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抗云斑天牛系列新品种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通过杂交和选择培育出来的良种。经5年生和2年生引种试验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在树高和胸径两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树高的广义遗传力高于胸径的广义遗传力,胸径的变异系数高于树高的变异系数,胸径的遗传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大于10%),抗云斑天牛系列新品种(34-17,34-135,34-314,34-301,34-286,34-297和37-33)生长优于当地主栽品种Ⅰ-69杨,34-188杨的生长接近Ⅰ-69杨。  相似文献   

2.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建德刨花楠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22株,采集优树种子育苗,在建德市建德林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6年生刨花楠优树子代林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2个生长性状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系数;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5个幼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6年生时其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51 m和4.83 cm,比母树林混种的树高和胸径分别高出14.18%和16.67%。  相似文献   

4.
粗皮桉种源/家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皮桉是生产锯材的潜力树种之一。对其进行了种源/家系早期选择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试验林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7.69m和7.08cm,保存率为75.08%,且各指标在种源和家系水平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的遗传力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2年生时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26.3%和22.8%,用指数选择法选出17861等8个种批(平均树高7.82-7.93m,平均胸径6.99-7.38cm)和211等15个家系(平均树高7.80-9.43m,平均胸径8.00-8.69cm)为推荐的潜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营造在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5年生杉木二代种子园家系子代试验林的树高、胸径2个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2生长性状在家系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有较高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系数;用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7个幼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家系,树高和胸径分别比试验对照大17.11%和25.73%。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年度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由60个自由授粉家系所建立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子代测定林开展了多年度持续观测,根据其2 a、4 a、6 a、17 a、20 a、22 a生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该林分的生长表现并估算了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参数。主要结果如下:湿地松子代测定林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14%~6.87%、3.87%~5.49%、10.12%~14.62%,年度变化趋势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0.46、0.21~0.38、0.25~0.40,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56~0.74、0.50~0.75、0.56~0.76。总体上生长性状在成熟期(17 a、20 a、22 a生)的遗传力大于在幼龄期(4 a、6 a生)的遗传力; 6 a生树高、胸径、材积与成熟期相同性状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57~0.74,成熟期树高、胸径、材积的年-年遗传相关系数为0.99~1.00。如果以22 a生材积作为目标性状,4 a生前根据树高,之后根据材积作早期选择,可期望获得较高的选择效益。  相似文献   

