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正>一、苗床地选择与整理苗床地应选交通方便、靠近居民点、有灌水条件、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平坦阳向沙质壤土地段。苗床整理:于先一年秋季深耕育苗地30-50厘米,耕后磨平。次年春季可开始做床。育苗可选低床,规格为:宽1.2米,长20米左右,深度以容器袋装土排放后刚好与地面平齐为宜,一般为12厘米左右,步  相似文献   

2.
黄刺梅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刺梅种皮厚而坚硬,通气透水慢,发芽困难,属深休眠种子,播种育苗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黄刺梅种子催芽时间较长,从5月下旬-6月中旬处理至翌年春季。具体方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坑,深度120-150厘米,宽度一般以1米左右为宜,长度随种子数量而定,坑底铺20厘米的湿  相似文献   

3.
<正> 沙兰杨为引进良种,前期生长特别快,深受群众喜爱,是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造林提供优质苗木,提高育苗的经济效益,1979年春我们在衡水市大麻森苗圃场进行了沙兰杨育苗试验。试验地耕作深度为21厘米左右,耕层为壤土,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试验均采用直插育苗,株行距为25×50厘米。一、不同粗度的种条作插穗育苗试验3月15日,选基径1.0厘米以下,1.0~1.5厘米,1.5~2.0厘米、2厘米以上四种不同粗度的种条,各剪去基部的弯曲部分与占全条四分之一的梢端,然后分别剪成长18厘米左右的插穗,分行扦插,四次重复,  相似文献   

4.
<正>一、苗圃地的选择与作床苗圃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段。侧柏容器育苗一般采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挖深15厘米,宽100厘米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好与地面  相似文献   

5.
白皮松的育苗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白皮松的育苗1、选地与整地:苗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方位以南北方向最佳,以确保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应提前3-5月整地,在选好的土地上每亩施厩肥1500千克以上,深耕50-70厘米,耕后整平耙细;做好苗床,垄宽1-1.2米,高15-20厘米,长度不限,畦间距50厘米跨度。2、种子采集及播前处理:种子采集应在球果成熟后脱落前的10月份进行;应  相似文献   

6.
油松在平原育苗,要选择微酸性或中性的沙质土或壤土为宜,且要地势平坦,水利条件好。育苗地应深翻整平。这一工作最好在育苗前一年秋季进行,深度在25~30厘米。在深翻时施入基肥,以堆肥、厩肥等有机肥为主,每亩2500~5000公斤,同时要拌入15公斤左右的过磷酸钙。为了预防立枯病与地下害虫,每亩用5~10公斤硫酸亚铁,磨碎后均匀地撒在苗床内,以后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吉林柳树河林场的集材主道、叉道的植被天然更新的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1)集材主道的更新树种以喜光树种香杨、柳和白桦为主,其中香杨是更新最早的树种;叉道以核桃楸和水曲柳为主。2)从更新株数、主要更新树种平均高、平均年龄及植被平均盖度上看,集材叉道西坡更新状况最好,集材主道次之,集材叉道东坡最差。  相似文献   

8.
枫香属落叶乔木,速生用材树种,耐干旱、瘠薄土壤,人工造林可与马尾松等混交。木材稍硬重,可作胶合板、造纸等用材。果实也可入药。秋叶红艳,很美观。一、圃地选择与苗床整理枫香对圃地要求不严,但如土壤过粘重时,苗木易发生根腐病。育苗无采用撒播或条播,以选择排水良好、质土壤、阳光充足的稻田育苗为宜。小苗苗床大小按圃地大田的面积例来定,一般是1:7。做床时,先将腐的猪牛粪500公斤,拌入磷肥25公(以亩为单位),撒施在圃面上,再深20厘米,圃地周围抽好排水沟,以90米的宽度作床,长度以20米为佳,将层土团打碎、平整成龟背…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是适宜北方沙区用材、观赏和绿化造林的常绿树种。近几年,我们对樟子松营养袋育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营养袋育大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便于管理的园田地为宜。二、营养袋规格以塑料袋为主,一般为12×25厘米(直径12厘米,高25厘米圆筒)。塑料袋厚度以装实营养土不破裂为宜。三、营养土配制1.营养土配方和酸碱度15%草炭土+10%腐熟农家肥+73%风沙土+2%过磷酸钙,PH值5.5~6.5。2.营养土消毒处理灭菌:使用1%~2%黑矾(FeSo…  相似文献   

10.
一、扦插育苗 扦插繁殖,繁殖材料多,成活率高,收益快。具体做法又分为直接扦插和育苗扦插两种。直接扦插,山区采用根系发达、枝条萌发力强的大毛花品种,夏秋阴雨时节,选择壮旺无病虫的1-2年生枝条裁成30~35厘米,摘去下部的叶子作插条,随剪随插,直接插在山坡梯田、地堰等空隙地,  相似文献   

