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农业建设当中,加快了我国智慧农业体系建设进程。在智慧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中,需要气象服务作为支撑,保障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开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智慧农业与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加强气象服务的应用,并在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实现我国智慧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气象服务质量会对农作物生产及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智慧气象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了智慧气象的特点,探讨了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气象影视服务、气象短信服务等传统气象服务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效益下滑明显,气象数据跨行业综合应用催生了气象服务产业的新业态。基于此,以"互联网+天气+"思维为视角,从气象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及其他相关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气象服务产业新业态的类型,以期为我国气象服务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增强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分析、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农业气象数据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国家气象中心采用开源框架,分布式(Hadoop)大数据技术和Web架构,融合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构建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多源农业气象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同时提供网络端数据和业务产品可视化展示。共享平台于2021年业务运行,部署在国家级服务器上,为国家级和31个省级用户提供13大类200余种数据要素和产品的在线快速浏览和查询,实现国家−省级用户通过网络快速浏览、查询业务数据和产品,实现农业气象业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汇,形成统一应用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环境。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当前,炎陵县气象部门坚持以政府主导原则,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扶贫工作,建立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业务,因地制宜服务特色产业,对农业种植进行精细化地气候区划;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成立综合性、规范化的基础农业气象指标库等,实现数据共享。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气象服务人才缺失、山区农民信息接收渠道有限、服务产品单一且服务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气象服务扶贫工作的开展。对此,需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实现服务方式联合化,提升服务产品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各大行业都普遍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大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近些年来,在气象服务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广泛运用,气象服务形式体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不但突破了以前气象服务模式的界限,也促进了现代气象服务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实际工作,对淮南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根据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策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等不断发展,为传统园林规划提供新的理念与技术。建立移动互联网、GIS空间、云计算等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园林,智能化管控园林,有利于提升园林规划质量,助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在智慧园林建设中,园林大数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对智慧园林建设过程中园林大数据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基于此,分析智慧园林规划与建设中园林大数据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气象服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决策气象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及考验,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能力,适应社会更多需求是应对新形势的关键任务。基于此,结合内蒙古包头市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对策进行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气象为农服务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提出了现行气象为农气象服务中,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服务产品与服务方式、科普宣传与气象灾害防御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进服务产品、推进部门合作、突出地域特色和加强科普宣传四个方面,探索农业转型时期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气象为农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城市也已开始建立更为完善的气象灾害防护体系,并在这一方面还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以乌兰察布集宁区为例,阐述了气象为农服务的主要内容与发展现状,进而对优化乌兰察布集宁区气象为农服务的有效措施做出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日渐加大,人们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给气象事业带来了挑战。为加快气象事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对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介绍许昌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农业气象信息化网络的构成、服务方式、建设成果,以及许昌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四种发展模式,即乡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特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协会、手机大喇叭、涉农气象信息服务站,并对未来许昌农业气象信息化发展思路和方向进行展望,提出了气象信息化在许昌现代农业中应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气象灾害的发生严重阻碍农业发展,因此需通过提供有效气象服务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对近年来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智慧气象服务提供、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等多个角度探究了应对灾害的气象服务措施,希望能够助力农业实现高效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对气象服务保持观望态度,部分农民质疑天气服务与防灾减灾存在关联性。因此,需要提高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性、针对性;对天气预测系统进行完善;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加强气象服务指导生产;发挥气象预警作用等方式,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确保更好地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应急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积极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重要手段。以遵义县一次强降水天气应急气象服务过程为例,总结出了气象局在应急气象服务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即领导重视、科学部署,准确及时的预警预报信息,富有针对性的现场气象服务,以气象信息为先导的多部门应急联动是应急气象服务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同时总结了在应急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应急气象服务要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先导作用,减少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失,必然要不断科学地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加强宣传、舆论引导,确立应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实现气象应急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气象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城市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和防范能力的研究工作也随之加强,构建较强的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域,提高城市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是现阶段城市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辽宁省沈阳市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其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就是旱灾、洪涝、风雹灾、冰雹等,给沈阳市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经济损失。基于此,分析和研究沈阳市构建气象灾害防范区域,及其对城市气象防灾带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水土保持一张图”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保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科学准确把握关键性指标、高效综合应用水土保持时空大数据、简明生动展示水土保持行业态势及成果,基于陕西省水土保持信息化资源,通过建立“水土保持一张图”的关键指标体系,构建时空大数据管理平台,对全量水土保持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以实现。建设的陕西省“水土保持一张图”实现了二、三维地图展示、多元化数据统计、感兴趣时空筛选及全量化详情查询等功能,可支撑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监测业务运行状态、查看业务管理成效、推测业务发展趋势,服务水土保持智慧化模拟和精准化决策,有助于推进陕西全省水土保持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静  孟庆怡  刘相  刘佳  胡倩 《南方农业》2022,(4):201-203
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天气预报精确率提高,还体现在灾害预警及时性不断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气象服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气象灾害会对农业生产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应该加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和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改进的系统研究,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丰富气象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有效规避气象灾害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气象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资料的数量及类型急剧增加。目前基于传统的TCP/IP协议的FTP文件传输方式以及TXT格式的纯文本报文文件,已无法满足大数量、多种类的观测数据高时效传输和存储要求。为满足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着重研究了Java消息服务传输和新XML数据文件格式技术在AgMODOS中的开发应用,包括RabbitMQ消息队列技术中的消息中间件技术、消息传输架构设计、观测数据消息过滤与封装、数据缓存、数据补传等。业务试运行结果表明:XML格式文件内容正确,消息传输稳定,无丢失,99%的观测数据从台站到国家局在1s以内完成传输,并通过交换控制策略将数据及时转发给业务单位,大幅提升了农业气象观测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