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长期饲喂试验动物,无蓄积性毒害,亦无致癌或促发肿瘤作用。饲料中添加饲喂4%沙棘叶、8%沙棘果核渣或2%沙棘果肉渣,可显著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亦可部分替代豆粉或鱼粉,是畜禽比较理想价廉的添加饲料。该项研究为全面的综合利用沙棘资源,开拓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作为畜禽添加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毒理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提取液对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为50000mg/kg,属无毒物质。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长期饲喂小白鼠、雏鸡、绵羊等实验动物,通过对摄食、饮水、体重、临床表现、血液和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检查、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明安全可靠,无蓄积性毒害,亦无致癌或促发肿瘤作用;不影响动物繁殖,对胚胎亦无致畸作用;长期饲喂可促进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抗病力。  相似文献   

3.
沙棘又名酸刺、黑刺、醋柳,属胡颓子科沙棘属。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及西南20多个省(区)广泛分布,资源极其丰富。沙棘制品残渣含维生素C、维生素 B 族、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氨基酸、戊聚糖、蛋白质等,是家畜很好的饲料。为了探索沙棘果渣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于1988年3月—1989年7月在永寿县种羊场进行了沙棘果渣喂羊试验。试验选择健康无病、发育良好40—45日龄关中奶山羊公羔90只,随机分成3  相似文献   

4.
沙棘叶及沙棘制品残渣营养丰富,长期饲喂动物安全可靠无蓄积性毒害。对畜禽的生长,生产性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蛋黄胡萝卜素含量,并有降低胆固醇,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作用,是质优价廉的添加饲料。该研究为综合利用沙棘资源,开拓畜禽补充饲料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系野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果实圆球形,橙黄色或桔红色。沙棘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沙棘叶可炒制沙棘茶,色泽艳润,香高味醇;沙棘花也是很好的蜜源,还可提炼香精;沙棘果营养丰富,可制造各种保健饮料和保健食品;沙棘油是各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发酵沙棘果渣、沙棘籽渣、沙棘叶营养成分的变化,采用黑曲霉、木霉、毛霉、枯草芽孢杆菌、酒酵母5株常用发酵菌作为此次试验用菌,在35℃环境下,按照接种量5%,料水比80%的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并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沙棘果渣、沙棘叶经黑曲霉、木霉分别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均显著增加(P0.05);沙棘籽渣经黑曲霉、毛霉分别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显著提高(P0.05),经毛霉发酵后氨基酸总量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发酵,可以提高沙棘果渣、沙棘叶、沙棘籽渣的饲料价值,为沙棘果渣、沙棘叶、沙棘籽渣的饲料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4种沙棘属植物为材料,调查其在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的结瘤特点,研究弗兰克氏根瘤菌(Frankia)的特性。研究发现,同种沙棘在不同生境和同种生境不同季节,不同种的沙棘属植物在不同生境,以及同一生境不同季节的根瘤大小、形状、着生部位、颜色和结瘤率不同;植物分布海拔越高,瘤块和瘤瓣越小;4种沙棘中藏沙棘根瘤瘤瓣最大。根瘤经切片法分离培养后,从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生长的4种沙棘属植物中共得到纯培养菌株53株,不同宿主中的Frankia根瘤菌种类不同,同一宿主中也存在不同种类的Frankia根瘤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优质天然饲料资源,对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野生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柳叶沙棘(H. salicifolia)、云南沙棘(H. r. ssp. yunnanensis)、蒙古沙棘(H. r. ssp.mongolica)、中亚沙棘(H. r. ssp. turkestanica)、江孜沙棘(H. gyantsensis)、肋果沙棘(H. Neurocarpa)、西藏沙棘(H. tibetana)共8种(亚种)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矿物质元素)和无氮浸出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测试沙棘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很高,有直接饲用或开发为饲料的价值。结合目前人工种植情况,中国沙棘、中亚沙棘和蒙古沙棘为最适宜饲料资源,其次为江孜沙棘、云南沙棘。  相似文献   

