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主要野生苹果砧木种子解除休眠对低温的需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龙秀琴 《种子》2003,(3):8-9
为给苹果砧木种子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对几种野生苹果砧木的种子进行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试验。结果表明:在3℃的低温条件下,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Rehd.)和三叶海棠(Malus sieboldii Rehd.)的多数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时数为1200h以上,丽江山定子(Malus rockii Rehd.)需要1560h以上。不同地区野生状况下的三叶海棠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时数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野生郁金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其中单花郁金香在内蒙古有分布,其余都分布在新疆。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馆藏的野生郁金香的标本和野外考察,昭苏境内分布的野生郁金香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全疆之最。昭苏县野生郁金香品种占新疆郁金香的1/3(新疆分布12个种,其中昭苏县分布有4个种),分别为伊犁郁金香、天山郁金香、垂蕾郁金香和异叶郁金香,其中伊犁郁金香面积达数十万亩。  相似文献   

3.
聂小霞  康晓珊  陆婷  李伟  李峰  熊琦 《种子》2016,(12):70-73
为研究伊犁郁金香(Tulipa ili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根据伊犁郁金香在自然环境中先经历夏季高温,再渡过严寒的冬季之后再萌发的特点,探讨夏季室温储藏、冬季低温贮藏的时间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及赤霉素(GA3)对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5/2℃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较为理想的萌发条件;新鲜伊犁郁金香种子在5℃条件下贮藏15d或在室温下储藏30d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800 mg/L的GA3对新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低温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种子的休眠类型为胚后熟引起的休眠,而种皮的机械阻碍作用也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随着气温回升,新疆伊犁河谷南部昭苏大草原的野生郁金香进入盛花期。一望无际的金色郁金香与天山、草原形成独特绝美的风光。昭苏野生郁金香主要分布在喀夏加尔镇、巴勒克苏草原、喀尔坎特草原、喀拉苏草原及特克斯河湿地沿岸等地,拥有世界现存面积最大的野生郁金香资源,是世界野生郁金香发源地之一,被誉为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休眠及解除过程糖类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了解葡萄休眠期糖类物质变化与休眠的关系,以离体1年生‘巨峰’葡萄枝条为试材进行水培,监测葡萄休眠过程糖类物质变化。通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在1月6日休眠达到最深,2月5日解除休眠;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休眠加深而升高,解除休眠后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及蔗糖下降;蔗糖含量随着休眠的加深而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升高;纤维素在整个休眠中及解除后变化不明显;果糖与葡萄糖在各器官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芽、韧皮部、木质部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两两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滇牡丹种子休眠解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解除和不同根长、温度及GA3浓度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滇牡丹种子用4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4 h后在15℃温度下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较好;根长大于3 cm的生根种子用2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 h后在20℃温度下最有利于滇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低温处理虽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但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野生苋种子休眠特性及发芽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崔聪淑  卢新雄  陈辉  王鸿凤 《种子》2001,25(2):55-56,75
对3种野生苋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采收野生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在常温条件下,反枝苋(A.retroflexusL.)、凹头苋(A.lividus L.)、刺苋(AspinosusL.)种子的休眠期分别为11个月、28个月和18个月;种皮透水不完全、种子含有发芽抑制物质ABA是造成野生苋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改变发芽条件,采用变浊20℃/35℃,可使野生苋种子解除休眠而顺利发芽;低温(-18℃)贮存可使野生苋种子休眠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郁金香属于在22℃的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再经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解除休眠,在茎得到充分生长后才能开花的鳞茎植物。低温处理前,还要在一定的过度温度下处理,使鳞茎内的花得到充分的发育。在一些国家或地区,郁金香在自然条件下可获得足够的低温,至春天长到一定高度后开花,无须人工低温处理。但有研究表明,若在正常冬天之前的较早阶段低温处理鳞茎,可使其提早开花。于是种球商为了使鳞茎适应不同的栽培地区和栽培目的,对其做了不同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人们常听说的5℃郁金香球、9℃郁金香球以及未经处理的郁金香球(常温球)。 5℃球是干鳞茎在5℃或2℃的低温贮藏室内处理后  相似文献   

