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蚕期气候适宜,桑叶质量好,病原少,致病低,是一年中最佳的蚕期。但要确保春蚕丰产高产,仍须加强春蚕的管理工作。1、蚕前彻底消毒养蚕前5~7d,应对蚕室、蚕具、贮桑室、上蔟室里里外外周围环境彻底清洗和消毒。2、蚕期细心消毒每龄起蚕饷食前使用防病1号  相似文献   

2.
小蚕共育是一种由单位组织人员饲养小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饲养小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2口叶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护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可达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采摘:宜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大蚕用桑可采轻度露水叶. 春蚕期,4龄用桑一般采三眼叶和枝条下部叶,5龄采用生长新梢叶.采用桑树夏伐的蚕区,夏蚕期一般采用疏芽叶,秋蚕期宜从枝条由下而上、由老而嫩地采摘.通常4~5龄饷食时采用偏嫩叶, 其余时期由下而上采叶. 夏秋期采叶要用采桑刀,采叶留柄,以防损伤腋芽而影响来年春期的发芽率和桑叶的产量. 北方和四川等蚕区大部分地区采用冬季重修、夏不伐条,春蚕期大蚕用叶是由枝条上部第3~4片叶逐步向下采摘,以保留上部新梢继续生长,供夏秋蚕利用.  相似文献   

4.
一、严格消毒 由于在室外饲养,易污染、虫害多,因此除常规消毒外,特别要重视地面消毒.养蚕消毒前,先削除10cm左右表土,消毒后,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进棚后每天最好撒一次新鲜石灰,蚕期多撒干燥材料.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以保持蚕座干燥.做好灭蝇工作,应在4龄第2天和5龄第2、4、6天中午添食或体喷1次灭蚕蝇,以防蝇蛆为害.  相似文献   

5.
<正>小蚕集中在一起实行共育,这种分段养蚕的形式,20世纪50年代就在一些蚕区被采用,7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小蚕共育不仅可以节省劳力、桑叶和养蚕物资等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更重要的是小蚕共育能做到彻底消毒防病,杜绝病原菌对小蚕的感染。试验证明,2龄饷食时有1%的病蚕到5龄时就有45%的蚕发病,可见养好小蚕是保证蚕座安全、促进蚕体强健、提高蚕茧产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目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蚕茧产量占全年产量的40%以上,力争春蚕丰收,是全年蚕茧丰收的有力保证。而小蚕饲养又是整个春蚕期饲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春季小蚕饲养是一年中蚕桑生产的重中之重。1.消毒工作务必到位消毒应在小蚕饲养前l周进行,对蚕室、蚕具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步骤是:扫、洗、刮、泡、刷。首先把周边环境和蚕室打扫干净,垃  相似文献   

7.
<正>一要严格消毒防病。养蚕前要全面打扫,按照"三消一熏"的要求严格消毒。1~3龄期要多用防僵粉和干燥材料,每龄眠、起和盛食期给桑前用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保持蚕座干燥。蚕眠后要及时用三七糠止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低耗、省力、高效的养蚕新法,即小蚕集中共育,分发到户,每个养蚕户建一间约20平方米的标准蚕室,作为饲育3~4龄蚕的中蚕过渡室,到蚕5龄饷食后再利用塑料大棚,采用漏空透气蚕座养地蚕,每日给桑1~2次,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明堂 《新农业》2011,(3):39-39
螽斯是柞蚕主要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螽斯若虫、成虫均能为害柞蚕,成虫对秋蚕为害严重,为害率20%~30%,发生重的年份为害率可达80%,有的甚至蚕期就被"吃下山"。大部分种类只为害1~3龄秋蚕,优势种亦能为害秋期壮蚕。老龄若虫可为害4~5龄春蚕。成虫还能食害春蚕茧及秋蚕种卵。  相似文献   

10.
1 巧扩座 一是加大倒放蚕种面积.1张种卵粒倒放面积达0.65m2左右,收蚁后每次喂叶超过1.5~2cm.1龄期经3天喂叶,蚕儿逐渐长大,蚕头密度由稀到适,至1龄下眠,1张蚕种基本上达到1只长方形蚕匾的面积.二是饷食加网分2层.整个蚕匾先竖加1层蚕网,待起蚕爬至网上一半时,随即提起蚕网移至另一蚕网;另一半蚕再加1口网,喂叶1~2回起除.经1~2天饲养,蚕头密度恰到好处,不必用蚕筷或手抓蚕扩座,既省工省力,又不损伤蚕体.  相似文献   