9.
王文娟 《草业科学》2014,31(2):342-345
研究了不同树龄不同部位的青海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总三萜含量的差异。用超声提取作为沙棘总三萜的制备方法, 以熊果酸为对照品, 采用分光光度法作为沙棘总三萜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 不同树龄的沙棘、沙棘不同部位总三萜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 其中, 沙棘幼苗叶中总三萜含量最高。植株部位和树龄对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均有重要影响。青海沙棘幼苗叶对于总三萜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1蜂胶蒲公英酒的配制蜂胶250 g,用高度白酒500 mL浸泡半月以上,倒出过滤。用蒲公英(鲜)1000 g(可重复浸泡)和500 mL高度白酒浸泡半月以上过滤得蒲公英酒,蒲公英酒与蜂胶残渣浸泡后过滤。再用重新制作的蒲公英酒浸泡上一次过滤出的蜂胶残渣,再进行过滤。后又用蒲公英酒浸泡再次过滤出的蜂胶残渣,几次滤出的液体混合备用,颜色为金黄色,具有苦、涩、麻之味。  相似文献   

11.
苏联学者关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在兽医上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沙棘果实及其制剂对动物有机体具有良好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对消化器官有良好影响;对生理系统有促进作用;具有抗菌作用;对动物疾病有防治作用。沙棘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一、沙棘果实制剂的制备 (一) 沙棘原汁 1千克沙棘冻果通过压榨可获得570~600毫升汁液。所获得的汁液经过石棉滤油器过滤,将脂肪物质滤去。沙棘原汁呈透明的浅黄色,并具有独特的香味。含糖2.41%、酸2.74%和果胶0.09%。新鲜汁液的维生素C含量达500~600毫克%,而维生素C中的含量则为145.3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沙棘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TFH)研究其对AA肉鸡在热应激状态下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公雏)240羽,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Ⅰ组为空白组,添加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5%、0.05%、0.10%的沙棘叶总黄酮。在第22d开始热应激试验,温度为(36±2)℃,持续1周。试验结果表明:适温和高温下,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影响不显著(P>0.05);高温下添加沙棘叶总黄酮组胰岛素和皮质醇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可显著提高高温下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的相对指数(P<0.05),提高适温下脾脏和法氏囊的相对指数(P<0.05),但对适温下胸腺相对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高温时溶菌酶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适温时添加沙棘叶总黄酮组的补体C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4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温时补体C3和C4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沙棘叶总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肉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免疫功能,从而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荔枝加工副产物的青贮工艺,设置了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以荔枝渣为原料,设置对照组(A),添加10%玉米粉组(B),每组3个重复,密封厌氧青贮40 d,在青贮前后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第2阶段根据青贮原料的不同分为3个试验组:G组,以果皮、果核为原料;C组,以果皮、果核、次果为原料;Y组,以次果、果皮、果核、玉米粉为原料,青贮40 d后取样对其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物质含量、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第1阶段,B组青贮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均高于A组;B组青贮后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高于A组,而粗纤维含量低于A组。第2阶段,3组青贮品质优良,感官评定等级均为一级。其中,Y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比值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研究表明,荔枝加工副产物是一种良好的青贮原料,而使用玉米粉可改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选用180只健康无疾病、体重相近的20日龄三黄肉仔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和试验组1、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2分别饲喂基础日粮+3%沙棘叶、基础日粮+0.05%沙棘叶黄酮,旨在研究沙棘叶和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沙棘叶和0.05%沙棘叶黄酮较对照组都能提高肉鸡的日增重,但沙棘叶组效果不显著(P0.05),沙棘叶黄酮组的增重效果显著(P0.05);添加3%沙棘叶组、0.05%沙棘叶黄酮组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头脚率(P0.05),其余屠宰性能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3%沙棘叶和0.05%沙棘叶黄酮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选用健康的1日龄AA肉鸡(公)2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025%沙棘叶总黄酮组、基础日粮+0.05%沙棘叶总黄酮组及基础日粮+0.1%沙棘叶总黄酮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9d。在49d时采集检测样本。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沙棘叶总黄酮显著提高了磷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281;P=0.0014),胫骨重量、长度和胫骨单位重量(P=0.0028;P=0.0350;P=0.0016)以及胫骨磷含量和灰分含量(P=0.0374;P=0.0423)。结果提示,沙棘叶总黄酮可提高饲料中钙磷的利用率,利于胫骨钙和磷的沉积,促进胫骨的发育和骨骼强度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骨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眼里,果核是品尝鲜果后的弃物,但有一些小小的果核如桃核、杏核、橄榄核等,一旦到了微雕师的手中,就会化腐朽为神奇——这种出神入化的技艺,就是被誉为"鬼工"的核雕.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水煮和提取处理对中草药干物质消化率和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影响,揭示提取过程对营养价值影响的作用机理,对于客观评定中草药提取残渣的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尼龙袋试验分别测定黄芪、麦芽和甘草3种原料及其经水煮和提取处理后产物的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并分别估算其主要养分在瘤胃的有效降解率(effective degradability,ED);采用移动尼龙袋试验分别测定3种原料及其经水煮和提取处理后产物瘤胃未降解干物质(nondegradable dry matte,UDM)和未降解蛋白质(nondegradable protein,UDP)的小肠消化率(intestinal digestibility,Idg),在此基础上分别估算其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DM)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intestinal digestible crude protein,IDCP)含量。结果表明:1)3种中草药经水煮和提取处理后产物的EDDM(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dry matter)和EDCP(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crude protein)均分别显著低于其未处理原料(P<0.05),但EDNDF(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NDF)和EDADF(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ADF)均分别显著高于其未处理原料(P<0.05);2)3种中草药经水煮和提取处理后产物的IdgUDM(intestinal digestibility of UDM)和IdgUDP(intestinal digestibility of UDP)均显著高于其未处理原料(P<0.05);3)水煮处理显著提高了3种中草药处理后产物的DDM(P<0.05),显著提高了麦芽处理后产物的IDCP和IDCP/CP,提取处理显著提高了麦芽提取残渣的DDM、IDCP和IDCP/CP(P<0.05),显著降低了甘草提取残渣的IDCP和IDCP/CP和黄芪的IDCP(P<0.05)。在无特殊需求时完全没有必要对饲料进行水煮处理;麦芽提取残渣具有作为优质精饲料的营养潜力;黄芪和甘草提取残渣具有作为优质粗饲料的营养潜力。  相似文献   

