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投加Mg2+的方式改善了废水中紫色硫细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投加Mg2+剂量为15mg/L,此时菌体产量达到6450mg/L。  相似文献   

2.
本次研究通过投加Fe~(3+)从而改善了水产养殖废水中沼泽红假单胞菌产量。结果表明,投加Fe~(3+)的最佳剂量为12mg/L,菌体产量达到3700mg/L。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投加酒石酸钾钠提高了乳品废水中光合细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酒石酸钾钠剂量为550mg/L,菌体产量达到2367mg/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投加铜离子改善了印染废水中红螺菌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佳铜离子剂量为10mg/L,菌体产量达到5400mg/L。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为了提高乳品废水中的紫硫菌的产量投加了苹果酸。实验结果显示,当在废水中投加苹果酸的剂量为5mg/L时,紫硫菌的产量能升到6000mg/L。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投加Zn2+促进了淀粉废水中斯达油脂酵母菌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佳Zn2+剂量为0.6mg/L,菌体产量达到2000mg/L。  相似文献   

7.
石灰混凝法深度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汉西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灰混凝沉淀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石灰法能够有效降低二级出水的浊度、总碱度、总硬度、总磷,对氨氮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石灰投加量350 mg/L,聚铁投加量35 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0.75 mg/L,快速搅拌(200 r/min)2 min,慢速搅拌(35 r/min)15 min,沉淀60 min。浊度、总硬度、总碱度及总磷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6%、73.5%、60.1%、100%,氨氮、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0.2%、24.5%;二氧化氯和BL-653G两种杀菌剂均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二氧化氯的合适投加量在0.6~1.0 mg/L之间,BL-653G最佳加药量为0.8 mg/L。经过石灰混凝沉淀和杀菌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回用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投加Cu~(2+)提升了绿色非硫菌的处理废水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投加Cu~(2+)剂量为10mg/L,COD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9.
以孝感市府河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试验,分别研究了臭氧、高锰酸钾及两者复合对浊度、色度、CODMN、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臭氧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各项的预氧化效果尤为明显。并在混凝剂投加量为30 mg/L,高锰酸钾投加量为2.0 mg/L,臭氧投加量为1.5~2.5 mg/L之间时,各项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浊度90%、色度87.4%、CODMN82.1%、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73%。说明高锰酸钾与臭氧复合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Fenton氧化联用处理印染废水,并将超声-Fenton氧化联用与两种方法单独作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初始pH、Fe2+、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Cr浓度为1 000mg/L的印染废水,超声-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在pH为4,Fe2+投加量为0.02mol/L,H2O2投加量为0.18mol/L,反应时间6min,CODCr的去除率达到最高61.0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深井泵后带压投加ClO2工艺的参数设计和消毒试验研究,探讨了深井直供水正压加药的可行性及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30~0.40MPa的深井泵后管道水中投加ClO2,ClO2投加浓度为0.50mg/L时,通过水流的输送和混合作用可以达到较好分布和消毒效果;加药60min后,各末梢水中ClO2的余量均可达到0.02 mg/L以上,符合GB5749-2006的要求;对于深井直供水,采用ClO2的在线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加药,可以保证ClO2的投加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改性煤矸石吸附预处理洗浴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改性煤矸石吸附预处理洗浴废水,考察了改性煤矸石粒径、投加量及吸附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煤矸石吸附预处理洗浴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在原废水COD262.4 mg/L、浊度15.8NTU、LAS为7.1 mg/L时,投加100目改性煤矸石2 g与50 mL废水混合振荡吸附120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浊度及LAS分别为100.3 mg/L、4.3 NTU和1.6 mg/L,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1.76%、72.78%、77.89%。该项研究为改性煤矸石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在洗浴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洗浴废水的预处理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深井泵后带压投加ClO2工艺的参数设计和消毒试验研究,探讨了深井直供水正压加药的可行性及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30~0.40 MPa的深井泵后管道水中投加ClO2,ClO2投加浓度为0.50 mg/L时,通过水流的输送和混合作用可以达到较好分布和消毒效果;加药60 min后,各末梢水中ClO2的余量均可达到0.02 mg/L以上,符合GB5749-2006的要求;对于深井直供水,采用ClO2的在线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加药,可以保证ClO2的投加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臭氧投加对不同来源村镇供水工程水源水中AOC和TOC的影响,以及实际工程管网中AOC的变化情况,研究臭氧消毒对村镇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TOC较大(2.06mg/L)的地表水源水,AOC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而升高,水的生物稳定性减弱;TOC较小(0.48mg/L)的地下水源水则相反,AOC下降,生物稳定性增强;臭氧投加浓度较低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TOC均增大,臭氧投加浓度较高时,TOC随臭氧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村镇饮水工程臭氧消毒后,管网中AOC出现显著波动。该研究表明,臭氧消毒适用于TOC较低的水源水,对于水源水中TOC较大的村镇供水工程,需合理控制臭氧投加量以保障饮用水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微纳米气泡加氧灌溉对水培蔬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温室水培蔬菜提出适宜微纳米气泡加氧灌溉控制质量浓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研究了5种不同加氧质量浓度灌溉(30、25、20、15、10 mg/L)对油麦菜、小白菜、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加氧质量浓度对水培蔬菜的生长与品质指标影响差异显著,3种水培蔬菜的干质量随加氧质量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根长随加氧质量浓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加氧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蔬菜VC量较高;加氧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干质量和叶片长度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加氧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蔬菜可溶性糖量较高;加氧质量浓度为30 mg/L时,蔬菜根系较发达。综合考虑作物生长与品质等因素,水培蔬菜适宜的加氧灌溉质量浓度为10~20 mg/L。  相似文献   

