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建于1983年,为省级科研事业单位,198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种蜂场;200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蜜蜂品种资源场;2006年被中国养蜂学会命名为蜜蜂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2.
抽样调查了吉林省主要养蜂生产区西方蜜蜂的饲养现状及蜂种利用情况,探讨了吉林省西方蜜蜂的蜂种结构,对饲养规模、分布、生产性蜂种的类型及蜂种多样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讨论了目前吉林省蜜蜂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限制因素,为吉林省蜂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椴树蜂蜜呈浅琥珀色,素有“东山白蜜”之称,是纯天然原生态的营养佳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是我国蜜中上品。椴树蜂蜜作为吉林省的大宗蜂产品,对该省养蜂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将吉林省椴树蜂蜜营销策略作为切入点,阐述和分析当前吉林省椴树蜂蜜的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此做出营销策略分析,积极推荐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大豆联合攻关科研创新团队是以杂交大豆课题组为核心,联合大豆研究所、作物资源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洮南综合实验站、吉林吉科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兴农大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力量,通过遗传育种、耕作栽培、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5.
蜜蜂杂交种的选配是养蜂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吉林省本地意蜂混杂退化现象严重,表现出繁殖力和采集力下降,越冬蜂群势削弱率高等不利于饲养的低劣性状。养蜂生产中急需有一个比较能够高积累、低消耗的杂交种来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在延边养蜂科研协作组1976年以来蜜蜂杂交选育试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开始重新引进蜜蜂原种进行加工、选配新的杂交组合。选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蜜蜂越冬期长达5—6个月。在此期间即使蜜蜂群处于黑暗、低温、干燥和安静的环境里,也会有死蜜蜂出现。一般不满周岁的壮健新母蜂群,越冬死亡率只有2—3%;老龄蜂群,死亡率较高,如果搞好越冬管理,会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养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2014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  相似文献   

8.
养蜂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家庭养殖业。家庭养蜂的成败关键有三条,即一靠蜂群的品种和质量,二靠技术,三靠管理。要避免养蜂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养蜂生产获利,家庭养蜂首先必须选购蜂群,保证蜂群的质量。那么,家庭养蜂怎样才能选购好蜂群呢?1.养蜂规模由小到大初学养蜂者,不可一下  相似文献   

9.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日常养蜂生活中,不少养蜂人总会为每搬一次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转地养蜂的实践经验,避免了搬运中的损失。一、选择平衡天气转运转运养蜂,一旦在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给养蜂带来损失。因此,蜂箱转运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一段晴好天气开始转运。避开高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欧洲各国的养蜂中发现有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提出了世界养蜂行业必须要解决的诸多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提出了关于现代养蜂的问题:不适宜的环境下养蜂,对蜜蜂过多采蜜,人工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种性和抗病性降低,不正确的采蜜时间、方法、措施,使蜂产品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按蜜蜂的生态、自然养蜂,比如确保蜜源丰富,有大量和无污染的水源和蜜源的养蜂环境,由蜂群的轮流休息来强化蜂群,在无药剂污染的地区养蜂,开发附加值高的蜂产品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蜂场规模对苹果授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9年和2010年进行了20群蜂与50群蜂不同授粉距离蜜蜂对苹果树授粉效果的考察,结果表明,2009年苹果树为大年,20群蜂的最佳授粉半径为150m,50群蜂的最佳授粉半径为200m;2010年苹果树为小年且花期出现冻害,20群蜂与50群蜂的最佳授粉半径都相对扩大。因此,在实际放蜂为苹果树授粉时,蜂群大小的配置必须考虑到苹果树大小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蜂粮是工蜂将采集的花粉团贮存在巢房中,然后将花粉团咬碎、吐蜜湿润,经过2—3周发酵酿制而成。蜂粮是蜂群中大幼虫和幼龄蜜蜂发育必需的全价营养。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天然蜂粮营养价值高于蜂花粉,但是没有科学依据。为了科学评价蜂粮营养功效,以蜂花粉为对照,系统研究天然蜂粮对大鼠血脂、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设计生产的天然蜂粮生产器,利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白莲花期生产天然蜂粮和蜂花粉。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参照人每日推荐食用蜂花粉剂量,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均分别设置低剂量组(80 mg·kg -1)、中剂量组(40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0 mg·kg -1),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对照组。按标准方法造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再连续灌胃60 d天然蜂粮或蜂花粉后,测定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取血检测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蜂粮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液中TG、TC、LDL含量,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HDL-C含量,蜂花粉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液中TG与TC含量,说明蜂粮和蜂花粉均有良好的降低高脂血症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蜂粮、中剂量组蜂粮、高剂量组蜂粮以及低剂量组蜂花粉、中剂量组蜂花粉均能显著升高TNF-α含量,说明蜂粮和蜂花粉均具有增强免疫的效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蜂花粉高剂量组大鼠血液中SOD含量显著增加,3个蜂粮剂量组以及蜂花粉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SOD含量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蜂花粉高剂量组具有增强抗氧化能力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相比,6个试验组的GSH-Px、T-AOC以及MDA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与蜂花粉低剂量组和蜂花粉中剂量组相比,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升HDL-C含量;与3个蜂花粉剂量组相比,蜂粮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TNF-α含量。【结论】综合TG、TC、LDL、HDL-C以及TNF-α等指标,天然蜂粮的降血脂和增强免疫的功效要优于蜂花粉,天然蜂粮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丽  王红芳  胥保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1):4231-4238
【目的】研究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王与工蜂幼虫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合成与代谢的差异,为探索DNA甲基化与蜜蜂级型分化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890只1日龄雌性蜂幼虫,分别来自5群姐妹蜂王群。其中445只进行人工育王(89只/群);剩余445只培育成工蜂(89只/群)。取3、4、5日龄蜂王和工蜂幼虫,测定其体内SAM合成与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蜂王幼虫SAM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0.05);工蜂幼虫SAM含量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蜂王幼虫SAMS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梯度下降的趋势(P0.01),而工蜂幼虫SAMS表达随日龄变化不显著(P0.05);3日龄与4日龄时,蜂王幼虫SAMS表达量显著高于工蜂(P0.05),5日龄时,工蜂幼虫SAMS表达量显著高于蜂王(P0.05)。Dnmt1a与Dnmt3表达在两级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蜂王幼虫Dnmt1a表达随日龄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但其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工蜂幼虫Dnmt1a表达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其酶活性呈上升趋势(P0.01),其中3日龄与4日龄时,蜂王幼虫Dnmt1酶活性显著高于工蜂幼虫(P0.05),而5日龄时,工蜂幼虫Dnmt1酶活性显著高于蜂王幼虫(P0.05)。蜂王Dnmt3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工蜂幼虫Dnmt3表达随日龄增加变化不显著(P0.05);蜂王幼虫Dnmt3酶活性随日龄变化不显著(P0.05),工蜂幼虫Dnmt3酶活性随日龄变化显著(P0.05),但蜂王幼虫Dnmt3酶活性在3、4、5日龄均显著高于工蜂幼虫(P0.01)。【结论】3—5日龄意大利蜜蜂蜂王幼虫与工蜂幼虫体内活性甲基供体SAM的合成与代谢存在差异。在4日龄之前,蜂王幼虫SAM的合成比工蜂活跃,4日龄之后,工蜂幼虫的SAM合成与蜂王幼虫相近;在4日龄之前,SAM参与DNA维持甲基化的代谢过程,蜂王幼虫比工蜂活跃,4日龄之后,工蜂幼虫比蜂王幼虫活跃;在3—5日龄,SAM参与DNA从头甲基化的代谢活性,蜂王幼虫始终不低于工蜂幼虫。  相似文献   