18.
沙棘根瘤菌对沙棘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L.)又称醋柳、酸刺,是胡颓子科(Elaeagnacaae)沙棘属(Hippoph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生长范围广的植物。因沙棘植株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贫瘠等多种优良的生物学性状,以及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等多种经济和生态价值,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开发树种。沙棘有如此多的优良生物学性状,根部能够结瘤固氮是关键因素,因此对沙棘根瘤菌的研究可为促进沙棘的  相似文献   

19.
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实,具有十分重要的食用、药用价值。现将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藻酸丙二醇酯(PGA)2种稳定剂配合使用,从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以酸性果料沙棘汁为添加料,探讨搅拌型沙棘酸凝乳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为此类酸凝乳的研制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及设备新鲜牛乳,由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农牧场提供;白砂糖,符合GB317-84标准;CMC-Na、PGA,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通辽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沙棘,购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电热恒温培…  相似文献   

20.
利用TDP茎流测量系统和自动气象站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液流动态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沙棘茎干液流速率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为07:50,09:10左右达到峰值,峰值大小为292.07~340.27 g·h-1;夜间有明显的液流活动。2)沙棘茎干液流与其基径相关,基径10.5、8.3和7.5cm的沙棘日累计液流量分别为16 593.26、14 907.08和14 101.83 g。3)沙棘白天液流动态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相似。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表明,对沙棘植株茎干液流速率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子为太阳总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和10 cm处土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