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在农养舍饲和不改变基础日粮的条件下,肉兔日粮中添加硫酸钠育肥,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试验Ⅱ组添加0.2%,试验Ⅲ组添加0.3%,只饲喂基础日粮的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27.1土3.4,28.4土2.7和26.2土2.8g,均明显(P<0.05)高于日增重23.2±3.1g的对照组。但3个试验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3个试验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2%、29.7%和12.7%。以添加0.2%的试验Ⅱ组育肥效果最好,添加0.3%的试验Ⅲ组育肥效果较差,且随添加量的增加育肥效果趋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猪日粮中有机铬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的180头断奶仔猪和240头生长猪均被分成6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仔猪试验组每千克饲料分别添加25毫克、50毫克、75毫克、100毫克、125毫克的有机铬,饲养39天;生长猪试验组每千克饲料分别添加50毫克、100毫克、150毫克、200毫克、250毫克的有机铬,饲养72天。结果表明:饲喂含有机铬日粮的断奶仔猪,增重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200毫克/千克有机铬日粮的生长猪,增重最高,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2.75%,饲料效率改善19.19%。根据这个结果,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200毫克/千克有机铬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肉兔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精油(CEO)对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清免疫、抗氧化性能和兔肉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复方精油在肉兔日粮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240只(公母各半)35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子。对照组:基础日粮,CEO 150组:基础日粮+150 mg/kg CEO,CEO 300组:基础日粮+300 mg/kg CEO,CEO 450组:基础日粮+450 mg/kg CEO,CEO 600组:基础日粮+600 mg/kg CEO。预饲期5 d,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果表明:(1)复方精油组全期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精油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4、15~28、43~56 d以及试验全期的采食量(P <0.05);精油组与对照组相比全期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P=0.06)。(2)试验组胴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 <0.1),随精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P=0.06);但添加复方精油对全净堂率和半净堂率影响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4.
双低菜粕在肉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1次饲养试验和1次代谢试验来探讨双低菜粕在肉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用肉仔鸡500羽,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在保持各组日粮营养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第2、3、4、5试验组用“华双3号”双低菜粕等氮替代第1组(对照组)日粮中的豆粕,试验前期(1~3周)的替代比例分别为25.0%、37.5%、50.0%、62.5%,后期(4~6周)分别为37.5%、50.0%、62.5%、75.0%。并分别于21日龄、42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各组的表观代谢能和氮沉积率。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第3组的平均体增重极显著高于第1、5组(P<0.01),显著高于第2组(P<0.05)。饲料利用率第3组最好,第1组最差。在试验后期,各组平均体增重差异不明显。从全期来看,第3组的体增重显著的高于第1组(P<0.05)。各组间表观代谢能和氮沉积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日粮中不同青贮用量对中卫山羊瘤胃pH值变化规律的影响,探讨和确定中卫山羊适宜的青贮添加量,为生产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于科学利用青贮,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高产奶牛(305天产奶量大于7000千克)日粮中使用9千克苜蓿干草并采用合理的日粮配方可以使产奶量提高到9000千克以上,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我国目前“秸秆 精料”饲养方式导致的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实现奶牛饲养方式向“苜蓿干草 玉米青贮 精料”模式即“苜蓿型奶牛业”的改变。在这种模式下,高产奶牛305天产奶量可提高到  相似文献   

7.
肉用鹧鸪分三个阶段饲养 ,每阶段设粗蛋白、维生素二因子各 3个水平进行 3× 3交叉分组试验。结果表明 :第一阶段是同一蛋白水平条件下不同维生素添加量的各组之间无多少差异 ;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维生素添加量为 1x的 3组好于 1组和 2组 ,6组好于 4组和 5组 ,9组好于 7组和 8组 ,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 ,鹧鸪饲料的维生素添加量为正常肉鸡用量即可 ,没有必要添加到正常肉鸡用量的 2~ 3倍。  相似文献   

8.
鲜啤酒糟在肥育猪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英 《饲料工业》2000,21(9):34-35
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鲜啤酒糟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30kg~6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25%的鲜啤酒糟最适宜;在60kg~11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40%的鲜啤酒糟最适宜,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和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不同菌剂添加量对牧草青贮料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牧草为青贮原料,在青贮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就菌剂添加量设计了3个处理,分别为(0.25g/kg、0.50g/kg、1.00g/kg)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天然牧草青贮料之间有机酸的组成成分含量以及对有机酸的影响,为研究青贮饲料发酵特性和评价青贮饲料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天然牧草青贮后乳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在菌剂添加量为0.50g/kg时达到最大值,乳酸的含量为63.74mmol/g,乙酸为30.08mmol/g、丙酸为36.54,mmol/g,而丁酸的含量则降低到0mmol/g。  相似文献   

