交玉米种子可供总量15.7亿妇,余种5.2亿kg;杂交水稻种子可供总量2.84亿kg,余种约3400万b。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以来,随着各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市、县)玉米种子产业项目也发展较快,玉米杂交种制种面积和总产量都增幅有大幅度的增长。但玉米制种户单位面积平均纯收入的增长却不是很明显,有时还入不敷出。多数制种户搞了1~2 a的玉米制种,有了生产经验却坚决不愿再搞下去,这给种业公司,尤其是玉米制种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玉米杂交制种同时较稳定增加农民纯收入的办法,即在玉米制种地间套作价格高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充分利用作物边际效应、作物特性互补效应和市场平衡效应增产增收的办法,着实减轻玉米制种工作者的阻力,扩大玉米制种间套经济作物的面积,推动玉米种子产业项目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规划以来,随着各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市、县)玉米种子产业项目也发展较快,玉米杂交种制种面积和总产量都增幅有大幅度的增长。但玉米制种户单位面积平均纯收入的增长却不是很明显,有时还入不敷出。多数制种户搞了1~2 a的玉米制种,有了生产经验却坚决不愿再搞下去,这给种业公司,尤其是玉米制种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玉米杂交制种同时较稳定增加农民纯收入的办法,即在玉米制种地间套作价格高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充分利用作物边际效应、作物特性互补效应和市场平衡效应增产增收的办法,着实减轻玉米制种工作者的阻力,扩大玉米制种间套经济作物的面积,推动玉米种子产业项目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的跌落式冲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为降低玉米种子脱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玉米籽粒冲击破碎机理,在跌落式冲击试验台上,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籽粒进行了冲击破碎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籽粒含水率、不同冲击位置下玉米种子籽粒的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的最大冲击力随籽粒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玉米籽粒在不同冲击面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有显著差异,在同一籽粒含水率下,腹面承受的最大冲击力最大,侧面次之,顶面最小;在同一冲击面下,不同品种玉米籽粒抵抗冲击破裂的能力不同,其原因与籽粒的内部结构、形状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玉米种子的力学性质、损伤机理、开发有序脱粒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对象特征提取和优化神经网络的玉米种子品种识别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了实现机器视觉代替人的视觉,对玉米种子品种进行实时、客观、准确和无损伤识别,研制了玉米品种识别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针对玉米种子及种子图像的特点,对玉米种子品种识别技术与算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对象有效特征提取和主成分分析优化神经网络的玉米种子品种识别方法,提取了玉米种子的几何特征和颜色特征参数,优化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种子图像处理策略和品种识别算法,提高了玉米品种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对农大108、鲁单981、郑单958、五岳18共4个品种玉米种子进行了品种识别试验,每粒种子识别的平均耗时为 0.127 s,综合识别率达到97%以上。研究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种子品种识别与检测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提高玉米种子品种识别效率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关系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关系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种子处理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后期病虫害防治和营养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玉米种子处理技术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在生产、栽培、自然生存条件、生产方式等方面和其他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在玉米栽培上也突显出严重的问题。基于此,在阐述玉米种子生产特异性的基础上,结合玉米种子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从玉米种子生产特异性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旨在更好地提升玉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离散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识别玉米种子纯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摘要:为快速有效地识别玉米种子纯度,针对玉米种子图像特征,对其图像处理方法和分类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玉米种子纯度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玉米种子冠部核心区域的RGB颜色模型特征参数,然后对三个色彩分量分别进行二层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各频带区域均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玉米种子的纯度分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玉米纯度并分类,正确识别率达94.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菜玉米种子发育及生理生态的影响,以菜玉米种子作为,通过施用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可以有效提高菜玉米种子萌芽率,在施用油菜素内酯溶液浓度为0.1 mg·L~(-1)时,菜玉米幼苗成活率为最高,达到83%,在三叶期的株高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说明油菜素内酯可以有效增强菜玉米幼苗的抗盐碱能力,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熵信息的玉米种子纯度高光谱图像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寻求快速有效的种子纯度识别方法,该文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玉米种子的分类识别问题。首先对17类玉米品种共1632粒种子的高光谱图像提取400~1000nm波长范围内233个波段的熵信息作为分类特征;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投影算法对玉米高光谱图像进行最优波段选择,共获得65个最优波段特征;最后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实现了玉米种子的准确识别分类。分类结果表明,在最优波段数仅为全波段27.90%的情况下,其训练精度可以达到99.19%、测试精度为98.90%,可实现多类别样本条件下的玉米种子纯度识别。  相似文献   

12.
