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川西北高原地区大致包括四川省西北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7°26′—104°27′和北纬27°57′—34°21′之间,土地面积共约23万多平方公里。本文即以两州为工作范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小金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南端,地理位置为北纬30°35′—31°14′、东经102°01′—102°58′,海拔2160米——6250米。全县总土地面积8256000亩,其中天然草场面积约36500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3.6%。在天然草场植被中,还有约为十分之一的干热河谷灌丛植被。这些干热河谷植被在该县发展畜牧业生产和该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 松潘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羌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2°38′—104°15′,北纬32°06′—33°09′。全县东西长149公里,南北宽113公里,幅员面积8608.37平方公里。人口60636人,是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内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海拔1080—5588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龙山县八面山草场位于该县西南角,介于东经109°13′35″—109°17′40″,北纬28°49′10″—28°59′45″间,海拔900—1400米,年均气温10.3℃,年降水1703.2毫米,无霜期245天。当地饲养的猪为土种黑猪,群众平时有在天然草地上放牧猪的习惯。自1983年起,八面山草场被列入中央农业部在湘、鄂、黔三省进行的“南方草山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6团农场是一个农牧结合农场,位于塔城专区额敏县北的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半荒漠半干旱地带,东径83°30′39″—83°46′58″,北纬46°42′27″—47°4′40″。年平均气温4.8—6.6℃,年平均降水量318.9mm,无霜期为129天。1989年播种面积22万亩,以小麦、油菜为主。天然放牧场17万亩,其中平原草场植被以蒿属为主,还有针茅、角  相似文献   

6.
化隆县是青海省东部八个农业县之一,全县土地面积428.74万亩,其中天然草场327.7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6.44%。1985年,我们对该县的天然草场及其它饲草饲料资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对草场资源特点及今后利用有了初步认识。一、自然条件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谷地,南临黄河,北靠拉脊山,地处东经101°39′52″—102°42′53″, 北纬35°49′00″—  相似文献   

7.
浅谈富裕县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实现良性循环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草场生态概况 富裕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东北部,位于东经124°0′24″~125°2′06″、北纬47°18′24″~48°1′48″,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490.5mm,无霜期130天左右。 特定的生态环境使富裕县的草场形成了以草甸草原类和沼泽草甸类草场为主,草本沼泽类和灌木草丛类为辅的草场类型,草甸草原类和沼泽草甸类草场占全县草场可利用面积的97.96%,草  相似文献   

8.
若尔盖高原沼泽草地环境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若尔盖高原是指以若尔盖县为中心,包括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等县。位于北纬32°20′~34°05′,东经102°00′~103°30′之间。是一个稳定性较强的若尔盖板块和较为完整的断陷盆地。全区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泥炭沼泽面积为4038平方公里,泥炭沼泽率为22.40%。它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1980—1981年我们对巴中县草山草坡资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一、自然概况巴中县地处秦巴山地南麓,位于东径106°21′—107°7′,北纬31°30′—32°4′之间。据县气象站资料,年均温17.1℃,七月  相似文献   

10.
<正> 四川盆地边缘的草山草坡是我省黄牛、水牛、山羊生产的重要基地。如何利用好草山草坡,对发展草食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南江县的情况对草山草坡的放牧利用作如下探讨。一、基本情况南江县在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位于川陕两省交界的米苍山南麓,地理位置在东经106°30′—107°11′,北纬30°50′—32°45′。年平均温度16.3℃,极端最高气温39.5℃,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北纬31°39′—39°11′,东经89°25′—103°04′),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一般海拔高度在2500—50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境内地势高峻,山脉绵亘,河流纵横,自然风貌雄伟瑰丽,动植物资源丰富奇特。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汉、藏、回、土、蒙古等民族,自古以来一直经营着独具特色的高原畜牧业。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场(占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滩羊是我国著名的裘皮羊品种,主要分布于北纬35°30′—40°20′东经140—180°的广大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区,历来依靠天然草场群牧饲养。由于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四季饲养水平极端不平衡的制约,滩羊在繁殖性能上表现为晚熟晚育,母羊周岁体重仅相当于成年体重的55%左右,一岁半甚至到两岁半才能发情配种。成年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理位置介于东径98°54′~101°22′,北纬35°46′~37°10′之间,东西长221.5km,南北宽155.4km,总面积为17 252.27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37%。共和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0.7~0.3℃之间,平均年降水量200~400mm〔1〕。共和县拥有天然草场面积12 821.64km2,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12 094.79km2〔2〕,占天然草场面积的94.33%。天然草场多以温性草原类草场和高寒草甸类草场为主,兼有高寒草原类草场、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场、低平地草甸类…  相似文献   

14.
1986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在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128°30′—129°24′E,46°29′—47°06′N)实习期间,采得2号鼩鼱标本,经鉴定为水鼦鼱(Neomys fodiens Pennant,1771),系黑龙江省首次记录。据黑龙江省兽类志(1986)记录,鼩鼱科2属、  相似文献   

15.
阿坝县天然草场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阿坝县地处阿坝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西北与甘肃省和青海省为界,东北与若尔盖县相邻,东与红原县毗连,南与马尔康、壤塘两县接壤。地理座标约跨北纬32°18′—33°37′,东经101°01′—102°35′。整个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达5119米,最低海拔2936米。该县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通常只分冷季和暖季(10月至次年4月为冷季,5月至9月为暖季),冷季寒  相似文献   

16.
<正> 巫溪县红池坝畜牧场,1960年开始养殖甘孜藏系绵羊,1972年引种甘肃新疆细毛羊,1986年底存栏新藏杂种羊361只,1987年以来,先后从新疆、内蒙共引进新疆细毛羊2150只。1990年底存栏绵羊3765只,其中新疆细毛羊2700只。笔者从1987年开始对该场绵羊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观测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一、牧地自然生态简况红池坝畜牧场地处大巴山东段南侧,地处东经103°53′~109°11′,北纬对31°30′~30°41′;海拔1780~2530米;年均气温7~11.5℃,月均最低-6.8℃,月均最高17.4℃;年降水量1756~2338毫  相似文献   

17.
福安县处在闽东北,位于东经119°23′至119°52′,北纬26°41′至27°24′之间,北与浙江交界,南临海,境内地貌复杂,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8%,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夏长冬短,光热充足,季风明显,雨量集中。境内有天然草场42万多亩,饲草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冬枯植物,枯草期3—5个月,农作物以稻薯为主,每逢秋收,大量薯藤薯叶吃不完,如不妥善贮存,势必造成饲料浪费。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青贮法,我们加以总结,改进贮存工艺,提高青贮效果,进一步推广青贮料,从单纯的薯藤发展  相似文献   

18.
米仓山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陕、甘、川三省交会的主要山脉(E.105°30′—108°30′×N.32°—33°)。米仓山地区的两栖动物尚未见报导。笔者从1982年5月14日—10月12日,在米仓山地区的宁强、镇巴、南郑等县调查,共捕获两栖类标本300余号,分隶于15种(亚种)、  相似文献   

19.
青海,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北纬31°39′—39°11′,东经89°25′—103°04′),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一般海拔高度在2500—50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境内地势高峻,山脉绵亘,河流纵横,自然风貌雄伟瑰丽,动植物资源丰富奇特。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汉、藏、回、土、蒙古等民族,自古以来一直经营着独具特色的高原畜牧业。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场(占总面积的56.13%),有号称“高原之舟”的牦牛,有以生产“西宁毛”而著称的藏羊,有敏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处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全区土地面积11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5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88万平方公里、林地17.6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各族人民经过多年的生产劳动,逐步形成了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等3种主要经济类型区。农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