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观察,山楂幼树生长普遍过旺。幼树上强旺辅养枝缓放后,只先端发枝,后部则出现较长一段秃裸或上部“跑长条”现象。许多山楂幼树上存在着大量的这种辅养枝,极大地扰乱了树形,严重地制约着前期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迅速提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地址昌黎)张培玉等同志,于1985—1987年进行了山楂苗木不同药剂浸根试验。试验结果看出,在山楂定植前用10ppm萘乙酸浸根12小时,效果相当理想。①促进了山楂苗木发根多,新根重(克)比对照(浸清水)重59. 5%,根数比对照多53. 6%;②提高了成活率,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0—15%;③幼树生长健旺,萌芽率比对照提高29—83%,新梢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34厘米,叶片净光合强度比对照提高91. 14%;④抗性增强,如干旱蔫焉和缺铁黄化分别比对照减  相似文献   

3.
我们省的山楂,成龄树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甚至放任生长,产量不高、不稳;幼树虽然有的按规划设计建园,但由于密度较小或修剪过重等原因,尚存在结果晚,广种薄收的问题。为了迅速发展山楂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促进幼树提早结  相似文献   

4.
调查四年生初结果山楂幼树的结果母技生长与结果性能看出:结果母枝的生长结果能力随枝长增加而提高,随母枝长势增强而增强,不同类型结果母枝以长者生长结果最佳,短者最差,在形成产量方面,长母枝约相当于短母枝的近3倍。山楂幼树的单果重与花序座果数无规律性相关,提高花序座果率并不明显降低单果重。幼树抽生的结果新梢长度多在15cm以下,表明结果母枝单轴延伸能力不强,结果新梢的结果能力与其上着生的叶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盛花期对山楂幼树缓放强旺枝进行环剥,可促进中下部发枝成花,增加枝量,提早结果。以距基部50cm以上部位进行环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山楂树性强健,枝条脆硬,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具顶端结果特性。苗木定植后,缓苗易,次年冒长条,扩冠快,分枝少,易光秃,树冠不紧凑,结果部位易外移,如不加控制,对幼树密植丰产将带来困难。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山楂幼树促花、控冠、增产的效果,在加强土、  相似文献   

7.
1 选择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木 ,严格栽植技术 ,提高栽植成活率 ,缩短缓苗期 ,促进新植幼树快速生长 ,以达到建园当年全苗壮苗的目的 由于枣树根系再生能力相对较低 ,其根系恢复和产生新根的能力较弱 ,栽植成活率较低 ,缓苗时间长 ,不利树体前期的生长和扩大。为此 ,栽培上应注意加强对根系的管理 :1)在起苗时要尽可能减少根系的损失 ,尽量多带须根。注意选择具有粗度大于 3mm的侧根 5条以上 ,且发育良好的苗木。对根系较发达的苗木 ,地上部分适当轻剪长留 ,反之则应重剪短留 ,将质量不同的苗木分开集中栽植。2 )枣树发根需要较高的温度 ,春季…  相似文献   

8.
我社于壁等大队老山楂园具有百余年的历史,老园山楂树冠大多数中央于偏心生长呈多主枝自然半圆形,主枝一层密挤,内膛枝条交权。生长细弱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品产量,这些树都是自栽植定干,或不定干,任其自然生长所造成的,所以山楂幼树整形修剪防止偏冠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段家许村六年生山楂幼树在整形修剪中,采用自然疏散分层形,注意了偏冠,简单整理如下: 山楂园位于大沽河北岸,比较肥沃的沙壤土,面积30亩,株行距5×6米,共栽655株(其中补栽23株是二年生)今年山楂产量302──斤,平均单株产量46斤最高单株产量107片。 一、自然疏散分层形树…  相似文献   

9.
在北方落叶果树中,山楂属于结果较早的树种。据已见的试验报道,山楂幼树栽后二年即可见花,三年可丰产。但在生产实际中,却有不少山楂幼树园结果较晚,产量来得慢,经济效益差。实地考察,三、四年生山楂没有产量的园片并不少见。早实丰产性较强的山楂树种,在有些园片中为何结果晚、不丰产呢?山楂幼树低产原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试图针对  相似文献   

