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猪猝死症又叫猪魏氏梭菌病。猪魏氏梭菌可出现在人畜粪便、土壤、水和尘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对畜牧业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家畜猝死症与该菌有关,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一般发生于育肥猪、  相似文献   

2.
成训妍 《新农村》2004,(8):16-16
猪魏氏梭菌猝死症又称猪红肠病,是由A、C、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猪肠毒血症。1.发病症状该病一般无先兆症状,呈突然死亡。也可见部分病猪死前狂躁不安,共济失调,叫声嘶哑,腹部膨胀,呼吸困难,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肌肉颤抖,四肢划动,肌肤苍白,角弓反张,于1∽3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3.
猪魏氏梭菌病又称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梭菌性肠炎和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有的无明显的前期症状常突然死亡,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却极高,一般成年猪很少发生。本文介绍了一起种母猪魏氏梭菌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帆 《当代农业》2014,(13):43-43
魏氏梭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每年都有大量猪因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一、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39℃,精神沉郁,一般在出生后15天发病,主要以腹泻为主,粪便呈深绿色或褐色,并伴有特殊恶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尾部皮毛被污染。传播迅速,一窝猪在1周内可死完。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8日,永顺县灵溪镇猛岗村七组村民报告疫情,欧阳圣云等五户饲养的7头大肥猪突然发病死亡5头,笔者询问了一些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卧地不能站立、呼吸急促、口流白沫、全身肌肉颤抖、死亡快。结合疾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情况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魏氏梭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6.
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发病十分迅速、病程较短且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致病原因复杂,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牛突然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收益和养牛业的发展。吉林省白城市某大型奶牛场14头奶牛突然猝死,死亡牛只抽搐休克、角弓反张、共济失调,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确诊病死牛为魏氏梭菌感染,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治疗建议,有效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即使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兔场也有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其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以及含有本菌的土壤、饲料、蔬菜、污水、人畜肠道内以及粪便都常含有。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兔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5年4月。我县近郊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兔突然发病、死亡.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等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造成大量死亡,经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6,(7)
正2014年8月,重庆市渝北区某肉牛场,一天之内有5头肉牛突然发病死亡,经频死症状、病理剖解及实验室检测综合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在肠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迅速采取措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一年来没有再发生该病,现将防控情况报告如下。该肉牛场存栏86头,其中犊牛32头,育成牛54头,养殖场采用拴养方式饲养,精料是饲料生产厂家直接供应,按不同生长阶段供给,粗料为青贮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9.
家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乳后至成年的家兔.该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排出灰褐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7年10月至12月,我处接诊了40余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确诊为魏氏梭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李氏杆菌病是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季。我场自1987年以来,该病时有发生。1990年8月突然发病10头,治愈2头,经病原学诊断为李氏杆菌病。l 发病经过与临床症状 1990年8月中旬,突然10头猪发病。病猪皆为膘情较好的青年猪。多为夜间发病。同圈内最多发病3头。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后肢麻痹。走路不稳或拖着两肢爬行。体温41℃~42℃。随后倒地抽搐,角弓反张,四肢游离,空嚼,流唾液。耳尖、颈下呈紫红色。对声音和各种刺激很敏感。流鼻血,血液呈暗紫色,腹部膨胀。  相似文献   

11.
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常给獭兔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1发病情况2009年11月下旬,抚顺县某养殖獭兔农户,饲养的120只獭兔突然发病,经询问畜主得知兔群未进行过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经笔者和同事的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用药3d后病情好转,又对症治疗5d全群治愈,从发病到治愈共死亡45只。  相似文献   

12.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主要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由于肾脏软化如泥,所以又称为软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临床症状2013年6月,建平县铁南街道某养羊户饲养的以放牧为主的绵羊,发生以腹泻为特征的疫病,突然发病,1天之内死亡7只,发病的羊只膘情较好,均在4~12月龄之间。病羊呈腹痛症状,奔跑或卧地,临死  相似文献   

13.
正1 1~3日龄1.1仔猪红痢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通过病猪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C型魏氏梭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随母猪粪便排出后,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垫料、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当1~3日龄仔猪吮吸母乳或吞入污染物后感染。发病急骤,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临床症状即快速死亡,急性病例见红褐色血性粪便,腥臭,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魏氏梭菌引起犊牛死亡,其致病机制是该菌在某种应激条件下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魏氏梭菌在动物肠道内"爆炸性"的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毒血症和重要组织器官损害与衰竭,致使动物死亡。本文分析和总结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病因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以40~6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很少发病,往往是窝中长势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大的猪先发病,且病程短,传播迅速。1.2症状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死亡,甚至不见任何症状,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眼睑、颈部、肛门及全身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16.
1发生及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早春、晚秋、寒潮侵袭等天气骤变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5天。经典的猪流感以生长—育肥猪突然出现临诊症状为特征,在第1头病猪出现后,几乎所有易感猪在一夜之间开始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42℃、鼻和眼流出粘性分泌物,猪群呈明显病态,常卧地不起、有时跛行,发病率可达100%。如不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极少出现死亡,多数死亡是由于发生巴氏杆菌、支原体、链球菌等感染。病猪一般经5~7天即可完全康复,怀孕母猪感染该病可引起死胎和弱仔…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精河县托里乡四物场有一群320只的羔羊相继发病,发病25只,已经死亡6只,症状完全相同,通过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结果为羔羊痢疾。该病属急性毒血症,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以B型魏氏梭菌,病羔羊大批死亡,其死亡率达50%,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B型魏氏梭菌是土壤常在菌,羔羊通过吃母羊的奶时被其粪便污染的乳头或饲养员的手,进入到羔羊的消化道内感染,也可通过脐带或外伤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感染引发的,是一种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兔拉黑褐色稀粪,且一旦发病基本上治不好,尤以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较高。一、病因青饲料短缺,饲料粗纤维含量低,突然更换饲料,长期饲喂高蛋白精料,长期饲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诱发此病。二、临床症状该病常突然发生,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急性下痢,粪便呈水样,污褐色,有特殊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后期兔体严重脱水,消瘦;出现症状后多在12~48小时死亡,少数病兔可拖至1周或更长时间,但最终死亡。三、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9.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某养羊户,存养黑山羊73只,2000年11月上旬,有18只母羊产羔32只,其中有7只羔羊发病死亡。发病初期精神萎顿,不想吃奶,不久即下痢,粪便恶臭,后期带血,成为血便,病羊虚弱,卧地不起,于1天~2天死亡。个别羔羊表现为腹涨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羔羊呈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最终昏迷。体…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份,我镇某猪场发生了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迫促,关节肿胀,跛行,运动障碍,耳尖、胸腹侧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斑点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死亡快。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的链球菌病。一、发病情况该户已有4年养猪历史,从未发生过重大疫情。2005年7月11号从邻镇村庄购入108头11公斤刚断奶仔猪。购回仔猪适应一周后,分别注射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副伤寒疫苗。饲养二个多月,生长良好,体重平均50公斤。但9月26号上午,突然有7头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呼吸迫促,精神萎靡,跛行以及出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