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翔 《农村电工》2003,11(11):34-34
1事故现象一变电所10kVⅠ段电容电缆出线,多年来一直运行很好,2003年春天这条电缆的电缆头处支架发热,变电所值班人员闻到异味后检查时,电缆支架夹持处的电缆绝缘层已经变色、发硬。检修人员检修时,发现电缆支架夹持处绝缘层已经变质。2原因分析该变电所是一座老变电所,补偿电容器使用的是单相50kvar油浸电容器,采用星形连接后接入电网运行2002年冬天有4台电容器的熔断器熔断,经检查发现电容器已经损坏,被迫退出运行。这4台电容器分别为:U相3台,V相1台,这样就造成了三相电容的不对称运行。电缆支架为铁质夹板,当不对称三相电流通过电缆支…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气化》2011,(7):66-66
辽宁省电力公司220kV东窑变电站工程首次使用绝缘电缆支架,这是辽宁省范围内变电站工程中第一次使用绝缘电缆支架,绝缘支架能保护电缆,更有利于等电位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指导单位:国网北京公司运检部物资部电科院2018年5月25日北京论坛主旨及主要内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委会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引导10 kV配电网电缆质量检测及运维监测创新型技术应用方向,推动10 kV电缆质量及运维创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实用化,推广配网电缆检测和运维检修的创新型技术,打造世界一流城市电缆网。定于2018年5月下旬,举办"2018北京配网电缆质量提升论坛",交流和研讨配电网电缆质量提升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1电缆开剥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施工接线是变电站二次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施工接线时,需要将控制电缆端头外皮开剥一定长度到线芯,核对后接入二次设备屏。在电力施工现场工作中,通常是采用电缆刀纵向划开剥除控制电缆外皮。由于电缆外皮硬质塑料较光滑,电缆刀经常会划脱,惯性作用下锋利的电缆刀极易伤及人身、旁边物体等,有时用力过大还会划伤电缆芯线,并且效率低下。我们组织本专业不同技能等级人员在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对现有排水装置或排水系统的分析,介绍了变电站电缆层远程智能排水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方案实施、现场应用等方面,实现水位信息远程报警、排水装置自动开关,智能排水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变电站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电缆路径的探测与电缆的鉴别在电缆故障寻测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对电缆故障进行测距后,要根据电缆的路径走向,找出故障点的大体方位来。由于有些电缆是直埋式或埋设在电缆沟道内的,在图纸资料不齐全,不能明确判断电缆路径时,这就需要专用仪器来测量电缆路径。在地下管道中找出故障电缆或需移动的电缆,这也牵涉到电缆的鉴别。本文结合实际问题,谈谈脉冲磁场法在电缆路径的探测和电缆鉴别两方面的应用。2 对脉冲磁场法探测电缆路径及鉴别电缆的探讨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10kV配电架空线路逐渐被中压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保护地下电缆,避免经济损失,山东省平邑县供电公司在全县主要电力线路上安装了新型电缆标志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1新型电缆标志桩简介及优点(1)产品简介。新型电缆标志桩由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  相似文献   

8.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控制电缆备料、敷设、接线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做好这些工作的主要工作依据就是图纸。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图纸中控制电缆清册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序号、安装设备名称、电缆编号、电缆型号、备用芯、电缆起始点、电缆终止点、参考长度、备注等。它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不便,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些改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移动电缆盘是指可以缠绕导线或电缆的线盘,分为普通电缆盘和防爆电缆盘两种。小型的电缆盘有线盘支架和提手,大型的电缆盘带有脚轮。移动电缆盘在变电站检修、试验工作现场经常使用。在检修、试验工作现场使用移动电缆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电缆盘的安全要求。1电缆盘必须装有插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电源指示灯;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 A,动作时间不大于0.1 s;3电压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压不大于36 V;4防爆电缆盘适用于氢站、氨站、油区、危险化学品间等特殊场所。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开展110 kV及220 kV电缆接头快速恢复验证性试验,取得预期效果。近期,该公司完成国内首套电缆接头快速恢复成套装备的自主研发,应用该装备可大幅缩短电缆接头抢修恢复时间。常规电缆接头安装流程分为电缆加热、电缆本体处理和接头配件安装三个主要环节。