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表水资源脆弱性:概念、内涵及定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邹君  杨玉蓉  谢小立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2):132-135,145
总结了资源环境科学脆弱性研究领域、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水资源脆弱性研究比较薄弱,南方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尤甚。借鉴脆弱性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其脆弱性的内涵以及影响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2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构建了一个评价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多用途指标体系。最后,并给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地表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陕北能源基地地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化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发展和建设基地,这里交通适中,资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特殊表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使得资源尤其是地表水资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就地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化规划研究,通过对陕北能源基地地表水资源的分断分析,找出其优劣势,以此为据,建立优化规划模型,运用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方程进行仿真求解,得出地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西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宁市区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资源量补给不足,水环境不断恶化,水体污染日益加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系统保护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措施对地表水资源的调节是通过其对天然降水分配性质的改变而实现的 ,森林林冠截留的降水量约占降水量的 10 %~ 40 %。植物能通过改变降雨的分配性能 ,有效提高其对降水的涵蓄能力和对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坡地修梯田消除了产生水土流失的条件 ,蓄水池、旱井、水窑提高了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 ,淤地坝具有蓄洪水、削洪峰、拦泥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太原地区实行以水为中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能够协调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
陕北地区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对该地区水资源及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陕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利用现状.采用地表水资源量减去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和汛期下泄洪水量的方法,计算了陕北地区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总结了二者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它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很少,仅有1.6×109 m3,可利用率也只有40%,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地表水资源总量不变为前提,分析比较了水土开发项目实施前后的水土均衡状况,结果表明,世界银行项目的实施,可使和田绿洲耕地增加,盐碱化得到控制,生态逐渐恢复,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天水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降水资源、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集雨补灌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以及该区降雨年内分布不均、水分供需不平衡的基本特点,以集雨技术及工程设施为基础,通过有限补充灌溉方式,研究了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补灌水量和覆膜坐水技术带来的增产效果,并分析了集雨补灌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缺乏的旱作区结合不同的微灌方式(该文试验采用滴灌),在玉米需水关键期进行集雨补充灌溉,增产效果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表现出需水关键期有限水分供给的高效性。该研究为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地表水利用状况、地下水利用平衡两方面对武威绿洲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武威绿洲的水资源毛利用量中,地下水约占52%;净利用量中.地下水约占59%;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超过地表水;(2)地下水超采严重,平均每年超采约1.4亿m^3,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地下水漏斗;(3)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渠道渗漏和田间渗漏为主;(4)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利用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0.
收集沈阳地区水资源相关长序列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过去10 a与现阶段沈阳市地表水资源质量变化情况,以水功能区为主线,评价了2000—2009年沈阳市水资源质量总体状况,得出的相关结论为未来沈阳市地表水水资源管理以及水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从水资源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角度,选取18个指标建立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层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黄河流域及其15个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羊峡以上、湟水流域、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可再生性较强,北洛河流域、泾河流域可再生性最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灰岩区蓄水工程渗漏机理进行了科学分析,摸清了石灰岩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水力联系,经济合理地确定了防渗处理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并总结出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西藏阿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基于区内地下水资源形成环境条件的差异,本区地下水资源体系可分为南部河谷冲洪积层地下水系统和北部内流湖盆地下水系统。南部河谷冲洪积层储水条件较为优越、且补给水源充分,其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而北部内流湖盆地区多为湖相沉积、且受气象因素制约,水资源多以固体形式存在,因而地下水资源总体贫乏。最后根据区内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对区内地下水提出了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汾河运城段河流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汾河运城段2005—2009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新绛站监测断面和河津大桥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级别。结果表明,该河段COD,BOD5和氨氮这3项因子超标严重,且氨氮的污染指数最大,不能满足相应的水环境功能要求,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总体来看,须对汾河运城段的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加以严格控制。研究结果可为运城市地表水资源规划、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流控制站水量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水资源数量的评价.水资源数量评价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决定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的确定和资源优化配置,其与区域水文要素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为探求区域水资源分布规律,审查其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工作人员摸索出对地表水资源数量进行分析的几种图解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简捷、省时、一目了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简化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过程,减少公众对水质评价的认知难度。[方法] 应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SWQI),通过对陕西省地表水监测网2015—2019年1.83×105个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78.7%的样本SWQI指数落在2.5~8区间,点位最为密集;各水质类别中,SWQI指数各区间样本个数均近似正态分布或半正态分布。[结论] ①用统计方法得到SWQI定性评价Ⅰ—Ⅵ级阈值(≤3.5,≤5,≤6.5,≤8,≤10,>10);②分级阈值在断面、河流、区域3个层次上的验证显示了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使用SWQI指数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实现与现行评价办法的对接过渡。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位定点观测和地表、地下水水质分析显示,三江平原地下水位的升降主要受水田灌溉水量制约,生长期内水位显著下降。地下水资源理论上能满足目前水田耕作的需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水资源将会成为农业用水的制约因子。“旱改水”过程中造成了显著的地表水污染。针对当地现状提出了农业规划和布局应注意的问题及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壤磷素的过量流失会危害地表水资源。为了评价农田中磷素释放危险的高潜在性,美国学者提出了耕地磷素流失评价指标。反映了以谷类作物为主的种植体系下,考虑了在侵蚀、径流和亚表层排水等3种主要迁移机制下诸来源因子的多个方面,并估计了进入水体生态系统且转化为对其有效的磷量。当侵蚀危险高时,测得颗粒磷的流失大于可溶性磷的流失,且长期过程明显地大于短期过程。这种磷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交替选择磷素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以减少农田向地表水资源迁移的磷总量。  相似文献   

19.
地表水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水是重要的生产与生活用水,也是大气圈水分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地表水的使用价值。分析了地表受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与特征,地表水污染与地下水污染明显不同,具有显明性、易扩散和难逆转性。并提出地表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气候是形成和影响地表水资源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内陆寒区出山径流量的变化对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防汛抗旱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内陆高寒区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天然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假定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降水、气温,然后根据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趋势,设置气候情景方案,模拟计算不同情景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趋势,从而研究气候变化对寒区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