11.
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传染力、耐药性、致病力都特强。传染途径除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之外,也可与很多种类昆虫交叉感染发病。对该病要以防为主,做到养前、养中、养后彻底消毒,杜绝病原。在幼虫期可采用蚕用脓病灵预防,取药1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 kg桑叶上,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澄清液、消特灵1代主剂125 g,加水5 kg,浸渍桑叶或喷洒桑叶进行消毒,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柞蚕饲养在野外柞林中,由于风雨、病虫、鸟兽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现将柞蚕改为全合或稚蚕室内饲育,它的优点是:第一,能人工有效的控制各种自然灾害,创造稳产和丰产;第二无霜期短的地区也可以安全的饲养两季。因此,过去就有人注意研究,但多数由于发生脓病而失败。并且室内饲养蚕爱爬,不易大量饲养。今年春蚕期,我们采用塑料薄膜复盖育,并蚕室和用具等进行严密的消毒,使柞蚕在室內和室外土坑中饲养均获得良好的结果。柞蚕室内饲养:是把柞蚕放到蚕(竹匾)中象家蚕那样饲养,但在蚕(竹匾)上面再扣一个木条做成的罩,长110厘米,宽80厘米,高20厘米,木架周围复盖塑料薄膜,防止柞叶萎凋和蚕儿爬出,再把蚕(竹匾)放到多层的架子上,这样在45平方米的蚕室中,可以养1~2龄蚕12万头。每天给两、三次柞叶,到三龄时将蚕送到蚕场中。这样,在辽宁地区的春蚕期可以躲过风害、霜害、鸟害,小茧蜂害。采用这种办法1~2龄灭蚕率比野外降低5.5~46.22%。1~2龄在室内用20℃条件下饲养比野外的龄期经过缩短了5天。全龄室内育和1~3龄室内育结茧数比野外柞林中增加一倍多,由于严密的消毒,脓病率都不超过1%,其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的养蚕布局,成林桑园养4期,新植桑园养二三期为宜。根据桑树的发育,春蚕在4月底至5月初收蚁,宜选用多丝量的蚕品种饲养。一、小蚕饲养技术1龄~3龄称为小蚕。根据小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09,26(4):116-116
1孵卵 时间与柞叶萌发生长情况相适应,一般春蚕在放养前15d左右,蛹经感温后于茧内羽化成蛾,秋蚕在放养前8~11d进行。孵卵温度,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春蚕(包括一化性品种)适温为20~22℃;秋蚕适温为22—26℃。宽1.8~2.2cm,相对湿度,长3~4cm,春蚕为70%-75%;秋蚕为75%~90%。孵卵前或孵卵中用药液进行卵面消毒。孵卵后期卵鸣结束第4天,蚁蚕即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15.
已知生理活性物质methoprene(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桑蚕,有延长幼虫期,增加体重和增产蚕茧的效果,但对蚕的成长、蚕茧增产与饲料效率的关系等不明之处尚多,生产上经济效益如何尚存疑问,为此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 供试蚕品种为玉龙×彩凤,雌蚕,全龄用人工饲料在25℃、自然明暗条件下饲育。为探明methoprene不同浓度和处理时期的效果,试验以methoprene 250倍液(5 μg/ml)及500倍液(2.5 μg/ml)分别于3龄、4龄饷食后48小时和5龄饷食后72小时每头每次用毛笔涂布0.25ml。试验设第5龄区(第5龄1次)、第4~5龄区(各龄1次)、第3~5龄区(各龄1次)及对照区。每区10头,重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康县春蚕饲养技术,包括蚕前消毒、蚕期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
为养好春蚕,必须全面彻底对养蚕用房及所有养蚕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杜绝病源。蚕病以预防为主,着重在防。养蚕前对蚕室蚕具的消毒方法步骤概括为“六”个字。  相似文献   

18.
1夏秋蚕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1.1消毒不彻底 病原体存在是蚕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经历春蚕之后,饲养环境留存新鲜的病原体多,因此容易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9.
夏蚕期,气温较高,桑叶质量差,病原体数量多,蚕体极易感染病害。养好夏蚕的技术措施是:1.严格消毒夏蚕病害多,有细菌病、僵病、曲霉病、蝇蛆病等。通常对病毒性病害,每天要用新鲜石灰粉消毒蚕座;对细菌病,可添食500倍的氯霉素;对僵病,可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对蝇蛆病,可向蚕体喷300倍的灭蚕蝇或添食500倍的灭蚕蝇。2.控制温湿度夏蚕大蚕期,外界气温高,室外应搭遮荫棚,每天下午3~4时喷井水降温。必要时,也可利用风扇降温。3.合理用叶桑树夏伐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叶质和产量。夏蚕采叶,1~2龄应采新条的适熟叶;3龄开始采疏芽叶。4.加强管理夏蚕若采用防干纸育或薄膜覆盖育技术,每天应喂叶3~4次。大蚕期温度高时,要  相似文献   

20.
十天养蚕模式是比传统养蚕模式具有一定优势的桑蚕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十天养蚕模式在贵州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该模式在经济效益、技术要求、稳定共育人员队伍、提高养蚕成功率等方面的优势,并从蚕室选址及规模、蚕前和蚕期消毒、小蚕运输、饷食处理、匀蚕扩座、人员安排、看蚕给桑、上蔟、回山消毒等方面总结该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