16.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受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水因藻类的污染产生嗅味、色度和有机物质含量极大升高;烧杯搅拌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对藻类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且嗅味明显的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并且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与混凝剂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一定影响,混凝剂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效果更好,且存在最佳投量1.5mg/L。  相似文献   

17.
针对酒糟沼液氨氮浓度高,采用氨吹脱技术回收氮养分存在碱剂利用率低、气液接触效果差和氨吸收率低等问题。为提高酒糟沼液氨回收效率和工艺经济性,对酒糟沼液氨吹脱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探索了不同温度、Ca(OH)2投加量和填料种类对氨吹脱与酸吸收一体试验装置运行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酒糟沼液氨吹脱工艺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经正交试验得到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a(OH)2投加量、气流量、温度,较优工艺参数组合为Ca(OH)2投加量6.6g/L、气流量6L/min和温度52℃,相应的氨氮去除率为99.0%;Ca(OH)2对SCOD和T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a(OH)2投加量6.6g/L条件下对应的SCOD和TP去除率分别为32.5%和65.7%。氨氮吹脱与酸吸收一体试验中,相对于不投碱情景,投加Ca(OH)2大幅提高了吹脱过程中氨氮、TN、EC、S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97.4%~97.7%、79.8%~84.2%、68.3%~77.4%、36.8%~45.3%和77.1%~91.0%。对比不同温度、填料种类和Ca(OH)2投加量条件下,获得较适宜氨吹脱参数为多面空心球填料、温度37℃、两次(吹脱8h投9.9g/L和30h投7.4g/L)投加Ca(OH)2,其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7.4%,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100mg/L左右),氨回收量达1.22kg/m3。对氨吹脱与酸吸收一体试验装置处理酒糟沼液工艺运行进行比较,相比于不投碱和一次投碱情景,两次投碱方案达到97%氨氮去除率需要的工艺运行时间短,处理成本为9.75元/m3,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氨吹脱对于高氨氮浓度的酒糟沼液处理体现出较好的适宜性,通过氨吹脱高效回收氮养分可缓解沼液农田利用压力,对沼液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农村稻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将稻秆用NaOH改性做吸附剂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染料浓度和温度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浓度为150mg/L,pH值为12、吸附剂投加量为4g/L时,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染料的吸附率达到98.1%;改性稻秆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52.910mg/g,升高温度能够增加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效果;改性稻秆吸附亚甲基蓝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凝Ⅰ-Fenton氧化-混凝Ⅱ-活性炭吸附处理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混凝Ⅰ中,PAC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 000、10 mg/L; Fenton试剂中H2O2∶Fe2+最佳配比为5∶2(体积比),COD的去除量达到51.6 g/mol H2O2;混凝Ⅱ中PAC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 500,35 mg/L.经混凝Ⅰ-Fenton氧化-混凝Ⅱ-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的马铃薯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9.1%,废水脱色率为100%,SS去除率为96.4%,出水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可见该方法对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具有较好地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ClO2和Cl2对城市污水再生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O2和Cl2分别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水进行消毒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CIO2投加量大于7.67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茵群,以氯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较进水未有明显增加,COD和浊度的平均降幅为13.2%和17.9%,色度减少5度;当Cl2投加量大于6 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是进水时的2~3倍,三卤甲烷含量则达到进水时的4~6倍,同时生成少量的二氯一溴甲烷,COD和浊度平均降幅为17.8%和8.75%,色度减少5~10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