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 ,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 ,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  相似文献   

2.
立地     
最近美国出版了“森林生态学”一书(1980年第三版)。作者是Stephenh.Spurr和Burtonv.Barnes。我们摘译了书中第二部分“立地”一章。内容包括:森林生产力的直接测定、树高用于立地测定、立地指数曲线、种间比较、植被作为立地质量的指示者、种群和指示系列、利用生境类型进行立地分类、作为立地测定标准的环境因子以及立地分类的多因子方法、多因子方法在美洲和欧洲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黄土高原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选取优势树种(组)、海拔、坡度和坡向作为分类因子,利用ArcGIS,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56 672个空间基本单元,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7种景观要素类型,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中、小和巨大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91.91%。栎类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优势度相对较低,表明景观异质性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浙江七百秧城市森林公园植被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抚育改造、补植改造、人工造林等阔叶林发展措施与手段,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使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0.0%提高到80.9%。植被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明显丰富,森林景观的四季景象富于变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安全稳定,森林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显著提高。最后对植物规格选择与后期植物管理也作了相关说明与建议,为其它同类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规划和山体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公园植物美景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植物景观的实地调查,选取53张样点相片,应用美景度评价方法对其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生活型构成、绿色比、色彩数量、色泽4个因子对景观的影响较大;经对4个因子进行景观要素类目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生活型构成对植物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而充足的绿色(绿色比1/3)、鲜亮的植被色泽也有较大的贡献。提出了福州公园植物配置建议和有关植物美景度评价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景观生态应用需要一种适当的植被分类系统来对植被状况进行尽可能详细描述。这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通用的、基本的要求,常常会基于几个不同植被分类系统的植被详细清单和描述性信息,目的是合理描述植被用于景观设计的环境清单,从而提升场地环境的美学体验、优化空间结构、增强人的活动体验和控制场地边界。【方法】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是根据Marsh提出的"五层次分类系统"原则,综合了林奈植物分类系统、形态结构分类系统和生态分类系统等方法进行的整理,包括植被整体结构、优势植物类型、植物大小和密度、植被生长的场所、栖息地和重要植物种类等5个层次。【结果】以湖北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将滨江公园长度为5.6 km的带状绿地分成A~F6个样地,运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方法,从侧重园林景观用途的应用层面来探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在城市滨江带景观生态应用中的适应性。滨江公园带状绿地带共计70科132属175种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和藤本三者之比约为3:2: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3:2。主要的观花植物的观赏时间基本涵盖四季,色相与季相变化丰富;但各样地分段存在植物配置较单一、垂直结构失调和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结论】提出景观生态应用策略:1)结合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进行植被描述与分类,提升整体绿地景观质量;2)调整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使群落生态特性匹配相应的配植形式;3)营造滨江带绿道景观空间序列,彰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阐明了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没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规划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条件。介绍了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体现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设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初步规划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境质量评价及分类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质量评价分类的意义 生境条件是由众多环境因子组成,它是影响或决定一个地段森林类型及其生产力和生境因子总和,包括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植被和生物因子等。然而这些因子又是地质史、自然地理、大区气候和演替发展的函数。在这个复杂的总体中,各生境因子互相制约,相互联系,对森林类型的形成,林木生长发育和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尽管如此,但也是具有局部的同一性,某些微小变化只能导致林木生长效果微小差别,不足以引起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合平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4):163-165,188
分析漓江流域森林植被的景观生态问题,探讨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的技术和途径,包括源头森林植被景观、农田森林景观和河岸森林景观可能的规划措施和方法,指出地带性植被景观的恢复是漓江流域风景区的森林恢复唯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森林资源、森林生态因子、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和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资源,对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矿山废弃地是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和植物景观重塑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邵阳市隆回县农业产业园区中的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及植物景观建设的情况。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设计手段,主要从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恢复、植物景观恢复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为当前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提供具有可实践性的参考,使得废弃地生态经济价值提升,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地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重庆市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等现状基础上,基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城市森林创建目标,将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等四个功能区,并提出了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划分体系和金佛山森林公园原始森林、次生植被、人工植物等不同景观规划及其管理经营规划。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南部林业重点市句容为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松材线虫、杨树桑天牛、竹蝗、樟巢螟4种森林病虫害空间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法生态位模型,对4种森林病虫害的潜在生境进行空间分析及预测.研究表明:研究区森林病虫害潜在生境与地形、植被、土壤、人为干扰等生态环境因子密切相关;4种森林病虫害的MaxEnt模型诊断价值均达到中等...  相似文献   

15.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6.
山地阴阳坡生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隔个坡、差不多”。丘陵山地因受坡向的影响,往往一坡之隔,其光、热、水等气候生态因子差异明显,因而构成了二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阴阳坡生境,这两种生境的差异直接影响森林植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山废弃地表土层破坏、重金属污染严重、植物生长环境极度恶劣,如不进行人工植被恢复难以在短时间内生长植物和形成植被生态系统的现状。采取人工技术措施干涉,加快植物定居生长和植被恢复,使其尽快形成植物群落,恢复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戴云山南坡10个海拔梯度的样地调查,分析了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戴云山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85.56%,不同生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高位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生活型分布状况表明戴云山南坡地带植被以森林植被占优势。生活型的海拔梯度格局:高位芽生活型物种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生活型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呈双峰型,1年生植物随海拔的升高从减少到增加的变化趋势,地面芽生活型物种在整个海拔梯度内呈非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京西山林区防火道路裸露边坡立地条件的分析,结合西山林区植被特点,制定了固土护坡、植物群落生境恢复、生态修复及植物景观提升3个阶段性恢复计划。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再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选择北京西山林区的乡土植物,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景观效果,建立能够稳定发挥生态作用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榆树花园山森林公园所属的自然区系、植被景观以及森林植物景观资源,阐述了该景观资源具有突出的北方景观特色,在吉林省中北部地区是不可多得的,极具开发潜力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