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常用杀菌剂敏感性,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原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感茎点枯病芝麻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包括表型鉴定、分子鉴定以及芽期致病力鉴定)获得了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菌株M. phaseolina,然后对获得的M. phaseolina进行芝麻成株期致病性研究,并对感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再分离鉴定从而确定获得的真菌为M. phaseolina。芝麻茎点枯病原菌M. phaseolina的致病性鉴定方法采用受侵染牙签接种法,在芝麻茎杆内,M. phaseolina会导致维管束组织形成一个由上往下逐渐坏死的棕黑色条纹,随后开始呈放射性收缩并坏死并逐渐扩大;所有病原菌接种的茎杆上都出现大量的菌核。对所有接种病原菌的植株感病茎杆进行M. phaseolina再分离纯化。茎点枯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鉴定以及病原菌再分离结果都符合科赫法则,为芝麻茎点枯病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辉 《种子世界》2014,(4):51-51
<正>1大豆根腐病发生的症状和影响因素大豆根腐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病原菌侵染植株的根、茎、叶和部分豆荚,引起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萎和死亡。幼苗症状表现为点状,扩大后呈菱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病斑呈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严重时猝倒死亡。成株期植株受浸染后症状首先表现下部叶片变黄,随后上部叶片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近地面茎部病斑黑褐色,并可向上扩展延到l0~11节位,茎的皮层及髓变褐,中空易折断,根腐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软腐病。该病是夏季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高温高湿环境最易发生,且发病快。其病原菌多从根茎处侵染,开始受害处为暗绿色水浸状,迅速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腐烂部位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片迅速变黄。因此,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棚内湿度;该病原菌从移植及管理作业中产生的伤口、害虫食痕处或植株基部自然脱叶裂口伤口侵染为害。  相似文献   

5.
褐斑病 芍药褐斑病也称芍药红斑病,是芍药栽培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由牡丹枝孢霉菌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条以及落地的病残株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和雨水或风传播到刚萌发的新叶上。一般植株下部叶片最先感病,逐渐蔓延至整株叶片,感病叶片初期出现略圆形绿色针头状小斑点,  相似文献   

6.
樱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枝干流胶现象,其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种。生理性流胶:当植株受到霜冻、冰雹危害以及机械外伤或肥水管理不当引起的树势过弱等引起的流胶。病理性流胶:是一种子囊菌危害,属真菌性病害,子囊病原菌在枝条或已死的枝条或枝干上越冬,当条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孢子,孢子发芽适温28℃~32℃。分生孢子靠雨滴在植株之  相似文献   

7.
玉米瘤黑粉病,又名"乌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被病原菌侵染后,在各生育时期,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都能生出瘤状菌瘿,破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造成减产。此外,瘤黑粉病还能引起制种田死苗和空秆。  相似文献   

8.
罗伦隐球酵母对蒜薹采后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蒜薹为试材,研究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对引起蒜薹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交链孢霉菌(Alternaria Nee ex Wallr.)的生物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在PDB试管中,罗伦隐球酵母菌悬液和培养原液能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在蒜薹上,罗伦隐球酵母菌悬液和培养原液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越早接种拮抗菌,抑菌效果越好;适量的有机碳源和有机氮源可以促进罗伦隐球酵母的生长,提高其抑菌效果,而添加无机氮源会降低其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琳 《科学种养》2012,(11):31-32
卵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生物,包括疫霉、霜霉和腐霉等重要病原菌,由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发病迅速、传播快、为害重。许多卵菌病害是蔬菜常发性和流行性病害,如霜霉病、疫病、根腐病和猝倒病等。此类病害能通过土壤和种子进行传播,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湿度大小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决定因素。连续阴雨天气,田间积水,土壤过湿,植株有水滴等情况造成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另外,种植密度过高以及施用氮肥过多等均有利于卵菌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大蒜叶枯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从大蒜叶间开始逐渐向叶茎发展,病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斑初为苍白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灰褐色,呈椭圆形不规则状,病害严重时可造成蒜株全叶枯萎死亡。发生叶枯病的大蒜病害部位常伴有黑色霉状物,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土传病害的主要特点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种子萌动后到出苗乃至整个生育期均可以通过植株的根系进行侵染,可分为苗期病害、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苗期症状表现也归为苗期病害,因此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是玉米土传病害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百合基腐病又称枯萎病,是百合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百合的茎基部和鳞茎。基腐病发生时,百合球根基盘或鳞片上产生黑褐色的腐烂,并沿鳞片扩展,以致多片鳞片腐烂、脱落,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百合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时整个鳞茎腐烂,引起颈根腐烂,直至整株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正>1番茄病毒病1.1症状花叶型:叶片上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病斑,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片凹凸不平新叶变小,植株矮化。蕨叶型:上部叶片细长,形成蕨叶或线状,下部叶片卷曲,植株矮化。条斑型:茎叶果上均出现症状,表现为暗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种植的花生植株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我站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发现,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花生根腐病、茎腐病或根结线虫病发生加重,有的地块这两类病害混合发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后期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采用离体培养技术和辐射诱导突变发生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改良马铃薯栽培种。植株对病害的敏感性取决于植株组织是否含有相当高的病原菌的养分含量和生长繁殖必须的物质资源,因此,可通过植株中这类物质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由于棚室蔬菜的连年种植,致使在土壤中、架材上、棚室墙壁上都有大量的病原菌。使一些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重,尤其是土传病害.因此采取合理的棚室消毒技术,对减免棚室蔬菜病害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草果植株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筛选能有效抑制分离病原菌的杀菌剂,为草果病害化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培养,并通过形态学鉴定并结合ITS,TEF,ACT和GAPDH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7种杀菌剂对草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防治药剂筛选结果显示,对于禾谷镰刀菌,所选的7种杀菌剂中京彩的防治效果达到93%以上。对于胶孢炭疽菌,代森锰锌在田间推荐量区间内可以实现百分百防治。蓝楷、京彩、施灰乐低浓度时对胶孢炭疽菌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推荐京彩、施灰乐,代森锰锌和蓝楷作为云南省草果主要真菌病害的优选兼治药剂。  相似文献   

18.
小豆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豆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导致小豆大面积减产,质量和品质严重下降.我国小豆病害病原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利用分子技术鉴定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未见报道,导致小豆抗病育种进度缓慢,育成品种利用率较低.笔者将从国内外不同小豆种植区病害的种类、不同病害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及其变异趋势、抗病育...  相似文献   

19.
抗纹枯病、根腐病的转SN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N1是源于马铃薯的一种抗菌肽, 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是小麦的主要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SN1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5-SN1, 它受玉米泛素(ubiquitin)启动子的控制;采用基因枪法将pA25-SN1转化小麦推广品种扬麦18幼胚愈伤组织4 000块, 获得203株再生植株, 通过PCR检测出阳性植株55株, 转化率为1.38%。对转SN1基因小麦T0~T2代植株, 进行外源基因的PCR、Southern blot、RT-PCR、荧光定量RT-PCR(Q-RT-PCR)分析和小麦纹枯病菌与根腐病菌接种及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转入的SN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小麦的基因组中, 能够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转录与表达。SN1基因的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抗性, 其抗病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20.
<正> 瓜类土传病害主要包括枯萎病、疫痛、灰霉病、菌核病。当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种植制度发生的巨大变化,保护地温室大棚生产面积的增加,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类作物,助长了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生长和繁殖,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导致严重减产或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