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百合品种“新铁炮”为材料,研究切花花瓣上部在衰老过程中,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糖类、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衰老过程中,百合切花花瓣上部含水量4d时开始迅速下降;丙二醛迅速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2.
杜凌  吴楠  董万鹏  吴洪娥  朱立 《种子》2016,(11):76-78
为了解淡黄花百合的高温抗性,对淡黄花百合幼苗进行35℃高温胁迫4,6,8,10d处理,测定高温对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水量、蛋白质、可溶性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幼苗在高温处理下,丙二醛含量逐渐降到最低,到第10天有所升高;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最后略有上升;含水量随高温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步升高后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非洲菊切花衰老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洲菊切花易弯茎品种Sondance衰老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及其相关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茎纤维素、原果胶含量在瓶插前期均有所增加,3天后迅速下降;瓶插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含量与原果胶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活性在瓶插1-5天均呈快速上升之后下降。细胞壁物质的分解以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快速上升是非洲菊切花弯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γ-氨基丁酸(GABA)预处理对鲜切花百合在失水胁迫下的影响,本研究以温室采收的百合‘黄天霸’为材料,用适宜浓度的GABA预处理切花后进行失水胁迫。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失水胁迫导致切花百合出现褐化、花瓣脱落,MDA含量升高;而经GABA预处理,在失水胁迫下能延迟切花褐化和脱落的时间,延缓衰老。经生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GABA不但能使MDA含量下降、TP含量升高,而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升高,其中SOD反应最为敏感,而POD活性增加最大,APX则一直保持较高的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了GABA预处理为延缓切花百合采后衰老、延长插瓶期提供了可能,并且暗示SOD、POD和APX在失水胁迫下延缓百合衰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大花菊“神马”为材料,利用不同保鲜剂配方对其在保鲜期长短和切花保鲜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号保鲜剂(去离子水+ 0.03%阿斯匹林+30g/L蔗糖)中切花的花期延长至30天;不同保鲜剂对保鲜过程叶片和花瓣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不同,叶片和花瓣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SOD变化趋势一致,丙二醛含量趋势不稳定,而叶片和花瓣POD同工酶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菊花切花过程各中保鲜剂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为菊花切花的长短距离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菊花切花的最佳保鲜剂,以大花菊‘神马’为材料,利用不同保鲜剂配方对其在保鲜期长短和切花保鲜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号保鲜剂(去离子水+0.03%阿斯匹林+30 g/L蔗糖)中切花的花期延长至30天;不同保鲜剂对保鲜过程叶片和花瓣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不同,叶片和花瓣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SOD变化趋势一致,丙二醛含量趋势不稳定,而叶片和花瓣POD同工酶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菊花切花过程各中保鲜剂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为菊花切花的长短距离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干燥过程中烟草花粉活力变化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品种‘K326’的新鲜花药为材料,分析花粉干燥过程中活力、含水量、内含物、抗氧化酶、MD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粉活力和含水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先较快下降,后趋于稳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再下降-稳定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总氨基酸含量先上升后趋于稳定,两者变化规律相反;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ATP酶活性先下降后趋于稳定;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缓慢下降;MDA含量缓慢升高。结果表明:含水量和ATP酶活性是影响花粉活力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这两个指标可以为烟草花粉干燥和贮藏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自然衰老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种植的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上三片功能叶为对象,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Fo和Fv/Fm在不同叶位的功能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OD、CAT活性在3片功能叶中都呈下降趋势,POD呈先上升后下降,且3种抗氧化酶都是在剑叶中活性最高.MDA和O2-含量在3片功能叶中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随着衰老的进程而逐渐降低,且剑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说明在两优培九衰老的早期,3片功能叶共同维持着水稻的光合产物向子粒中转运,而后期剑叶在进一步增加光合产物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瓶插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花开放和衰败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以黄兰不同开花阶段的花瓣为材料,瓶插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兰切枝单花平均瓶插寿命为8.5天。花朵开放和凋谢过程中,花瓣中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盛花期活性最强;POD活性在整个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开花前期逐渐升高,显色期后则快速下降。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是黄兰花衰败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脱落酸在牡丹切花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脱落酸(ABA)在牡丹切花衰老中的作用,为其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类似跃变型切花牡丹‘如花似玉’为试材,研究ABA和钨酸钠(ABA合成抑制剂)处理对其瓶插期间的开花指数、花径增大率、瓶插寿命、最佳观赏期、花瓣ABA含量和内源乙烯释放量等指标的影响,探讨ABA在牡丹切花衰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可以加快牡丹切花衰老进程,缩短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花瓣ABA含量与内源乙烯释放量显著正相关;花瓣ABA含量高峰始终出现在内源乙烯释放量高峰之前。所以,ABA可能以诱导乙烯大量合成的方式间接加速牡丹切花的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