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日常管理 幼虾放养后,前期日投饲料3~4次,投喂量每万尾幼虾0.15~0.20公斤。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中、后期定时向池中投施腐熟的草粪肥,一般每半个月1次,每次每亩100~150公斤。饲料投喂每日2~3次,日投饲量为0.30~0.50公斤/万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草鱼鱼种培育及饲料组合 在4~5月用一口塘放水花苗,经20天鱼苗长至每公斤2000~2400尾时开始分塘,每亩放养每公斤3000尾的鱼苗1万~1.5万尾,饲养水平高的放养2.5万~3万尾。出鱼规格分为50~150克和150~350克两种。  相似文献   

3.
一、草鱼鱼种培育及饲料组合在4~5月用一口塘放水花苗,经20天鱼苗长至每公斤2000~2400尾时开始分塘,每亩放养每公斤3000尾的鱼苗1万~1.5万尾,饲养水平高的放养2.5万~3万尾。出鱼规格分为50~150克和150~350克两种。在每尾重  相似文献   

4.
一、单养 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进排水方便、面积2--3亩、水深1~2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排水棚栏及护网.对池塘进行清淤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后.每亩放养长3厘米左右的黄颡鱼种2500--3000尾.也可搭放体长12厘米的花白鲢100--200尾。放养后,投喂新鲜的蚯蚓、蚌肉、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  相似文献   

5.
刘勃 《农家致富》2006,(9):39-39
饲料与驯化 驯食在夏花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用于培育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主要有鱼粉、蚕蛹粉、豆饼粉,常规鱼类颗粒粉碎料亦可.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38%以上)。日投量:体长3厘米的鱼苗250~300克,万尾:体长5厘米的鱼苗500~600克,万尾:体长6厘米的鱼苗1—1.2公斤,万尾:体长7.8厘米的鱼苗1-5公斤/万尾。一般日投饲料2次(上午、下午各1次),可在池塘周边泼洒投喂(上风处多投),也可在池塘边搭多个食台投喂。开始驯化的前10~15天.采用较细的粉状饲料(30目左右),随着鱼种个体的生长,粉状饲料的颗粒逐渐加粗。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鱼吃食及生长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鱼是美国淡水的主要养殖品种,我国与1984年引进,现已解决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关键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重要品种。池塘主养: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无污染,面积0.3~1.3hm2,水深1.5~2m,每年0.67hm2配备1台3kw增氧机,每0.3~0.67hm2配备1台投饵机,放养前要清塘消毒,放养尾重50~75g的鱼种1.2~1.5万尾左右,并配养相同规格的鲢、鳙鱼1500~3000尾。成鱼养殖一般投喂斑点叉尾鮰专用配合饲料,每天上午09∶00、中午12∶00、下午16∶00各喂1次,日饵率为3%~4%,并根据天气、吃食情况调…  相似文献   

7.
1成鱼池套养 1.1鱼池要求 水面最好在0.67hm2以下,淤泥不深,当年能干池;否则乌鳢(乌鱼)留存塘中,影响翌年主养鱼生产. 1,2套养方法 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有时可吞食相当于本身体长2/3的鱼种.因此,投入乌鳢鱼种的方法很有将究.一般春节前投放好主养鱼种,以早适应环境,1~2个月后投放乌鳢鱼种,其规格应比主养鱼种小,一般为60~80g/尾的隔年鱼种,每公顷放300~450尾,在养殖过程中不另投喂饲料,以池中野杂鱼为食.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3,(14):39
一、掌握投喂标准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如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则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  相似文献   