11.
我场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9年以来,开展了油松山地育苗试验。目前,1年生出圃苗一般高5-12厘米,地径0.15-0.25厘米,亩产18-21万株;2年生出圃苗一般高10-20厘米,地径0.2-0.35厘米,亩产17-20万株。现将我们的作法简介如下: 一、苗圃地选择圃地选择的好坏,是决定山地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采取“那里造林,那里育苗”的方法,在造林地区内选择。育苗地要尽量选择生荒地(腐殖质含量多,病虫害少),也可以选十年以上撩荒地(地力已恢复)。以东北坡为最好,北坡、西北坡次之,东南向、西南向的坡地,由于日照时间长,易受干旱。地势  相似文献   

12.
新型集材道路的构型,即合理地布设伐区的集材主道与支道,改变伐区集材主道与支道的非规范布设的任意性,使之达到规范、艺术的构成,提高它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松针土、珍珠岩和黄泥土作为育苗基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轻基质配方对北非雪松1年生植株成活率、苗高、地径和茎根比的影响。试验表明,最佳轻基质育苗基质为松针土14-20份+珍珠岩4份+黄泥土3份,pH值为5.5-6.5,苗木成活率高,苗高生长明显,地径生长量较大,茎根比较大。另外,对轻基质育苗的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和苗期管理也做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向云 《湖南林业》2002,(11):22-22
枣树嫩枝扦插育苗,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尝试的育苗新技术。枣树是难生根树种,采用一般的扦插技术很难生根或生根率很低。经生产和科研单位多年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枣树嫩枝扦插的技术难关。1.在全光照温室内用砖砌成高40厘米,长7米,宽1.3米的长方形插床,床底部铺20厘米厚的粗砂,中间铺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上部铺5厘米厚的纯净细河砂,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2.微喷装置及控制系统设置,主要包括:蓄水池→加压泵→主管道→支管道→喷头。这套装置由双时间继电器控制。3.扦插材料及方法。以骏枣、梨枣为繁殖对象,选生长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基质和育苗条件下对梭梭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梭梭为材料,比较了3种不同基质配置和两种育苗条件对梭梭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育苗和露天育苗条件下,最佳播种育苗基质均为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同种基质下,小拱棚育苗方式均比露天育苗方式下苗木生长好。播种时,采用小拱棚营养袋育苗方式、播种基质以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的苗木生长量最好。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一级侧根长、苗木重量分别达39.28 cm、0.19 cm、11.83 cm、7.45 cm、6.87 g。  相似文献   

16.
谢胡 《湖南林业》2006,(9):17-17
育苗地选择在地势平坦、靠近水源、利于排灌、前作物种水稻的田块。土壤为酸性或微酸性的黄棕壤。育苗实验地面积为667平方米。育苗地经过犁耙,施足基肥,南北向做床,宽120厘米,高20厘米。细致整平床面,3月中旬播种。为防杂草滋生,播种前苗床加铺一层3厘米厚的黄心土。种子播种前用50℃~55℃温水浸泡24小时。撒播后覆盖草木灰,再加稻草覆盖。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优质壮苗是搞好板栗生产的基础。板栗常规育苗两年地径达0.8厘米以上为合格苗。河北抚宁县林业局成功地培育了一年生地径0.8厘米以上的板栗合格苗,而且占产苗量的85%以上。主要技术要点是:一、选地选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做育苗地。二、种子沙藏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一、移植原因标准的可以出圃的一年生侧柏容器苗为单株,高15-20厘米,无病虫害、色泽正常、木质化程度高的壮苗。但在容器育苗过程中,为保证出苗率,每个容器袋的下籽量都在3-5粒,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炬松在山东省之所以没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种源不足,育菌技术不过关。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在1987—1990年,进行了火炬松育苗技术的研究,并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证明:运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法,选择酸性肥沃土壤,加配适量的过磷酸钙作营养土,于4月上旬播种,常规管理,当年苗高达到30厘米,地径达到0.4厘米左右,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每公斤种子产苗27258株;种粒越大,幼苗子叶数越多,生长量越大;如在营养土中适当增加磷、钾肥配比、适当提早播种、避免过晚追肥造成的后期徙长、选用抗寒性强的种源,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20.
杜仲栽培     
钱月华 《湖南林业》2004,(10):18-18
1 育苗地选择。 选向阳、土质疏松肥沃而又排农方便的土地做苗圃。深耕耙细,整平作畦,一般畦高13-20厘米,宽1-1.3米.长短视地形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