10.
对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和苜蓿+无芒雀麦+冰草的混播草地牧草采用凋萎青贮技术进行混合青贮,以单独凋萎青贮新疆大叶苜蓿设为对照,分析各处理青贮材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乳酸、丙酸和氨态氮的变化,比较其混合青贮技术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苜蓿混合凋萎青贮无论从青贮感官指标,还是从青贮料的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含量,其表现比单独凋萎青贮效果好。在混合凋萎青贮处理的两个组合中,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混合青贮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甜高粱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都能显著改善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able carbohydrate,WSC)和硝酸盐含量因添加甲酸而显著升高(P0.05),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和干物质保存率(dry matter recovery,DMR)(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甜高粱饲草与葡萄籽饲喂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和血常规,为甜高粱饲草和葡萄籽安全高效的饲喂绵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的小尾寒羊28只(17.30±1.20) k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饲喂甜高粱青贮+精补料(SN组)、甜高粱青贮+6%葡萄籽精补料(SY组)、甜高粱干草+精补料(DN组)、甜高粱干草+6%葡萄籽精补料(DY组)。分别在饲养试验的第1、30、60和100天晨饲前称重;第20、50和100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测定血常规。结果表明:甜高粱饲草与葡萄籽的添加对小尾寒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但SY组比DN组平均日增重增加30%以上,终体重增加15.4%。葡萄籽的添加对小尾寒羊血液生理参数影响不显著(P>0.05)。甜高粱青贮组(SN+SY)小尾寒羊红细胞数目(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高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5)。甜高粱青贮组(SN+SY)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低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1)。试验第20和100天甜高粱青贮组(SN+SY)小尾寒羊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甜高粱干草组(DN+DY)(P<0.05)。试验动物血液生理参数均在安全生产范围内,但饲喂甜高粱青贮对小尾寒羊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指标更有利,且甜高粱青贮和葡萄籽结合饲喂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有改善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青贮饲料必不可少,其中玉米青贮需求量最大.甜高粱具有适应能力强、生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即使在土地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利用完善的甜高粱青贮加工技术,推动其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减少人畜争粮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甜高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青贮全株玉米与青贮全株甜高粱饲喂肉羊效果,本试验将40只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Ⅰ组为青贮玉米组,试验Ⅱ组为青贮甜高粱组。结果表明:饲喂青贮甜高粱组羊只的采食量比青贮玉米组提高了13.25%,平均体重稍高于青贮全株玉米组羊只(P>0.05);饲喂青贮甜高梁组羊只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饲喂青贮全株玉米组羊只(P<0.05),且试验Ⅱ组比试验Ⅰ组日增重提高了13.9%,增重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甜高粱青贮有氧暴露的稳定性及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甜高粱青贮饲料,本研究以高糖甜高粱青贮(HSS)、低糖甜高粱青贮(LSS)和玉米青贮(MZS)为材料,研究了在有氧暴露0、5、10、15、20和25 d时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pH、温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有氧暴露前期(0~5 d),与LSS和MZS比较,HSS具有较低的pH值,较高的乳酸菌含量和较高的温度;在有氧暴露的后期(15~25 d),HSS酵母菌、霉菌和好氧菌数量均显著大于LSS和MZS (P<0.05),LSS的温度和pH值显著低于HSS和MZS(P<0.05);在整个有氧过程中,WSC含量在HSS中最高,干物质含量在LSS中最高(P<0.05)。可见,在有氧暴露环境下,LSS有氧稳定性最好,酵母菌、霉菌和好氧细菌数量增加最少;HSS有氧稳定性最差,酵母菌、霉菌和好氧细菌数量增加最多;MZS有氧稳定性和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居中。本研究结果提示,HSS在有氧暴露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二次发酵,因此,有必要在青贮中使用添加剂,以保证HSS在使用过程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方法]为了对比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与甜高粱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开展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组奶牛日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试验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照组饲喂等量的甜高粱青贮饲料,试验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多3.27 kg,效果显著,平均每日每头均增加纯收入10.5元,经济效益显著。[结论]这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奶牛效果优于甜高粱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青贮(sweet sorghum silage, SS)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plant corn silage, CS)对肉羊前胃微生态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4月龄杜泊母羊[(33.40±1.68) kg]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喂甜高粱青贮(SS组)和玉米青贮(CS组),单栏饲喂并自由饮水。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在正试期测定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正试期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食糜和组织样品,对前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表达量、上皮颜色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1)CS组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SS组(P<0.05)。2)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育肥肉羊90 d后,对前胃的pH值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网胃内容物中,SS组肉羊氨氮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CS组肉羊丁酸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SS组肉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3)SS组肉羊瘤胃内短普雷沃氏菌、栖普雷沃氏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S组(P<0.05)。4)饲粮处理显著影响前胃颜色,CS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比SS组深(P<0.05)。5)SS组肉羊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CS组(P<0.05),饲喂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对肉羊网胃黏膜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CS组肉羊的瓣胃黏膜上皮厚度显著高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和饲用玉米青贮相比,饲用甜高粱青贮肉羊的采食量较低,且这两种青贮料饲喂对肉羊的微生态有影响,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前胃内纤维分解菌的表达量以及瘤胃乳头宽度等指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且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较浅,角质化程度低,有利于肉羊的胃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处理对两种甜高粱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对甜高粱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率进行评定.结果 表明,青贮前,巨能甜高粱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大龙甜高粱(P<0.05),非蛋白氮(NPN)、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silage fermentation and protein degradation of alfalfa prepared with corn or sweet sorghum (SS) at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ensi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in degradation of alfalfa prepared with and without corn or SS at mixing ratios of 7:3, 1:1, and 3:7 on a fresh matter (FM) basis were studied. The alfalfa had the highest crude protein (CP) content and lactate buffering capacity (LBC), but lower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 (WSC) content than corn and SS. After 60 days of ensiling, the corn and SS silages had good quality, with lower pH and ammonia‐N content, and higher dry matter (DM) content than the alfalfa silages. In the alfalfa and corn mixture silages, the DM contents linear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orn, while the pH, non‐protein N (NPN), ammonia‐N, and peptide‐N contents linearly decreased. In the alfalfa and SS mixture silages, the DM and NPN contents linear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S, while the pH, lactic acid, and ammonia‐N contents linearly decreas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lfalfa silage prepared with corn has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inhibiting protein degradation than addition of SS.  相似文献   

20.
[目的]饲喂青贮甜高粱与玉米秸秆对肉牛增重的效果研究,选择11月龄、体重280Kg 的西门塔尔公牛20头进行饲喂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0.98 kg、1.4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多增重0.47 kg,提高47.96%;净收益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9.78元。[结论]表明:青贮甜高粱饲喂育肥肉牛增重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