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引言草是草食家畜赖以生存和生产畜产品的物质基础。在高寒牧区、天然牧草是构成这一物质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天然草场状况如何,在颇大程度上决定着放牧家畜生产性能及放牧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牲畜增多,草场退化,使得天然草场牧草贮量不平衡问题为人们所重视,解决的措施相继被提出,主要有:划区轮牧,提高牧场利用效率;调整季节牧场,扩大冬春牧场面积;以草定畜,防止载牧量过重,屠宰当年幼畜,减少越冬存栏数;建立饲草饲料基地,解决冬春缺草问题等。这些措施大都着眼于畜草矛盾在数量上的表现,解决牲畜吃饱问题。但畜草矛盾表现在牧草质量上的全面论述尚少,也未被人们所重视。然而,一定畜种的生产力发挥不仅依赖于牧草的数量,而  相似文献   

2.
<正> 牧草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生产畜产品的原材料。它通过畜体加工就能转化成为人类经济建设需要的皮、毛、乳、肉等。因此畜牧业生产对牧草的要求不仅数量要满足,而且质量也要好才能保证牧业生产的发展。但川西北牧区牲畜靠天然草场终年放牧饲养,牧草供应就不能达到这一基本要求,供与求发生矛盾,限制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例如某县1975年制订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五年规划中提出:到1980年全县牲畜总头数要求突破百万大关。时间已过去两年,牲畜总头  相似文献   

3.
在畜牧业中,草原是基础,是饲草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草原与牲畜(即草、畜)之间的关系,对于连续、高效地获得畜产品,即从草原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以草定畜”,就是根据在一定利用强度下的草原所能生产的饲草和其他可利用饲料的质、数量来确定饲养牲畜头数(即适宜载畜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把牲畜的发展限制在草原所能承担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以来,巴彦他拉苏木党委阳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分析草畜供求矛盾,以及当前存在或即将发生的问题,能正确处理"草与畜""数与质"的辩证关系,认识到,饲草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有了牧草的第一性生产,才能有畜牧业的第二性生产。所以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从第一性生产——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入手,狠抓第二性生产——牲畜数量和质量;坚持草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泽库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在近几年畜牧业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入手,提出泽库县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建议是:灭治草地鼠虫害,彻底根除鼠虫危害,治理退化草地,缓解畜草矛盾;加快草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加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畜产品产出能力,加强防灾保畜工作,减少牲畜损亡率。  相似文献   

6.
<正> 畜牧业生产是个变草为畜产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过程,天然草场是牲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查清天然草场资源的分布规律,草场类型与特征,草场资源的数量与载畜能力,牧草产量与营养成分等,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规划,科学地指导草原生产和建设,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981年同仁县区划队草场组对全县资源作了调查,本文  相似文献   

7.
牧草是牲畜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畜牧业的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直接受牧草的数量和质量制约.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畜草比例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一些简要的议论,在简述退化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遵循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主张有效地加速治理退化草地,摒弃“头数畜牧业”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倡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针对长期严重超载过牧引起草地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植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提出治理退化草地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人工饲草基地与饲料加工基地的建立,为牲畜提供所需的营养,解决西藏现有草畜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收集野生牧草草籽,驯化野生牧草,更新人工草地,延长人工草地寿命,加强人工草地抗逆性,同时合理治理退化草地,因地制宜,以草定畜,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商品化,抓住加入WTO给我区草地畜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 以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的畜牧业叫草地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经营的对象是草地和牲畜,其最终产品是乳、肉、毛、皮等畜产品。草地畜牧业经历两个生产过程:一是植物生产过程,即牧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叫第一性生产(或叫初级生产);二是动物生产过程,即牲畜将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叫第二性生产(或叫次级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草的经济效益,敢汉旗大力推广种草,走“草喂畜,茬养地,粪肥田”的路子,为畜牧业提供廉价蛋白质和青绿多汁饲料。改善饲料结构,牲畜饲养量增多,饲料转化率提高,畜产品成本降低,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草的经济效益,敖汉旗大力推广种草,走“草喂畜,茬养地,粪肥田”的路子,为畜牧业提供廉价蛋白质和青绿多汁饲料。改善饲料结构,牲畜饲养量增多,饲料转化率提高,畜产品成本降低,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 光叶紫花苕是近年来凉山州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利用其冬春生长,耐寒耐旱,营养丰富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牲畜冬春缺草矛盾,发展了畜牧业生产。种植光叶紫花苕能提高草食畜出栏率,节约饲料粮用量,还  相似文献   

13.
饲草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目前,我国草地资源因过度毁林、毁草、开荒,天然草地面积逐年减少,现有的草地也因过度放牧,草地牧草质量降低,优良牧草在草地中的比例下降,自然更新困难,草地严重超载和管理不当而严重退化,载畜能力下降.因此,南方地区草食家畜的发展,仅仅依靠天然的草山草坡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冬春季节,由于天然牧草枯竭,造成长期以来夏秋季节牲畜增膘、冬春季节牲畜掉膘的规律性变化的现象.草食家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制约着农民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缓解畜草矛盾,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畜产品产出能力,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 为什么要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 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饲料量,与在草原上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动态平衡。目前,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上,草畜矛盾日趋突出,所需饲草饲料短缺,不仅放牧场超载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而且牧区仍没有完全摆脱牲畜夏饱、秋肥、冬乏、春死的状况。为了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草原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通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畜牧业已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不失时机地加快畜牧业发展,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其关键环节主要有三个,即“草、种、病”。饲草饲料能解决牲畜温饱和营养需要,是生产的基础;牲畜品种关系到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是生产的关键;疫病防治则关系到畜禽能否健康生产,是生产的保障,三者都不可偏缺。随着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不断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给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17.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草原畜牧业作为以草为生产基础,饲料和繁育牲畜而取得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当地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草原畜牧业收入是牧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草原退化沙化、品种改良问题等。本文中以锡林郭勒盟为例,分析草原畜牧业经营中产生的委托受委托行为和家畜的借用借出行为,解析当前形势下草原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据有关方面预测,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增加。因此,畜牧业饲料用粮不足的状况一时也难以根本好转。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节粮型畜牧业呢?节粮型畜牧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发展草食家畜。诚然,草食家畜能够利用草料,替代部分粮食,但不能因此而得出饲养草食家畜不需要粮食的结论。科学已经证明,要想获得合理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即使草食家畜也要饲喂一定量的粮食。否则,生长期延长,有存栏生畜,无上市商品。饲养“长命畜”,就效益与对饲料资源的消耗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世界上许多肉用牛羊畜产品高的国家,大都以大量饲喂粮食为特征。仅极少数例外,然而这些国家的牧草资源,决非我国所能比拟。节粮型畜牧业,要求以等量的粮食,生产更多的畜产品,或者说,生产等量的畜产品,耗费较少的粮食。不光追求少用粮,还  相似文献   

19.
光叶紫花苕养羊好处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叶紫花苕养羊好处多四川省普格县畜牧局(615300)凌新康1种草养羊好处多牧草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凉山地区由于地处高寒,冬季气温低,牧草枯萎,草料不足,加上青绿饲料缺乏,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为解决畜草矛盾,1981年凉山开始引种、试种牧草和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矛盾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