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种子活力测试的目的,种子活力与发芽率的关系以及影响种子活力的内外在因素.同时提出了种子活力作为种子质量的技术指标之一,有必要掌握通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忠民 《新农村》2007,(9):27-27
农民要想安全储藏杂交玉米种子,保持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必须掌握科学的贮藏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鹤 《河北农业》2005,(11):38-38
农民要想安全储藏好杂交玉米种,保持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必须掌握科学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4.
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种子活力是反映种子在各种条件下具有的潜在萌发与出苗能力,以及贮藏性能的性状,受遗传、种子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及贮藏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较种子标准发芽率更能说明种子质量的优劣。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表明,在种子发育后期,LEA蛋白、寡聚糖和ABA等抗逆物质与种子活力的形成有关,而膜脂过氧化作用、染色体及基因的畸变和胚蛋白的降解等则被认为是引起或加剧种子活力衰退即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种子活力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植物种子活力的遗传学与QTL分析主要集中在形态学指标,而生理学指标的分析较少。与种子活力有关的QTL位点的数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等,与植物种类和种子活力性状指标有关,遗传作用特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辣椒种子活力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个参数和两个参数的直线回归法研究了辣椒种子活力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子活力的遗传稳定性差异明显,种子活力强的品种,遗传稳定性不一定好。用一个参数的直线回归分析和两个参数的回归分析对12个辣椒品种的种子活力的遗传稳定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贮藏时间对种子活力的遣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活力是种子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有关种子活力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从种子活力的概念、测定种子活力的实际意义以及目前测定种子活力的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春大豆种子贮藏后的活力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1993年收获的春播、夏播和秋播春大豆种子,在低温密封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种子活力的变化。表明:秋播种子活力下降慢,夏播次之,春播种子活力下降最快,与种子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种子外渗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值均以秋播种子表现为优势。由此可知,秋播可以提高春大豆种子的活力,这与生产实践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糜子种子活力衰变与贮存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不同贮存年份糜子种子活力的研究,探讨了糜子种子活力衰变与贮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贮存时间对种子活力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贮存时间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内部生理活性降低;4个不同年份种子幼芽期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表现一致,质和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棉所49号、新陆早62号和新陆早64号为材料,按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适时采收,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分析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棉花中部果枝种子活力最高,从中部往上下两侧推移,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中部果枝种子幼苗营养器官干重均高于下部果枝和上部果枝,而上部果枝和下部果枝因品种不同变化规律不同;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中部果枝棉籽种子活力最高,幼苗长势较好,利于形成壮苗,其次为上部和下部果枝;其中,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生产棉花高活力种子,应尽量采收中部果枝的棉籽。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种子发芽率是关系制种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子活力是种子在田间条件下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即种子的田间成苗力,通过对种子活力的检验,能准确预测种子在田间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但在实践中由于种子活力试验持续长,应用不方便,我们试图通过对玉米自交系种子发芽率与活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指导繁种实践,现将研究结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农业实际生产中最根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活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损和有损检测两大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具备不损伤种子样本、检测效率高、可在线化检测、实验可重复性好以及实验污染少等优点,有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多种无损检测法。基于国内外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本研究综合评述了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技术以及检测结果,归纳了不同活力检测的特点、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缺点,同时对种子活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993年收获的春播、夏播和秋播春大豆种子,在低温(4℃)密封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秋播种子活力下降慢,夏播次之,春播种子活力下降最快.与种子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种子外渗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值均以秋播种子表现为优势.由此可知,秋播可以提高春大豆种子的活力,这与生产实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生产中,高活力玉米种子是提高玉米产量及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随着玉米精量播种的大量适用,玉米亲本种子活力的提高日益得到重视。为此,本文通过对玉米自交系生产的研究对提高种子活力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快速预测种子活力,以2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40℃、8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老化0、14、28、42、56 d,共115个种子样本,形成了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带壳)浸泡液电导率大于糙米(去壳)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相比,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的关系更密切。然而,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045 2、0.026 3、0.036 7,不宜用来预测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种子物理特性和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不同成熟度种子的物理特性及种子活力变化,有助于指导生产高质量的种子。【方法】以玉米品种正红431为材料,研究其在四川成都(授粉后20~55 d)和四川西昌(授粉后20~75 d)不同成熟度种子的粒长、粒宽、百粒重和比重等物理特性以及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正红431种子的粒长、粒宽、百粒重和比重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其中四川成都正红431种子物理特性于授粉后45 d趋于稳定,四川西昌于授粉后55 d趋于稳定;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和人工老化发芽试验分析种子活力发现,四川成都正红431种子在授粉后45 d种子活力最高,四川西昌在授粉后60 d种子活力最高。【结论】在四川西昌和成都基地生产玉米杂交种子时,分别于授粉后60 d和45 d开始收获,效果更佳;四川西昌生产的种子质量优于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16.
辣椒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辣椒种子活力的研究是目前辣椒种子生理研究的焦点。综述了辣椒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以及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和机理。  相似文献   

17.
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率迅速下降,贮藏8个月后种子基本失去活力;在石灰条件下贮藏,能有效降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少历程缓慢下降;在5-1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能较长时间保持种子活力和提高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eolata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方法  以3个不同品种杉木种子为材料,以标准发芽法为参照,比较四氮唑法(TT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测定种子活力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结果  标准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最为准确,但耗费时间长,难以开展大批量测定;TTC法测定杉木种子活力准确度不稳定,且操作繁琐;UVS法的测定值与真实萌发率比较接近,有较高可信度,且操作简便。  结论  UVS法可作为快速测定杉木种子活力的优选方法。图2表5参21  相似文献   

19.
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综述了在种子采收、贮藏和播前处理过程中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果位和结铃期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棉花种子活力的因素,本研究以鲁棉研28和银兴棉4号为试材,对其不同密度、不同果位、不同结铃期所产种子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健籽率的变化规律是伏桃种子高于伏前桃、秋桃,第一果节和中部果节种子的健籽率高于末梢果节。健籽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高度正相关。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是伏桃种子最高,其次是伏前桃,秋桃的种子活力最低。中等栽培密度时第一果节种子活力较高,中部果节次之,较高栽培密度时中部果节种子活力较高,第一果节次之。随着密度增大,高活力种子有向中部推移的趋势,中早熟品种不同果位种子活力对密度的反应较中晚熟品种敏感。高活力种子生产应以采收中部果位的伏桃种子为宜,通过机械加工提高健籽率是提高种子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