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农六师102团近53a(1958~2012)逐年2~5月气温、气压资料,分析研究了其与终霜期的关系,筛选出与终霜期密切相关的3项气象要素,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方程,并使用各项历史资料进行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使用该预报方程预测终霜期效果较好,准确率较高,拟合率可达79%。由于各地天气复杂多变,对终霜期的预测需在预报方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终霜期的周期变化特点,并结合当年1~4月各项气温实况资料来进行预测,方能取得良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临朐县1998~2013年的杏花花期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杏花开花早晚与气温的相关性,并对杏花花期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临朐县杏花始花期与2月中旬的平均最高气温及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2月11日~3月10日的最高气温累积值关系最为密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杏花花期预报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历史拟合检验和预报检验,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佳木斯市1990~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市地温和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基于地温的四季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0 cm地温和气温年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分别建立了以地温为基础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通过该模型的相关性检验而得到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最低预报方程可以分季节应用不同方程来指导预报,最高气温方程更适合冬季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2015年本溪区域自动站温度资料与中央台指导预报、T639 2 m气温、欧洲中心2 m气温、天气在线气温预报和本溪市气象台24 h气温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数值预报产品的最低气温预报好于最高气温预报,天气在线和中央台预报效果更好;建立温度订正指标为T639和欧洲中心最低气温预报加1℃,中央台、T639、欧洲中心最高气温预报分别加1、3、2℃;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最高气温客观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作为日常温度预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彦杰  白学甫  马琳  闫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5-15746,15748
利用乌苏-沙湾近39年春季气温资料,对塔城南部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沙湾植棉区春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棉花播种期受春季气温、开春期、终霜期、≥10℃初日、同期气象灾害等影响;乌苏-沙湾棉区棉花播种期呈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ECMWF 850 hpa初始场的温度资料,采取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佳木斯地区7个观测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结合同时段7个站日最低、最高气温的观测资料,分析各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对其回归效果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佳木斯地区的日最低、最高气温预报方法.结果表明,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月分站建立的温度预报方程对日最低、最高气温的预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圈养野生动物疾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及其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5~1998年间的北京动物园野生动物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了兽类、禽类及其各系统发病率的月份、季度、年际变化特点,并与同期北京地区的气温等13项气象资料进行结合分析,讨论了每季度发病率与同期、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月预报方程,经F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连云港市1971~2010年的逐年最低气温、最低地面、云量、气压、风速等资料以及相关站点探空位势高度、风向、露点、温度等资料,采用探空、地面观测资料相结合,运用数学逐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测站的日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地温的短期预报方程;根据霜冻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通过当地预报霜冻的标准,用短期预报方程判断连云港市有无霜冻发生.通过天气实时监测、准确及精细预报和预警,建立连云港市霜冻短期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并进行全方位传播渠道的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ECMWF 850 hpa初始场的温度资料,采取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佳木斯地区7个观测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结合同时段7个站日最低、最高气温的观测资料,分析各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对其回归效果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佳木斯地区的日最低、最高气温预报方法。结果表明,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月分站建立的温度预报方程对日最低、最高气温的预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51—2010年吉林省气温资料和500 hpa环流资料,根据异常高、低温月将预测月前月的环流分型,并利用距平符号合成的方法提取有预报意义的关键区,进而对非异常月的环流型和气温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利用环流承继关系做月气温预报是可行的,尤其采用距平符号合成寻求有意义的环流关键区,使得预测更为客观化。由于物理意义明确,因而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比单纯的统计预测要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淄博市30年气候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利用欧洲中心气温、湿度等数值预报场资料,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挑选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淄博市8个站点72h内,从6时开始每隔6h的精细气温预报方程,并对预报质量进行检验分析,同时利用VB语言建立自动预报系统,自动读入预报资料、定时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初霜冻害是影响宿州市秋收作物收成的重要因素.根据季节事件灰预测和多模型离散覆盖机理,创建不同零起点的灾变子序列并建立多个GM(1,1)模型,按照灰关联度择优选模,利用新息或灰数依次递补.对初霜期10月23日出现年份进行预测.提出按照频次对多模型离散覆盖进行白化以确定最有可能出现的年份,经预报检验效果较好,对初霜期的长期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海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43-4344,4353
利用商丘市8个台站1970 ~ 1999年6~8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总结了商丘市的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详细分析了高温天气下的环流形势,通过分析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特征,找出预报指标,并建立高温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商丘市6~8月平均高温天气出现次数为2.2d,高温多出现在6、7月份;商丘地区20世纪70年代高温日较80、90年代多,南部、东南部出现的高温日较多;大陆性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是形成商丘市高温天气的主要和次要系统.根据商丘市高温环流形势选定了500 hPa温度、850 hPa温度等高温预报因子,并用ECWMF、日本传真图资料和本站资料建立了高温预报方程,最后用2005和2006年资料进行了预报试验,预报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高温预报贡献较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鄂西林地可燃物含水率及火险等级的气象预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气象要素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预测预报,用回归方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方程,将其预报值代替实测值。经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的实测预报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气象要素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晴雨等4个因子与当日可燃物的含水率相关程度最佳,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报效果,完全能代替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实测值。  相似文献   

15.
