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蚕种生产过程中,对交品种比例开差过大、发蛾不一致,或发蛾过于集中,劳动力供不上,不能完成当日交配任务,就要对雌蛾雄蛾采取冷藏技术处理。为此开展对蚕雌蛾和雄蛾进行不同温度冷藏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蛾雄蛾在低温条件下(5~10℃)短期冷藏,对蚕种质量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有效卵圈数有显著影响,932雄蛾冷藏温度越低、冷藏时间越长,则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越差;对不良卵率和良卵量的影响因交配的芙蓉雌蛾的出蛾时间不同有差异;932雄蛾最佳冷藏条件为5℃、24 h。  相似文献   

3.
桂蚕N2在繁育过程中,中系原种存在不良卵较多的问题,使蚕种折净率低,蚕种产量、质量受影响。为了探明所配雄蛾对产卵性能的影响,设计两个中系亲本分别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的试验,调查各处理所产蚕种的无效卵圈、产卵量和不良卵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C9C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数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和良卵率的影响显著;NC99R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影响显著,但对良卵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蔡建军 《四川蚕业》2008,36(1):33-34
<正>随着蚕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蚕种生产实际需要,雄蛾冷藏的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已成为蚕种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雄蛾冷藏低温库的建设及使用进行基本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蚕种生产中,雄蛾合理藏冷是提高蚕种产、质量的最要环节。近几年来,部分蚕种场搞一机多用,把窗式空调机略加改装后,替代机冰,用于低温室冷藏雄蛾。既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又提高了雄蛾冷藏的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关于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导空调机用于冷藏雄蛾同常规机冰冷藏雄蛾的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6.
冷藏雌雄蛾对雌蛾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雌雄蛾冷藏不同时间的处理,调查雌蛾产卵情况,结果表明雄蛾冷藏3d内、雌蛾冷藏1d对蚕种和制种无显著影响,雌蛾冷藏2d不受精卵率、遗腹卵率都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蔡建军 《广东蚕业》2009,43(2):19-20
随着蚕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蚕种生产实际需要,雄蛾冷藏的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已成为蚕种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雄蛾冷藏低温库的建设及使用进行基本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家蚕雌蛾冷藏产卵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养蚕制种时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对交亲本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生产上主要依靠在种茧保护期通过对温湿度的调节或对雄蛾进行冷藏来达到对交目的,但有时由于对交批次在数量和时间上相差太大,形成雌蛾提前大批涌出无雄蛾可用或因雄蛾交配能力差不能二交而缺乏雄蛾,给蚕种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对此一般蚕种场的做法是将雌蛾静置待第二日交配产卵,这样做会出现雌蛾未交配大量产不受精卵和产卵前死亡.针对上述情况,2005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雌蛾的冷藏产卵试验,结果表明雌蛾冷藏完全可行,并有部分品种在产卵上较正常雌蛾交配产卵优.  相似文献   

9.
蔡志伟 《蚕桑通报》1999,30(2):52-53
蚕种场冷藏雄蛾的低温室,一直来沿用的是上层放置机制冰块,下层冷藏雄蛾(蛹)的结构。这种低温室容积小,机冰易融化,冷藏温度极易升高,雄蛾死亡率高。随着蚕种生产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之处。为此,我县的东衡场、莫干场和德清场,在1994年对原有的低温...  相似文献   

10.
<正>雄蛾的合理保护对提高蚕种品质,增加产卵数量关系很大。在生产中由于品种、环境条件的不同,对交品种出蛾时间有一定差异,一般雄蛾比雌蛾早出,且量多;同时为了保证每天雌蛾有对交雄蛾交配,雄蛾保管显得至关重要。生产中对多余未交雄蛾、一交雄蛾、二交雄蛾通常放于贮桑室保管,但由于春蚕及中秋蚕制种期往往正值高温,贮桑室的温度常高于20℃,有时达23℃以上,致  相似文献   