7.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宁安县省林科院所属的江山娇实验林场23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都存在较大的变异,9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5.5%、8.2%、18.0%;23年生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8.0%、38.9%.家系间变异幅度树高、胸径及材积分别为7.9%~14.2%、12.6%~21.9%、28.0%~45.2%.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间都存在显著差异,23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96、0.492、0.608,生长性状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通过对17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分析,筛选出了226、96、251三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龄枫香子代性状变异与家系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布设在安徽祁门县的首批84个枫香子代测定林,分析比较了9年生与3年生两个不同林龄胸径、树高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参数,并开展了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入选的家系名称、数量及名次出现较大差异,大部分家系胸径、树高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及遗传增益等参数估值,表现为随林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为枫香良种选育的适宜林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处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值。通过得出杉木各生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同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10.
以8年生闽楠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调查43个家系(含2个对照)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计算其遗传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表型变异系数,对家系进行初选。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和冠幅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都大于7. 5%,总体上优树子代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89. 04%、79. 20%和1. 19%,树高和胸径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冠幅受到较弱的遗传控制。树高、胸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3. 66%、12. 5%、0. 74%,树高和胸径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潜力,为选育优良家系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综合评价,选择了14个生长表现好的家系,平均树高6. 88 m,平均遗传增益14. 64%;平均胸径8. 88 cm,平均遗传增益为47. 83%。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华北落叶松高世代选育进程,扩大家系选择范围,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华北落叶松二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的20个家系及1个对照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变异系数、生长量及其遗传力、遗传增益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均值分别为:、1.13cm、2.06m和0.00029m3。各家系内材积、胸径的变异幅度较大,树高变异幅度较小,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38、0.19和0.09。在参试的21个家系中,平均胸径、树高、材积高于群体平均值的比例分别为:52.4%、47.6%和47.6%、;各家系胸径、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均较大程度高于对照,优势明显。综合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表现,最优家系分别为H15、H16、H10、H17、H18和H20,其中H15、H16和H10三个家系各项指标均位于前三;参试家系胸径遗传力为0.96,树高的遗传力为0.95,材积遗传力为0.94,胸径遗传力稍高于树高和材积遗传力。从21个家系内(包括对照)选出最好的6个家系,进行有性繁殖后代,胸径可获得12.80%的遗传增益,树高可获得7.11%的遗传增益、材积可获得27.15%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2.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3个省的58个毛红椿家系在安徽南陵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1.1%和28.8%,其变异比较丰富,树高、胸径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力。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对象,选择出10号、15号、19号、27号和39号等5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红松实生种子园建园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3 a生容器苗做定植材料效果好,结实量较裸根苗提高59.33%;陡坡立地条件母树生长最好,缓坡次之,平地最差;建园的232个家系中树高、胸径均为正选择的家系数为89个;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均高于5%、10%、15%的家系数分别为41个、12个、6个.优树树高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大于胸径遗传力,且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均小于家系遗传力;露水河、八家子和敦化三地种源树高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大于胸径遗传力,且树高和胸径单株遗传力均小于家系遗传力.露水河种源树高、胸径单株和家系遗传力均高于三地种源,树高、胸径单株遗传力分别高出20.0%和20.6%,树高、胸径家系遗传力分别高出10.64%和11.63%.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柳杉一代种子园5年生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子代林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1.64 cm,6. 75 m,0. 040 3 m3,2. 07 m,27个参试家系材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生长性状总体变异系数为材积胸径冠幅树高,家系内变异系数大于家系间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明,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冠幅差异不显著;柳杉半同胞子代林胸径、树高、材积、冠幅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为0. 41,0. 16,0. 36,0. 16,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 78,0. 60,0. 76,0. 33;各性状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6. 75%,0. 47%,11. 79%,0. 52%,现实增益分别为16. 47%,2. 92%,32. 76%,3. 27%,27个家系生长表现优异。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子代林生长变异规律,一代种子园管理、杂交育种、优良家系(无性系)评选,及下一代育种群体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宝英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11-13,18
以5年生36个杂种落叶松家系为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生长性状,估算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变异系数小于胸径,树高、胸径极显著相关(P<0.01),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家系1317、1324、1318、和1327为优良家系,树高平均增益为15.98%,胸径平均增益为29.4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15年生水曲柳自由授粉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用方差分析对树高和胸径进行了家系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估算了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水曲柳优树子代之间的遗传品质有显著差异,优树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89、0.644,优树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7、0.538.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选择强度,利用不同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7.
对巨桉与柳桉、邓恩桉22个组合杂种子代测定林适应性和生长性状、耐寒性状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表明,杂种桉子代成活率、保存率和耐寒指数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耐寒指数和树高受中等偏强遗传力控制,胸径、单株材积受中等偏弱遗传力控制;变异系数材积胸径树高。以7年生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4年生耐寒指数为选择指标,初选3个优良组合及10个优良单株杂种桉,优良组合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巨桉增长9. 76%~20. 41%,耐寒指数比对照柳桉高0. 31;优良单株耐寒指数均为5,平均单株材积0. 34947 m3,比对照平均值增长110. 31%。  相似文献   

18.
杨树抗云斑天牛纤维材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于1983年春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选出优良单株营造比较林,经5年生无性系比较林和9年生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出速生、抗虫和材质较好的纤维材无性系34-301和34-286。这两个新选出的无性系(34-301和34-286),在9年生时与对照I-69杨相比材积分别提高24.9%和16.6%,抗虫性明显提高(单株幼虫数分别为0.4和0.5,而I-69杨为5.38);与34-314相比材积分别提高16.7%和8.9%。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日本落叶松优树家系早期选择年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桓仁县大南沟林场12年生日本落叶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历年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优树家系不同年龄的家系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研究了不同年龄间遗传相关系数的变化;估算了早期选择效率。结果表明,树高的早期选择年龄为5年生,胸径的早期选择年龄为7年生,选择精度可达80%以上。早期选择的主要指标是胸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6年生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利用SAS软件相关模型,估算各林龄生长性状的种源方差分量、种源重复力、变异系数,了解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胸径的极差最大,6年生时胸径极差已达到13.5 cm,生长性状极差和标准差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历年树高和D3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01),D5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种源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1~0.66,遗传力随林龄的变化平稳,单株材积的遗传及表型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树高和胸径。火力楠种源生长性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变化显著,不同阶段所受的遗传控制基本相同。通过对火力楠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的分析,为火力楠下一步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