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文卫  周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53-20255
研究探讨了磺胺甲基异恶唑(SMX)与常见重金属离子Cu的络合情况,分析了SMX与Cu络合前后的紫外特征。结果表明,SMX与Cu发生了明显的络合,而且受到pH值的极大影响。这一现象可以用不同pH值下SMX的存在形态进行可靠解释,在pH值为8.0时,静电吸引对SMX与Cu络合的贡献非常大,SMX与Cu络合前后的紫外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磺胺类是消炎药物,其测定方法有亚硝酸钠法、永停法、外指示剂法和溴量法。这些方法均有其不足之处。亚硝酸钠法要求的条件严格,且指示终点不够理想;永停法电极易于钝化;外指示剂法,由于多次外试,而增加误差;溴量法需淀粉—碘化钾指示终点,因淀粉的吸附性也会增加误差。根据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溶液中能与溴液作用,定量地生成相应的溴代物,并且极微量的溴就可以使铂电极的示波图形发生突变,可用来指示终点,效果非常明  相似文献   

3.
选甩健康家兔24.只分成两组,分别以单剂量一次耳静脉推注SMZ(100mg/kg)和SMZ(100mg/kg)—TMP(40mg/kg),并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不同间隔时间从颈静脉采血。以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定血药浓度,用SHARP 5100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每只实验兔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均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是:静注SMZ组T1/2β=2.89h,Vd=5.63(100ml/kg)、TCP=5.06h。静注SMZ—TMP组T1/2β=2.6311h、Vd=5.2672(100ml/kg)、TCP=4.894h。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数学方法,定量的研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ulfamethoxazolum,SMZ)在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n=20)体内代谢动力学的规律。用SMZ(100mg/kg)单剂量一次静注及口服,然后分别从翼静脉按时采血。用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得血药浓度。再用Casio-fx-3600p微型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静注组每只鸭lnc-t曲线都适合无吸收因素的二室模型。t_1/_2β=5.7004±0.902hr.;Vd=7.2176±1.789(100ml/kg·hr);T_(cp)=15.8191±1.669hr.。内服组:Inc-t曲线图都适合有吸收因素的一室模型。t_1/_2ke=5.5359±1.538hr.;T_M=3.0359±0.348hr.;C_M=11.5311±3.126mg%;生物利用度F=93.294%。从其主要参数,证明绿头鸭内服SMZ后,吸收快,分布广,生物利用度较高,消除也较快。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为野鸭中的一种,是现在家鸭的祖先。我们实验用的绿头鸭是已经训化的第八代。绿头鸭特征:个体较小、平均体重(n=20)1.182kg、绿头、毛黑而有光泽,有的略带麻色花、肉嫩味鲜美、是目前外贸市场的高档畅销商品之一。为了促进绿头鸭养殖业的发展,特选用此鸭作为研究对象,可给养鸭业提供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 SMZ 在泰和鸡体内代谢动力学的特征。我们给该种鸡内服和静注 SMZ,然后分别从翼静脉按时采血。用重氮偶合比色法获得血药浓度。静注 SMZ 的鸡的 lnc—t 曲线都适合无吸收因素的二室模型。t(1/2)β=5.369h,Vd=8.27(100ml/kg·h)。内服 SMZ 的鸡的 Lnc—t曲线均适合有吸收因素的一室模型。T_M=3.6h,C_M=8.59mg%,t(1/2)ke=5.86h。F=90%。试验证明,泰和鸡内服 SMZ 后,吸收较快,生物利用度较高,分布较广,消除也快。  相似文献   

6.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conditions and the rules for anaerobic polymerization on some kinds of(meth) acrylate, obtained by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experiments.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anaerobic abhesives made according to thes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7.
8.
9.
不同方法构建磺胺甲基嘧啶免疫抗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磺胺甲基嘧啶(SM1)免疫抗原合成的有效途径,采用重氮偶合法和戊二醛法分别合成SM1免疫抗原,并对其光谱特征和SM1-BSA的结合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合成磺胺甲基嘧啶免疫抗原中采用重氮偶合法比戊二醛法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0.
1980年由于气候反常,我国以北海道和东北地方为中心的稻作区,遭受了少见的全国性冷害。其表现不仅有孕穗期低温引起的障碍型不结实,而且有开花期的障碍型不结实,还有灌浆期低温导致的成熟不良,更加重了冷害的程度。对于这次冷害的预防措施,在技术方面是培育高度耐冷性品种,育壮秧,适时移栽,掌握正确的施肥量和施肥法等。特别是施用堆厩肥,实施白天停灌、孕穗期深水灌溉等基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探讨了汞(Ⅱ)—甲基百里酚兰(MTB)—六次甲基四胺(HMTA)的反应机理。在pH为6.0的HMTA的缓冲系中,Hg(Ⅱ)与MTB和HMTA形成兰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30nm,摩尔比为Hg(Ⅱ):MTB:HMTA=1:1:1。HMTA既是缓冲剂,又是配位剂。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配合物Cu(ibtmb)2X2和Cu(ibtmb)X2[Cl和Br,ibtmb=2-(异丁硫甲基)苯并咪唑],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Vis谱以及电化学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水溶液中E^0Cu(Ⅱ)/Cu(Ⅰ)相比,所研究配合物均具有异常高的氧还电势,类似于对蓝铜蛋白所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太田等人曾报导过在水稻出穗期喷洒3—羟基—5—甲基异噁唑(日商品名为,中译名通常为立枯灵,以下统称立枯灵—译者)能使低温条件(白天20℃一夜间13℃)下栽培的水稻增加结实率和穗重。太田为了再一次确认立枯灵促进成熟度的效果继继进行实验,指出其效果表现在2次枝梗(所谓弱势颖花)上的此在一次枝梗上的更大些,另一方面,在东日本各地的农业试验场,以太田等人的报告做为基础进行了效果签定试验。通过调查成熟期可以看出,促进灌浆的是1980~1981年进行的31例试验中的13例,剩余的18例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对立枯灵效果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报告明确指出立枯灵呈然能促进受精后粒重增加的速度,但不增加最终粒重。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拟南芥叶片中克隆了定位于线粒体的拟南芥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AtSHM1),将其插入到pET\|26b(+)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优化表达条件之后,获得可溶性AtSHMT蛋白。用亲和色谱法成功分离纯化该蛋白,计算得到该酶酶学常数Km和Kmax分别为121 μmol和21.8 μmol/L·min。利用该酶催化DL\|3\|苯基丝氨酸裂解的产物苯甲醛在279 nm波长处有强烈吸收的性质,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值,根据苯甲醛标准曲线测得AtSHMT酶活,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真核生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酶活的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二价金属(Fe,Co,Ni,Cu,Zn)与麻黄素(或N-甲基麻黄素)络合催化的羟醛缩合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简便.不脱水产物的最高产率为95.2%。在该条件下反应有不对称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三、设施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蜂群组织蜜蜂蜂群组织在秋末,通过培育蜂王,将大蜂群扩繁成1只蜂王、3脾蜂的授粉标准群,蜂箱内保持充足的蜂蜜和适量的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