9.
以呼伦贝尔野生赤芍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打破赤芍种子上下胚轴休,探讨沙藏环境、化学试剂浸泡、种子大小对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以及根长、赤霉素浸种时间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破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适沙藏环境为温度20℃,沙子含水量16.5%种子单粒重量低于0.067 g时赤芍种子生根率显著下降.根...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蔬菜种子的休眠及其解除方法.解除休眠的方法大体可分物理解除、化学解除和综合解除3类.干燥后熟、层积、变温和其它一些物理处理,激素和其它化学物质溶液浸泡均可解除一些植物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1.
休眠性是影响花生种子出苗、贮藏及商品品质的重要性状,寻求适宜的休眠破除方法对于深入了解花生的休眠特性以及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高油酸花生品系‘DF33’为材料,在25℃的培养箱中,每天一次发芽试验,统计7天的发芽率,直至休眠完全解除。研究了其休眠动态、吸水规律及休眠破除方法,结果发现‘DF33’的休眠期为60天左右;休眠的解除表现为渐进过程;种子发芽期间的吸水速率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不同破除休眠的处理方法均对‘DF33’休眠的解除具有一定的作用,而50 mg/L乙烯利和40℃低温连续干燥3天以上的处理效果最佳,且胚根伸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具有休眠特性,郁金香种球夏秋收获后,需通过休眠才能生长、开花,自然花期一般为3~4月。为适应春节市场的需求,必须进行催花处理。催花的关键是采取人为措施,打破种球休眠。最有  相似文献   

13.
概述郁金香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开花夏季休眠,休眠后的种球能忍受长期的干旱和寒冷气候。性喜凉爽、湿润、向阳、背风的环境,同时又有很强的耐低温性(冬季能耐-35℃的低温)。早春气温升至5℃时地上部分开始生长,整个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8℃-25℃。郁金香的自然生长发育分两个阶段,夏季气温达到25℃-30℃时,郁金香的地上部分枯黄,进入休眠期,鳞茎内部开始进行茎、叶、花芽和根等器官的分化,气温降至19℃-24℃鳞茎内部的各个器官已完成分化;鳞茎开始生根。随着气温的下降,水分充足时,根系开始萌动。13℃-15℃是根系发育的最…  相似文献   

14.
亚洲百合鳞茎休眠过程中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亚洲百合(白天使,普瑞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及不同时间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效应和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最适需冷量,结果表明:亚洲百合打破休眠的最有效温度为5℃,15℃以上对打破休眠无效,仅白天使对-2℃低温有一定感应, 对于0℃、10℃低温,白天使经0℃处理打破休眠效率高于10℃,普瑞头则与之相反;两种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最适需冷量分别为:白天使,1200C.U,普瑞头,840C.U。  相似文献   

15.
对棉花种子解除休眠前后发芽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收获后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休眠是种子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种子休眠的解除一般分为人工和自动 2种方法.前者通常采用 40℃高温来解除,后者则是种子收获后经过一段时间由其自然解除.本文通过对棉花种子用 2种方法解除休眠前后发芽率的比较和分析,试图找出种子解除休眠前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为种子的贮藏、加工、检验和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测定了马铃薯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的酶活性,用q RT-PCR方法检测了马铃薯St NOXs基因在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St NOX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可能结构和功能。情况表明:马铃薯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NOX酶活性呈升-降-升-降的动态变化过程;q RT-PCR情况显示St NOX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NOX酶活性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94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106 004.79,等电点为8.76。研究情况为进一步阐明St NOX基因家族在马铃薯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郁金香耐寒性强,适合进行冬季促成栽培,一般选5℃种球进行春节开花促成栽培。 郁金香的促成栽培,即通过对种球的变温处理,打破花原基和叶原基的休眠,消除抑制花芽萌发的因素,促进花芽分化,再通过人为增温、补光等措施,使郁金香在非自然花期开花。  相似文献   

18.
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花楸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花楸新采收种子和2~5℃下密封贮藏2年的陈种子为材料,在10种低温层积时间和6种发芽温度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新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层积时间(120 d)比陈种子(105 d)长,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在5~25℃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发芽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早,超过25℃种子产生二次休眠;5℃和10℃发芽温度下解除休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高,但发芽较晚。  相似文献   

19.
15%石灰氮催芽后巨峰葡萄芽内激素以及有机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石灰氮对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进行催芽试验,对休眠解除过程中芽体内源激素和有机物质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ABA含量降低IAA含量升高,冬芽逐渐解除休眠而最终萌发;在药剂处理后淀粉酶活性加强,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供的速度加快,蛋白质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最后诱导大部分的芽都能萌发。该试验进一步证明了GA3、ZRI、AA和ABA含量可能是引起巨峰葡萄休眠的关键原因,而ABA含量水平则应该是引起巨峰葡萄冬芽休眠的最关键因素。ABA含量低则有利于冬芽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20.
以当年采收的芡实种子为材料,采用低温处理、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不同的方法,探索芡实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均不能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说明芡实种子在脱离母体后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后熟,其休眠是一种后熟休眠,低温处理可以促进其后熟休眠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