14.
通过蜜蜂室外低温和室内保温越冬的对比试验,探讨蜂群在高寒地区室外低温越冬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室外低温越冬蜂群全期个体死亡量出现3次高峰期,比对照组全期个体死亡量高峰期增加一次,但总死亡量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借界头烟蚜茧蜂养殖及扩繁点提供的条件,在不同的繁蜂方式下用不同的烟蚜茧蜂蜂源对烟蚜的寄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传统单株繁蜂的方法接棚壁上的成蜂寄生效果和形成僵蚜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接僵蚜,再次是CK,而接烟株上的成蜂寄生效果最次,但形成僵蚜量却明显大于CK。而用高密度繁蜂的方法接僵蚜的寄生效果和形成僵蚜量效果显著,其次是接烟株上成蜂,高密度繁蜂在不同蜂源下的防效高于单株繁蜂。  相似文献   

16.
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贵州发展中蜂授粉项目进行分析,在总结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贵州发展中蜂授粉项目的建议:建立健全扶持和发展中蜂授粉项目的鼓励措施,建立长效的科普和技术培训机制,设立针对中蜂授粉项目的农业保险,完善中蜂授粉项目的标准化建设,拓宽中蜂授粉项目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7.
概述海南蜂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海南省发展蜂产业的优势及不足,提出发展建议并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无刺蜂是重要的热带植物传粉昆虫之一,为更好地利用野生无刺蜂进行授粉,对其生物学特征及过箱饲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野生无刺蜂可以在北方进行过箱饲养,同时对无刺蜂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从营养元素方面综述蜜蜂级型分化的研究进展,介绍蜂王浆中10-HDA、Royalactin,蜂粮中相关MicroRNA对蜜蜂级型分化的影响,并展望今后蜜蜂级型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传粉是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服务功能,而蜜蜂是传粉服务中最重要的传粉者。我国对野生蜜蜂传粉的研究文献较少。对丰度进行模拟可以更好地保护野生蜜蜂及其生境,节约其传粉成本,达到保护和利用野生蜜蜂资源的目的。通过运用InVEST模型传粉者丰度模块对崇明岛的野生蜜蜂丰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rc GIS技术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田周围有适当林地分布,且建设用地、水体和滩涂区域较少,野生蜜蜂的丰度会较高,得到较好的野生蜜蜂传粉服务;(2)崇明岛中西部地区农田野生蜜蜂丰度较高,应维持该区域的农田不受破坏,避免在该区域新建建筑和开发旅游区域,农田应种植需要昆虫授粉的作物;岛屿边缘和东部农田区域的野生蜜蜂丰度较低,应增加林地和花圃种植,同时控制人类活动区域以创造更适宜野生蜜蜂的生境;(3)应根据野生蜜蜂丰度格局对作物的播种方案制定长期的计划,将大面积种植的西瓜、柑橘等需要昆虫传粉服务的作物移至中西部野生蜜蜂丰度较高的区域,以充分利用和保护野生蜜蜂资源,而将传粉服务要求较低的短期作物移至野生蜜蜂丰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