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12月12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的岗位专家及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和病虫草  相似文献   

2.
从2月4~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获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作为该体系建设的依托单位之一,获得了土壤与水土保持的创新工作岗位(团队),该所黄道友研究员被聘为首期(2008—2012)土壤与水土保持的岗位科学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属2007年底启动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之一,由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直属大学和省属大学以及省、地(市)级农科院(所)等31个单位组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2008—2020年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发表论文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和Excel等分析工具,以可视化的方式对发文数量、文献来源、学科分布、研究层次、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等8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在促进多元主体职能分工、加强科研与产业热点结合、促进麻类学科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强化依托单位支撑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麻类学科发展态势,以期为加强麻类体系建设和促进麻类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对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并总结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研究分析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的积极作用,阐述了我国麻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内部机制及制度建设、加强成果推广、强化与地方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对推动体系建设和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升我国麻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这一体系是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内容之一,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麻产品为单元,以麻产业为主线,建设起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标志着麻类科研有了名正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科学》2011,(7):F0004-F0004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隶属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湖南省事业性植保专业科研机构。现有在职职工60人,其中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7人,硕士23人。挂靠的国家级平台主要有: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病害综合防控科学家岗位、农业部益阳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  相似文献   

7.
彭瑛 《湖南农业科学》2010,(12):46-47,53
分析了麻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麻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了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以达到提升麻类科技创新团队水平,推动麻类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麻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麻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了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以达到提升麻类科技创新团队水平,推动麻类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关凤芝 1955年1月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书记,国家麻类改良中心哈尔滨亚麻分中心主任,黑龙江省亚麻育种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亚麻首席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育种岗位专家和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宁夏农牧厅主办,彭阳县人民政府、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全国苜蓿小型机械收获加工现场会于2012年5月29日下午在宁夏彭阳县召开。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杨林,全国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宁夏农牧厅巡视员马明,宁夏农林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19-20日,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安玉麟研究员,在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陈炳东及团队成员陪同下,对兰州综合试验站及民勤等示范县向日葵新品  相似文献   

12.
关凤芝     
<正>1955年1月生,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书记,国家麻类改良中心哈尔滨亚麻分中心主任,黑龙江省亚麻育种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亚麻首席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育种岗位专家和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麻业科学》和《黑龙江农业科学》编委,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  相似文献   

13.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1):100-10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坚持开展剑麻新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并获得了重要成果,成为我国剑麻的科研中心。2008年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剑麻育种团队作为唯一入选的剑麻研究团队进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列,  相似文献   

14.
"369高产创建工程"是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的高产要求,是促使我国麻类科研人员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苎麻,促进我国麻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简述了浏阳苎麻高产示范基地对中苎1号实施"369高产创建工程"的相关情况,讨论了我国苎麻产业中间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表明:中苎1号全年纤维产量达到345.5 kg/667 m~2,干麻叶产量达560.9 kg/667m~2,干麻骨产量达1 095.8 kg/667 m~2,完成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369高产创建工程"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5.
12月22日,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剑麻育种基地在南亚所建成。该基地总面积8hm2,主要开展剑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以及种苗繁育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林县承担着2011~2015年农业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19-07B项目,项目主要任务是试验示范工业大麻高产高效轻简模式化栽培技术及适应机械化收获脱叶技术,以降低麻类生产劳动强度和成本,提升植麻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推广适宜我县种植的脱毒大麻,取缔传统有毒大麻品种的种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石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安排在长湖镇试验示范种植300亩,长湖镇人民政府专  相似文献   

17.
麻类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0多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麻类产品年产值达100多亿元.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麻类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业内入士关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确立的50个体系之一。目前该体系设置育种与菌种繁育、病虫害防控研究、栽培与设施、加工、产业经济5个功能研究室,21个岗位科学家,20个综合试验站,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金霞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为农业部2008年确立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27~2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科学家邓干然研究员率团队成员,联合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有限公司,在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平垌村,开展木薯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与示范。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广西木薯研究所李军研究员,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种茎繁育岗位科学家、广西农业科学院申章佑副研究员等以及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喜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带领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系YN171,含油量达到64.8%,比我国一般品种含油量(41%左右)提高了55%以上,再次刷新世界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