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影响,引发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隐蔽性高、易积累、难以迁移及危害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更加严重。笔者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所引发的危害出发,综述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在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倩 《南方农机》2022,(2):66-68
土地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地资源的损害严重,可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笔者从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现状出发,对重金属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以期为污损土地修复工作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各类生态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进展。对当前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杂草和树木、花卉、经济作物等大生物量植物受重金属污染情况下的非超富集修复技术,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不彻底、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剩余污泥回用农田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无法被降解,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植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均有其适用范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可能影响植物修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土壤中铬污染加剧,开展铬治理方法的研究尤显重要。介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的现状及来源,分析铬污染的危害,阐述并比较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各种治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土壤中铬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会对作物的生长带来影响。而棉花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很强,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通过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操作方便,不会对农田结构造成影响,并能大面积实施,其在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棉花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入手,对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作为常用于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该文以黑麦草修复土壤铅污染为讨论对象,从螯合剂对黑麦草吸附铅的诱导作用,微生物、肥料强化修复、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他材料与黑麦草联合修复4个方向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各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家学 《农业工程》2019,9(5):72-74
以农业用地污染物来源分析为切入点,论述了被污染农业用地修复技术的重要性和分类,并针对我国目前污染物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农药与化肥残留物污染等问题,提出了部分利用各类微生物技术进行土壤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不仅对农作物有着极大的危害,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事实证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易积累性、地域差异大以及治理难等特点。因此,要求一方面要从源头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进行治理,切断污染源。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制定合理的修复策略,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化治理,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问题更是十分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食物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的修复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更应集成与联用,扬长避短,以取得修复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主要分析讨论了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含量以及不同黏土矿物等理化性质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归纳了不同因素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土壤中重金属由生物可利用态转换为稳定态的方法,为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农田土壤Cd污染与治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资源,当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阐述农田土壤重金属Cd的污染概况,详细介绍对土壤重金属Cd的修复改良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铅污染现状及钝化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铅超标不仅影响植物体的正常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分析我国土壤铅污染的现状,介绍当前常用的治理措施,探讨利用4A沸石钝化技术固定土壤铅、降低其生物有效性、达到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目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安洪霞  黄智刚 《南方农机》2019,(13):17-17,22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土地污染调查显示,我国19.4%的耕地存在点位超标。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地下水、植物富集到人类和动植物体内,给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以南方典型酸性土壤为背景,分析了南方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以期对南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和现状作了简要概述,同时提出了运用化学、物理、生物三种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方法对目前土壤金属的检测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一个新领域。与传统的理化处理技术相比,其具有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研究了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并展望了该技术的研究趋势、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在Cd模拟污染土壤中施入硝酸-高锰酸钾改性纳米碳黑(MBC)钝化重金属,分别种植重金属耐受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红叶菾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研究了MBC在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过程中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BC在土壤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DTPA-Cd质量分数,且植物和MBC联合作用更能有效地降低其质量分数。MBC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量,更稳定地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黑麦草和红叶菾菜对土壤速效氮量影响效果差异不显著,MBC可应用于有植物种植的轻污染土壤修复中,不会影响土壤中速效氮养分的量。MBC添加到土壤中会减缓土壤速效氮量的下降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以为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为改性纳米碳黑成功地应用于重金属轻微、轻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和废水等,通过大气排放和地下水渗透的方式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重金属类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层后不仅影响着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也会对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危害,而其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最终将沉积至人体。重金属污染对土壤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决定了土壤的修复工程已经成为世界课题,而其中,又以植物的修复为发展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淋洗修复既要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还要尽量减少对土壤性质的破坏。以张士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振荡浸提技术对有机酸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重金属Cd、Pb、Zn的浸提率随着酒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的浓度升高而增加;4种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均是Cd〉Pb〉Zn;酒石酸在浓度为0.5mol/L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99.39%、57.65%、43.52%。  相似文献   

20.
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淋洗修复既要实现对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还要尽量减少对土壤性质的破坏.以张士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振荡浸提技术对有机酸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重金属Cd、Pb、Zn的浸提率随着酒石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的浓度升高而增加;4种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浸提效果均是Cd>Pb>Zn;酒石酸在浓度为0.5 mol/L时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99.39%、57.65%、4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