马齿型玉米种子定向播种推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玉米种子的定向推送,该文以定向处理完毕且呈平躺姿态的马齿型玉米种子为对象,设计了一种玉米种子定向播种推送装置,能够对玉米种子进行定向接收、移动和推送。对装置的定向接收功能进行了原理分析,以分选缺口的2个形状参数圆弧角度和深度为因素,以保留成功率和剔除成功率为指标,分别对尖端朝前和大头朝前的玉米种子进行仿真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分选缺口参数:圆弧角度为14°、深度为3 mm。搭建玉米种子定向播种推送装置试验平台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装置的定向接收、移动和推送3个功能实现效果良好,对于定向接收功能,尖端朝前玉米种子的保留成功率达到93.8%,大头朝前玉米种子的剔除成功率为100%。该研究为后续的定向玉米种子弹夹制作及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玉米种子质量检验、玉米品种的识别、玉米粒形的检测、玉米田间杂草的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掌握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力,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杂交玉米种植模式、土壤改良和深耕细整、选择优良对路的杂交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和科学合理施肥等9个方面阐述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并阐述玉米种子的选择、种子的处理、地块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及病害防治等。另外,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合成引物成本,加快杂交玉米品种鉴定进程,筛选适用于云南玉米杂交种SSR标记鉴定的核心引物。本研究用玉米SSR标记鉴定规程中推荐的40对SSR引物对12个杂交玉米品种DNA进行扩增,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效果好、稳定性好的20对引物,推荐其作为云南玉米杂交种特异性鉴定的核心引物。并用筛选的核心引物对云南220个杂交玉米材料进行多样性分析及评价。筛选的20对SSR引物在12个杂交玉米品种中共检测到21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80个。20对SSR核心引物在220个杂交玉米材料中共检测到23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1.80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为3.158 8;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为3.028 2。聚类分析表明,220个杂交玉米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62~0.95。以0.62为阈值可将220个杂交玉米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10个玉米材料,占4.5%;第Ⅱ类群包括210个玉米材料,占95.5%。本研究筛选的20对SSR引物多态性高、扩增效果好、稳定性好,可作为云南玉米杂交种特异性鉴定的核心引物。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是集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近10年来的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目前已经拥有Q优系列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油菜、蔬菜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种子辐射全国10多个省、区(市)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社会效益巨大,促进了重庆市及我国农业产业化不断向前发展.现将该公司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玉米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室内培养及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5g/L NaCl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种子萌发率、发芽率和根、芽的伸长及根数的增加。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玉米种子萌发率、发芽率急剧下降,根芽伸长及根数极受抑制,0.5g/L NaCl可能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临界浓度。用≥0.5g/L NaCl的盐溶液长期灌溉会因土壤中盐分累积而使玉米生长受阻,成活率下降,幼苗在形态上表现出盐害效应。用自来水(0.1g/L NaCl)处理的玉米幼苗在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含水量等5个指标都较其它处理达显著水平,说明用低盐浓度(0.1g/L NaCl)灌溉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改进,政府更加重视农民的权益,很多农民又由城市返回乡村耕田种地,在山区中,种植杂交玉米是很多农民的首选,但近几年来农民对杂交玉米的热情有所减退,杂交玉米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改进的建议,并介绍杂交玉米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我国当前改善农艺的一种技术措施。通过对玉米种子的选取,播种前土地的规划,播种时注意的问题,以及播种后对其的经营和收割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探索,进一步探究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农艺措施。通过对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研究才能够保证青贮玉米产量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饲料品质,这样牛奶的产量才能得提高,这对解决当前国内"奶荒"问题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