9.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0.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发病率也与摄食强度紧密相联。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严格确定日投饵量。早春时节,水温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增,以防投草过量造成疾病。5月份以后,水温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80%。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索乌鳢池塘养殖最佳容量,设置3个养殖密度(15 000尾/hm~2、30 000尾/hm~2和45 000尾/hm~2),采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2种饵料饲喂乌鳢,通过比较分析56 d养殖后的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品质指标、鱼类福利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提出池塘养殖乌鳢的最佳养殖容量。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水体中TN和TP显著增加(P0.05),COD_(Mn)有所下降,且配合饲料投喂组水质状况要优于冰鲜鱼投喂组;不同放养密度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冰鲜鱼投喂组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饲料投喂组(P0.05),各试验组乌鳢的肥满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和投喂不同饲料对乌鳢肌肉综合性营养无显著性作用(P0.05);不同试验组乌鳢肝脏的3种免疫相关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P和AKP呈现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酶活下降的变化趋势;纯利润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冰鲜鱼组效益最高,且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利润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投入产出比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冰鲜鱼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乌鳢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为650 g/m~3(冰鲜鱼投喂)和545 g/m~3(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5,(4)
<正>1.鱼种池混养鱼种池混养沙塘鳢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夏花鱼种池混养以鲫鱼、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养16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每亩放养15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2O0~400尾。一般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千克,获商品规格(30~50克)沙塘鳢10~20千克。  相似文献   

13.
邵焕武 《新农村》2001,(4):15-15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类开始游动、觅食。为夺取塘鱼高产,成鱼春季养殖要抓好七项工作。1.施肥池塘水温达5℃以上时,就应施肥,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一般每亩塘面,可泼洒人粪尿50~100千克,或畜粪150~250千克。施用化肥时氮、磷、钾三种肥料有效成分的比例以1∶1∶0.5为宜。2.投饵池塘水温升至10℃以上时,草、青、鲂鱼开始采食。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每100千克鱼重3~5千克。饲草投喂量应以4小时内吃完为度。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6月3日宁夏灵武市李家圈渔场从区水产研究所调进10万尾中科3号鲫鱼夏花进行鱼种主养试验,养殖面积8亩,截止9月28日干塘检查,总产中科3号鲫鱼2240千克,平均亩产280千克,平均规格35克/尾,成活率64%。一、材料与方法1.鱼池的选址灵武市李家圈渔场,2口苗种养殖池,面积8亩,平均水深1.5米,排灌较为便利,水源为黄河水。2.鱼苗放养(1)鱼池清整与消毒。整理、维修进水口,加注水时,用40目的筛绢捆扎好进水口,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塘采取干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泼  相似文献   