11.
种茧期家蚕生理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条件能否满足内在生理要求,直接关系到蚕种产量和质量。期间常见的问题有:收茧量高,发蛾率低,制种成绩差;蚕种不受精卵多、死卵多,毛种折净率低;品种对交失调,雄蛾早出,雌蛾缺雄无法交配,造成蚕茧丰收,制种不丰收。其原因通常为蚕儿自上蔟到制种期间温度、湿度、气流等气象因素调节不当。加强种茧期的管理,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平衡致死系原种平30饲育过程中不同营养条件、种茧期不同保护温度、雄蛾每天交配频度、雄蛾冷藏温度及蚕种场生产实际调查,认为相对饥饿饲育除对原蚕茧质有一定影响外,对雄蛾交配性能没有影响;种茧期高温保护对卵质有不良影响,但对雄蛾的交配性能基本没有影响。雄蛾每天交配2次比交配1次的利用率高,雄蛾冷藏温度高于10℃,雄蛾利用率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平30的雄蛾利用率可达500%以上,雄蛾在5交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建议雄蚕杂交种繁育中雌雄原蚕的蚁量比例以不超过3∶1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便携式雄蛾冷藏器及其配套使用技术的成果转化,2015~2016年期间在江西省内蚕种生产基地进行了示范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汤庆坤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29-31
从种茧中选出与该品种特性不符的不良茧及发育不良蛾单独制种,与正常蛾所制蚕种对比,结果表明: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毒率明显高于正常蛾所制蚕种的毒率;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合格卵圈率明显小于正常蛾所制蚕种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不受精卵圈率、不产卵蛾圈率、卵量不足蛾圈率均大于正常蛾所制蚕种,因此,种茧选择和母蛾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种毒率和提高蚕种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蚕种生产中健康雌蛾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保护雄蛹是保护雄蛾的基础(1)收茧后如某品种由于健蛹率过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雄蛹与对交品种的雌蛹对交比例过大,则要推后该品种的削茧时间,应安  相似文献   

16.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4):50-51
1985年后,我省各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均由省蚕种公司负责,并采用较先进的集团磨蛾检验方法。每年要检数十万个样本,以此推断样本对应批(段)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与否。检验样本母蛾由各生产单位抽取装盒,然后送检。而袋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蛾检验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近几年一代杂交种送检蛾盒的情况来看,尚有少数的生产单位还不能按袋蛾标准进行袋蛾,在样本蛾盒送检时,时有发现袋蛾数量不足、蛾盒破损、蛾盒标记不清等送检蛾盒质量问题,给烘蛾、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规范送检蛾盒…  相似文献   

17.
家蚕雄蛾不冷藏制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蚕品种科研部门,由于繁育的品种多,少则几 十个多则几百个品种。每次制种都要按品种对雄蛾 进行编号后冷藏,多次重复使用。每次制种雄蛾往 往要冷藏3-4天。在这过程中由于品种多,取出冷 藏频繁,雄蛾容易死亡,加上制种人员流动大,生手 多容易混淆品种。而且多次冷藏后再次交配对雄蛾 的精子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雄蛾不冷藏能成活,每 次制种结束后雄蛾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制种盒内,简 单有效地省去了以上的麻烦及装冰冷藏的费用。所 以笔者对雄蛾不冷藏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曾于本刊1992年第4期上撰文讨论了对家蚕母蛾抽样检验结果评判问题的一些理论和计算公式;给出了在允许病蛾率为0.5%,置信概率(即判别信赖度)为98.5%以上条件下,江苏现行家蚕母蛾检查抽样方法中各样本的允许病蛾数。就是说,根据实际检验结果,如果其病蛾数不超过相应的允许病蛾数,则该批蚕种认为是合格蚕种,其信赖度在98.5%以上。否则就是不合格蚕种。但是,根据概率统计理论,既然是抽样检验,那么即使样本实际检出病蛾数小于或等于允许病蛾数,这批蚕种仍可能是不合格的,不过其可能性很小,在1.5%以内。反之,即使样本实际检出病蛾数大于允许病蛾数,也仍然可能是合  相似文献   

19.
浅谈母蛾冷藏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林  冯军 《广东蚕业》2002,36(1):10-12
在蚕种牛产过程中,注重搞好对交调节作为保证蚕种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但在生产中,往往会由于对交品种发蛾习性不同,或者由于原蚕饲养原因造成对交品种种茧数量差距太大而使对交比例失调。对于当天发蛾而又未制种的母蛾如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蚕茧生产的不断发展,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制种期冷藏雄蛾的冷库容量常不敷需要,不同品种雄蛾同放一库又常引起品种混杂。鉴于这一情况,并根据中系品种雄蛾不耐冷藏的特点,我们对中系雄蛾利用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试验方法试验于1983~1987年进行,每次每区供试苏。与2·4A 雄蛾1000只,设新鲜雄蛾当天连续交配五次处理、新鲜雄蛾冷藏一天后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