10.
1促进生根 扦插育苗、新植幼树时,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萘乙酰胺等药剂处理接穗或苗木,生根多而快,成活率提高。吲哚丁酸效果很好,但考虑成本因素,生产中一般使用萘乙酸,且萘乙酸促发的根少而粗,多为旺盛生长根。如在苹果幼树栽植中,在幼树根系上蘸50mg/L萘乙酸水溶液拌和的泥浆,这样幼树定植后根系伤口愈合好,发根数量多,根系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山楂苗木不同药剂浸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7年进行的试验表明,在山楂苗定植前用10ppm萘乙酸浸根12小时,能提高其栽植成活率10~15%,山楂苗发根多,枝叶生长旺盛,叶片光合强度提高,翌年生长强健,抗旱力强。其提高植株萌芽率和促进枝叶生长的效应,均优于栽植后覆盖无色地膜。此项措施简便,成本低廉,已在生产上推广1000余亩。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各地山楂生产发展很快,出现了不少幼树密植丰产典型。为了促使山楂幼树早结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对山楂栽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山  相似文献   

13.
东方盔蚧在山楂上主要危害幼树,虫口密度大时,可严重影响幼树枝条的生长发育,使枝条难以形成花芽,已成为山楂幼树早果丰产的大敌。为了保护山楂幼树,促其早果丰产,我们于1987年在本县石家河乡沈洪村青草洼山楂园进行了东方盔蚧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盖县旺兴仁乡张恒顺,于1982年在该乡一山脚下建了1块120株(株行距3×3米,占地1.62亩)的山楂园。由于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应用冬、夏剪相结合的新技术,幼树生长健壮,栽后3年产山楂180公斤,4年产400公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春旱严重、如何提高新栽山楂、苹果等幼树的成活率,_是当前果树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八四年春天,我们在沂蒙山区边缘的安丘县雹泉镇,采取了树下铺盖塑料薄膜的技术。栽植了七万株(近二千亩)山楂幼树,收到了良好效果。从调查情况看,铺盖地膜栽植的崔家峪、莲花官庄两村的幼树成活率分别是97%和95%,没铺地膜的南官庄、杏山子两村的幼树成活率分别是70%和60%。生长情况差别也很大,铺地膜的幼树生长量是60cm,最长的达80余厘米。而设铺地膜的幼树生长量只有30cm。最长的也只有40cm。 具体方法很简单。即在栽植完树的同时.在地表面绕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山楂幼树早期丰产技术,1985年秋,我们在林华园艺场建立了山楂幼树丰产试验园11.81亩,主栽品种大金星809株,混栽花叶小果40株。土壤为壤土,pH值为6.3,有水浇条件,经过四年的栽培试验,1989年平均亩产达到1781.5kg。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1、秋季定植,适度密植:1985年11月定植,因秋季土壤湿度大,地温高,有利伤根愈合,翌春不需缓苗,生长旺盛。采取适度密植,株行距3×4m,亩栽74株。 2、重截轰条,促进成冠: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1986年发枝3-5条。平均枝长1.2m,冬季实行重短截(截去2/3),翌年发壮枝2~3条,3年生树冠达2.71m。 3、壮枝…  相似文献   

17.
山楂幼树新梢生长旺盛、生长量大,一般为一米左右,最长可达1.5米。在冬剪时只保留约1/2。影响了树冠的扩大。如能利用其新梢生长旺盛的特点进行夏季短截,促  相似文献   

18.
山楂修剪     
山楂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很受群众欢迎的果树。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为迅速提高山楂的产量,尽快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下面谈谈有关山楂的修剪技术,供参考。 一、山楂的生长和结果特性 山楂定植后,第一年因伤根,地上部生长很慢,当年枝条只有10—30公分;第二、三年后,幼树生长较旺,有的营养枝可达1米以上,短截后,萌芽率和成枝力都很低,一般只发3—5个芽。成枝的只有2—3个;结果早,定植后2—4年开始结果;成树期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株产有的达1000斤以上;隐芽寿命长,易于更新复壮;1—3年生枝极重短截后,第二年一般不发枝;徒长枝短截后,萌芽…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有啥用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生根。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萘乙酰胺等药剂处理接穗,生根多而快,并可提高插条成活率。吲哚丁酸有特别好的效果,但价格较贵,所以生产中一般使用萘乙酸,且萘乙酸促发的根少而粗,多为旺盛生长根。如在苹果幼树移栽中,可在幼树根系上蘸50mg/L萘乙酸水溶液拌和的泥浆,这样幼树栽植后根系伤口愈合快,发根数量多,根系生长速度快。对新栽幼树浇灌2,4—D溶液,也能迅速促进苹果根系发生,且以春季浇施为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对山楂幼树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春 《北方果树》1998,(2):14-14,25
多效唑对山楂幼树生长与结果的影响李兴春(辽宁省建平县果树局果蚕站122416)建平县张家营子乡从外地引进山楂苗3万余株,品种有大金星、辽红及磨盘等,栽植后多数树冠郁闭,冠内徒长枝多,花芽少,影响了产量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参考了苹果、梨、葡萄施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