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的加速发展,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其开放性、可达性、紧凑性、多样性等特点与市民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息息相关.园林景观是以实物的形状、颜色、空间分布等具体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通过视觉反馈到大脑产生一定的联想和美感.每一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和功能,我们要依据科学配置.城市景...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是指在高校校园内的环境,是大学生日常学习文化、相互交往、漫步运动、生活休息等需要的功能空间。由于公共空间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和激励塑造的影响,因此高校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尤为重要。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成功的设计不仅是要为师生创造一个美丽舒坦的校园环境,还要注重历史文化、校园精神的传播,在营建学习氛围上起到优异的导向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园林建设作为建设、美化城市的重要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美好的景象。在园林景观的具体计中,植物的配置工程是一项重点,对于园林的整体景观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并针对具体的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物质需求转向对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然缺失症",这使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美的生活感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作用与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规划,使植物与植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张婧 《南方农机》2022,(5):69-71
艺术虽看似抽象,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公共艺术面向社会公众,却强调公众的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包含了雕塑、墙画、装置艺术、特色建筑等形式.笔者结合我国目前乡村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发展现状,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当地乡村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意识形态,为我国今后...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的"绿肺",园林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空气和环境,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舒适而又美好的生活空间。然而想要充分发挥出园林自身所具备的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还需依托于合理科学的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让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加健康和舒适,并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气息,科学地开展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显得尤其必要。本文对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但儿童活动空间的植物设计却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选取了一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小区——龙湖世纪·峰景进行调研,并结合植物学、景观设计等多门学科,分析了目前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植物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尹恒 《南方农机》2019,(4):238-23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也涉及到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公共空间一般包括城市广场、公共建筑以及城市街道等,对这些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能丰富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我国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空间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维 《农业工程》2018,8(4):56-58
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之中,植物配置作为重要的工程部分,需要提高其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兼顾本土植物生长环境的同时也要满足生态园林设计的发展要求,从而帮助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结合植物自身的实际特性,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开始追求更高精神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讨论,希望为城市居民在小区的生活舒适度加分,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封闭式空间为主,但这样会使城市连续通畅的空间遭到破坏,为此需要将小型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整体的一部分,使其与城市自然空间互相融合。小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坚持安全、多功能、与主体空间和谐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景观的原则,设计要求是:体现时代感、层次等级分明、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与周围空间和谐、交通便利、注重人性化、环境设施适宜等。以沈阳农业大学克威园景观为例,探讨小型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总体布局,通过纪念碑、水景、树木、绿地等合理分布,实现纪念、休闲等功能,使园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12.
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封闭式空间为主,但这样会使城市连续通畅的空间遭到破坏,为此需要将小型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整体的一部分,使其与城市自然空间互相融合。小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坚持安全、多功能、与主体空间和谐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景观的原则,设计要求是:体现时代感、层次等级分明、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与周围空间和谐、交通便利、注重人性化、环境设施适宜等。以沈阳农业大学克威园景观为例,探讨小型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总体布局,通过纪念碑、水景、树木、绿地等合理分布,实现纪念、休闲等功能,使园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13.
<正>自古园林与植物就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植物不仅是重要的建园要素之一,更是地球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植物的研究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从生态角度来看,植物在营造小气候以及美化、绿化、香化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遮阴纳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降噪、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有毒气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等各个方面。植物不仅能够改变空间格局,丰富景观群体的空间结构,为人们提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湿地公园已占据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植物在湿地公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对锦绣湖城市湿地公园的调研发现植物布局分区不明确,植物种类和色彩配置单一,不能满足当地人对季节性植物景观的需求。基于对植物的调查研究后,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锦绣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运用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设计,力求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配置,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实用与美结合的要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风景园林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配置作为其关键元素备受人们关注。文章通过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管理等进行论述,体现当代风景园林建设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的意义以及植物配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造成了资源的逐渐枯竭,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虽然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但如何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一直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一个难点.本文以辽宁省凌河流域为研究背景,对该流域内植物措施进行对位配置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辽宁省凌河流域的植被研究,提出了宏观、空间、技术、管理、时序五种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可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同时也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环境标识是将环境和标识两个系统融合为一体的学科,标识与环境间的协调非常重要,标识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环境和设施公共场所,即视觉识别导向系统和城市形象系统。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又要将工程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同的环境造就出不同的环境标识,因此,城市公共环境是标识设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标识是环境中必要的设置,是主要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标识具有指示性、象征性和导向性等功能。可以说,环境和标识是相互依存的,环境使标识设计更具实用价值,标识使环境更显人性化。公共环境标识设计是整个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集环境的功能和整体形象于一体。因此,一定要以系统的、整体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的风格设计、风格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精神,归纳出了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特征,为现代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地域、季节、搭配角度出发,介绍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总结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主要方法,为园林景观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四大构成要素是筑山、理水、建筑与植物,植物独占其一。在园林植物中存在许多有毒景观植物,伴随着园林植物设计理念的快速发展,应当提高对有毒植物的认识,分析其利弊,有选择地配置这些景观植物。文章讨论了有毒景观植物的危害与价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有毒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让人们科学认识、正确使用这些园林植物,做到为园林造景,为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野蛮扩张,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停车方案,将地面停车改到空中停车,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使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和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