国网北京电力创新接头安装方法,省略电缆加热步骤,简化电缆本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的性能的介绍及与铜电缆的性能对比,通过在城网配电网系统中推广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实践应用,提出对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的推广应用。实现在城网配电网工程中,选用更加经济节能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以减少工程投资及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高压充油电缆油压在线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缆油压实时监测技术是对高压充油电缆绝缘油的压力监测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文主要介绍高压充油电缆油压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4回高压充油电缆绝缘油的实际压力值,并且在绝缘油实时压力值超限,每回电缆各相之间实时压力差值超限,以及油压下降速率超限时能产生报警信息,能及时地发现电缆绝缘油泄漏的情况,可有效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地区电力电缆普遍敷设在地下电力电缆隧道内,隧道内电缆敷设一般采用电缆输送机敷设的方式,但电缆从电缆盘上至电缆隧道井口位置的电缆敷设,普遍采用铁管和单滚轴临时搭设的方式。近年来,北京地区220 kV及以上电缆普遍应用,2014年的海淀500 kV电缆工程更是北京地区首个500 kV电缆工程。220 kV电缆及500 kV电缆截面普遍较大,重量较沉,在进行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原有电缆盘至井口的搭设方式,由于电缆截面大,重量沉,此部位会对电缆护层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中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水树老化是造成电缆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降,运行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抗水树电缆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使用寿命,了解抗水树电缆的优势,掌握抗水树电缆的鉴定试验方法,可以促进我国抗水树电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缆中间接头是高压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在电缆中间接头处应安装电缆防爆盒。常规电缆防爆盒呈长条柱状,在电缆井或电缆隧道等狭小空间安装受限,在电缆中间接头扭曲变形时甚至无法安装。波纹管柔性阻燃电缆防爆盒通过在防爆端头中间加装柔性波纹管,不但在长度上可以调整,还可以与电缆的弯曲同步,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因其具有柔性便于施工,且具有防水、阻燃、防爆、耐腐蚀、抗冲击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天实时监测路灯电缆的状态,应用GSM无线网络、单片机、多机通信等软硬件技术,路灯电缆防盗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低频率脉冲频率调制信号检测法,对路灯电缆防盗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原理、模块组成及作用、软件系统等进行了全方面的介绍,并阐述了试点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国 BICC电缆公司和贝复·肯巴曲克公司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压架空塑料电缆 ,称为 Balfour电缆。这种新电缆克服了老产品的许多缺点 ,这为广泛应用于英国配电系统提供了新产品。新开发的这种塑料电缆 ,完全可以架设在现有电杆上 ,而无需担心电缆的下垂和因风力作用产生振动所引起的事故。由于该电缆具有更为刚性的芯线 ,因此其悬挂特性远比早期的同类电缆优越。这是由于在不增加电缆重量的情况下 ,增加了电缆强度之故。目前 ,该电缆已通过了在恶劣环境下测试 ,已证明它可以替代普通的架空电缆和铝铠装电缆等。这种塑料电缆的工作电压…  相似文献   

18.
中高压电缆主要指10 kV及以上电力电缆,目前主要为地下敷设,敷设方式有直埋、管井、隧道等方式,埋设方式为隐蔽工程,一旦发生电缆故障,巡视人员从地面无法检查地下电缆故障情况,需要首先对电缆开展停电试验、进行故障测寻,然后挖开覆土或盖板,打开井盖进入有限空间确认故障位置,电缆敷设深度根据规程不低于地下0.7 m,挖开覆土、盖板的方式,需要较多人员和机械,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9.
王湄 《福建农机》2016,(1):29-32
海底电缆改变了全球信息、能源传输形式,极大促进了全球化进程。文章阐述了海底电缆的特点、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海底电缆行业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海底电缆的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1电缆分支箱的型式电缆分支箱,目前主要包括欧式或美式电缆分支箱、带一路或多路负荷开关的开关型电缆分支箱,广泛应用于电缆系统中电缆的分接。从电气结构上,多采用母排式,也有利用连接头直连的无母排式;从箱体结构上多为单侧开门和双侧开门,材质多采用不锈钢,也有用中碳钢的,外部喷漆。电缆分支类产品中的电缆附件也有欧式和美式两类,美式电缆附件中的肘形接头可以进行200A负荷下的带电拔插,为用户提供紧急情况下的负荷开关功能。2电缆分支箱的选择原则2.1位置选择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这样可减少分支电缆的长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