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继.com之后,宽带成为最热门的话题。随着骨干网、城域网和社区网的建设不断完善以及应用于“最后一公里”的几大接入技术的出现,宽带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近。然而,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业界人士,对有关宽带的一些问题仍有疑惑。 宽带费用能否降下来影响宽带在中国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可能还是中国用户用不用得起宽带的问题。从各家的数字来看,目前国内用户要享受宽带服务,大约每个月需要支出100元。对很多居民来说,100元一个月的付出还是很高的。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宽带收费,迅速扩大用户群体,是解决宽带发展的一个重要瓶…  相似文献   

2.
1.选择合适的上网时间上网速度慢有时并不仅仅是Modem速率的问题,还与要访问的网络站点是否繁忙或使用同一出口的人数是否过多等问题有关。如果用户想获得较快的访问速度,访问国内站点就要在深夜或凌晨上网,访问国外站点要在白天上网。2.选择合适的ISP服务商目前国内的几个主干网的网络速率相差较大,所以,首先要了解各个ISP的基本情况,综合比较各ISP服务质量。最好在收费标准的基础上以出口带宽为第一决定因素进行考虑。3.拨号之前拟个上网计划每次上网前应想清楚要做的事:浏览哪些网址?下载什么文件?上网时就可以一气呵成。上…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城域网的实际扩容方案人手,从组网原理、承载的业务等各个方面,较详细的对目前流行的城域网构建方式进行分析。并针对网络层次规划、路由策略、IP地址分配、认证授权等相关方面技术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比较,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与建议,对各ISP的城域网建设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2001-2005年中国QC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淘宝、易趣、拍拍网三家C2C运营商的发展经营中找出目前制约C2C市场中网络优势最大化发挥的原因所在,从网络运营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异构多认知无线网络共存场景中,资源配置是共存协调的关键之一.构建了一种基于线性价格机制的多认知无线网络资源配置框架:将用户带宽需求差异用信道传输特性描述,运用线性价格函数表征认知用户效用和认知无线网络收益,将资源配置抽象为博弈模型,包括三阶段动态博弈:第一阶段,认知无线网络确定向主无线网络租用带宽;第二阶段,认知无线网络确定认知用户使用带宽单价;第三阶段,认知用户通过比较接入不同网络时自身效用,选择能最大化效用的网络接入.阐述了该动态博弈纳什均衡存在的条件和均衡点特性,仿真验证了该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开放接入网络中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将最大〖CD*2〗最小公平算法应用到双向SLA带宽调度算法中,给出了一种基于EPON的易于实现的双向SLA公平带宽调度算法.以用户SLA为首要SLA,以业务提供商的SLA为次要SLA,通过带宽分配和调整,实现了双向公平的带宽分配.仿真实验表明,双向SLA算法实现了业务提供商和用户的公平性需求,具有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屏腹茧蜂属sigalphusLatreille是茧蜂科中的一个小属,种类稀少,标本不易采到。本文对该属的中国种类作了订正研究。中国过去虽已记述过4种,但现经研究发现,其中S.anomisYouetZhou,1991和S.nlgripesHeetChen,1993均为S.hunaunsYouetTong,1991的同物异名,因此,实存2种;本文另添2个新种:S.gyrodontusHeetChen,sp.nov.和S.rufiabdominalisHeetChen,sp.nov.所以,目前本属的中国种类共有4种。另外,S.hunanusYouetTong和S.gyrodontusHeetChen,sp.nov.为本属在东洋区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由于上网费用的降低和带宽的增加,我国互联网用户去年保持了增长态势,一年内新增用户106万户,总数达到1591万户。 在2001年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中拨号用户网络使用费由原来每小时4元人民币变为各互连网服务提供商自行制定,通信费由原来按市话每三分钟0.08元到0.11元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固网智能化是固网运营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加快网络转型所推出的一项网络改造工程。从固网智能化的基本内容入手,简述了荆州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上网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宽带提速迫在眉睫,传统的铜线接入方式必须转变。而光纤接入网具有成本低、带宽高,传输距离远,组网灵活等特点,是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最佳网络接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