宗艳伟  宗英飞  孙福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81-13882,13932
利用朝阳1953~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倾向率、标准偏差统计方法,分析霜期光热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蔬菜大棚生产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结果表明,近58年来,因气候变暖辽西地区霜期缩短趋势明显,气象要素有不同的表现。与20世纪50~60年代相比,近20年霜期气温升高2.0℃,日照时间减少159 h,降水量增加6.6 mm,阴天日数变化平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变暖明显是辽西地区霜期农业气候特点,霜期自然灾害发生率低对霜期设施农业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伊春市五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可燃物含水率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3~4、5~6、9~11月分别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模型。通过相关系数法筛选预报因子,发现降水、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和连续无水日数与可燃物含水率相关性较好。前5d气象因子与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普遍优于当日因子,说明可燃物含水率与前期的气候积累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在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模型时应该着重考虑。经预测检验,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在黑龙江省春秋季森林防火期应用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森林火险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7.
刘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51-15752
利用巴楚县气象站1970~2000年6~8月逐日实测地面降水资料、水汽压、24h变压、气温、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从中发现11:00水汽压、14:0024h变压、17:0024h变压、17:00气温、17:00相对湿度、17:00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与每次降水的出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通过使用真值图预报方法来预报未来24h有无降水,经试报实践证明,预报准确率达75%。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6—2018年冬季武汉站1 000、925、850、700、500 hPa的探空气温和ECMWF的72 h气温预报数据,分析了武汉站的高空气温预报误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误差订正方程。研究发现,ECMWF模式对于各层气温的预报平均偏高0.54℃,1 000~850 hPa平均预报误差随着高度增大,850 hPa上误差最大,高达0.77℃,预报偏高1.0℃以上的频次超过总数的1/3,850 hPa以上气温预报误差随着高度降低,500 hPa的预报误差最小。模式预报时效越长,高空气温预报误差越大,72 h时效平均预报误差高达0.80℃。基于ECMWF模式预报误差与850 hPa气温的相关关系,选取了两个订正预报因子,分别为22°N、112°E与33°N、112°E的温差及28°N、116°E与34°N、116°E的纬向风之差,并分层建立了气温预报误差订正方程。最后,对预报方程进行了检验,发现订正后各层气温误差均显著降低,误差平均降低了86.4%。  相似文献   

19.
浙中南春茶采摘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5):722-724
利用2005—2017年浙中南武义县春茶3个主栽品种的采摘期时间资料,结合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浙中南春茶采摘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气温要素对春茶采摘期的影响,建立基于气象要素的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浙中南春茶采摘以乌牛早最早,其次是迎霜,最晚是龙井43,迎霜和龙井43的采摘期接近。春茶采摘期与2月气温的相关性最大,其中,2月上中旬气温回暖条件、2月中下旬低温霜冻程度是预测茶叶成熟采摘的关键。浙中南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以气温为预报因子,效果较好,其中,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因子能有效反映回暖条件,旬尺度最低气温因子能有效反映低温霜冻的影响,预报时效最长提前至10~40 d,优于积温预测方法,模拟效果较好,可为茶农合理安排春茶采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气温与太平洋海温资料,创建了三类四大作物单产与总产预报模式,不仅可用于粮食产量的年景分析预测,还可用于粮食单产与总产的中、短期预报。并在此方法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预报年景分析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