15.
加州鲈鱼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具有肉质鲜美、生长快、生产效益高等特点.现将其几种成鱼养殖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淤泥少,以壤土为宜,上覆一层细砂碎石更好;池塘面积2000~3500平方米(3~5亩),水深1.5~2.0米,池塘使用前用生石灰常规消毒,注水时密网过滤防敌害生物. 2.鱼种放养每667平方米(1亩)放8~10厘米鲈鱼种1000~1500尾,或15厘米左右鱼种600~1000尾,同时配养150~200尾左右大规格鲢、鳙、鲫鱼种,以调节水质和摄取残饵.鲈鱼种要求规格一致,一次放足,以免大小不均互相残食. 3.饲养管理主养鲈鱼池水质宁瘦勿肥,池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经常要冲注新水或采用其它增氧措施,以保证清新水质和较高溶氧量(每升水含氧量4毫克以上),因加州鲈鱼不耐低氧.投喂饲料为冰鲜低值鱼肉、野杂鱼或配合饲料,也可繁殖罗非鱼苗作其饵料;配合饲料以软颗粒料为宜,蛋白质含量须在45%左右,日投喂量为5%~8%,并根据水温高低调整投喂量;鱼肉日投量则为鱼总体重的10%~15%.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视气候及鱼的摄食状况适当增减,一般以鱼吃饱走散为止.日常管理要常巡塘,多观察,保持池塘清洁安静,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出现鲈鱼浮头现象;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病害,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二、池塘混养 亲鱼池、成鱼池和老口鱼种塘均可混养加州鲈鱼,但以水质清瘦、野杂鱼虾多的塘混养最佳,大量施肥投饲的池塘则不适合,且不允许有乌鳢、鳜鱼等凶猛鱼类存在,否则影响鲈鱼成活率. 混养的鲈鱼下池规格为6~10厘米,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30~50尾,年底可达0.35~0.6公斤.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及时注换水,避免池水过肥,养殖后期应适当补投部分鲜活饵料,以满足鲈鱼生长需要.须注意的是,放养的其它鱼种规格应大于鲈鱼种个体的1~2倍,并提前15天以上入池,以防鲈鱼吞食.此外混养塘年底应清塘,将鲈鱼起水. 三、网箱养殖 1.网箱规格与设置网箱一般采用2米×2米×2米或3米×3米×2.5米规格,以聚乙烯无结网片为好;网目大小视鱼种放养规格而定,放8厘米左右的鱼种,网目为1厘米;当个体有15厘米以上时,则用2.5~3厘米网目.网箱设置以封闭框架浮动式最好,选择避风向阳通风、水面开阔、水质清新、水深在3.5米以上处排放,坝前闸口、航道及水的流速超过0.1米/秒处不宜放置. 2.鱼种放养密度网箱饲养加州鲈鱼须按不同规格分级逐渐稀疏的方法进行.8~10厘米的鱼种,每平方米放300尾,15天后分箱;至30~5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50~200尾;长至150克时,密度为每平方米100尾;达到250克体重时,分疏至每平方米50~80尾,同时网箱网目也随分疏逐渐从1厘米增至3厘米. 3.饵料投喂饵料多用切碎的冰鲜低值鱼或小规格野杂鱼,配合料(鳗料等)也可.日投喂量占鱼总重的5%~10%,每日2~3次,依水温和鱼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4.日常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时过筛分箱,以免个体差异明显互相残食,以促进个体均衡生长,提高成活率;二是注意清洗网衣,保持水体交换通畅,防止水生生物附着,一般每7~10天清洗1次;三是加强巡视,防止网破逃鱼,后期饲养(个体在120克以上)可用双层网箱.另外要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667米2),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春节前,667米2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120尾、花鲢40尾;6月10日667米2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50尾;7月10日667米2放花鲢夏花1000尾。草鱼以投喂草料为主,根据青饲料的供应情况,适当搭配一定数量的颗粒配合饲料,至7月10日花鲢夏花下塘后,定时定点投喂一些菜饼、米糠等混合粉料,供花鲢夏花和塘中自孵的白鲫苗摄食,以便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保证鳜鱼能摄食到…  相似文献   

17.
1.鱼种规格一般按3:3:4比例放养每千克5—20尾、20~40尾、40~60尾规格的鱼种,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养2000尾。一般情况下鱼种放养规格不能太小,放养不能过密,否则不利于培育大规格商品鱼。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养殖乌鳢(又名黑鱼、斑鱼),每667平方米(1亩)放养规格30尾/千克的乌鳢苗种4000~5000尾,可产成鱼500~600千克,纯收入6500元以上。其养殖技术如下。1.建造池塘。鱼池面积宜为350~1500平方米,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池埂高出水面0.5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放养技术在同一池内,以养蟹为主,鱼、虾为辅,互利混养,同池共生;在不改变投饵的情况下,三者皆获得好收成,必须掌握放养技术。放养:投放幼蟹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亩放4~6千克,规格每千克在100~160只;在开春后投放鱼种,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白鲢200尾及花鲢80尾以及10厘米以上鳊鱼100尾和草鱼100尾(规格100克/尾),6厘米以上鲫鱼150~180尾,鲤鱼不放。同时每亩放1~2厘米幼虾(青虾)1.5~2.5千克  相似文献   

20.
在水库上设置4只网箱,放养全长5.3~6.0cm的斑点叉尾鮰。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4.57%的配合饲料.饲养期56d,斑点叉尾鮰规格达16.1cm。鱼种试验成活率92.67%,总利润16100.8元,饲料系数2.15,投入产出比1: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