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元旦一过,上海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年节花潮”。记者在众多花市、花店、花场中看来看去,又请教了一些老资格的花卉经营业主和不少到花市买花的普通百姓,认为上海春节花市除了各类花卉“质优量足”两大特点外,还有一个特别显目的“新花样”:盆栽花果争俏市场。 花商们估计,在上海今年50来天的年节花市中,大约有不少于1500万盆花果应市。这些盆栽花果,大致可分为七类:  相似文献   

2.
我开花店9年了,但从事这一行并不是我的初衷。1994年已开3年花店的小姑又开了其他店面,花店照顾不过来,小姑提出让我把花店接过来经营。其实当时我不想接,总觉得开花店又累,又麻烦。我正经营窗帘,虽然挣钱不多,但很轻松。可小姑花店价值3万多元的库存(主要是干花),如果压着不卖,就得赔钱,我只好将花店接了过来。那年我已  相似文献   

3.
“花店吗?我订一个23支红玫瑰的花篮,全部要‘红衣主教’。下午5点取货。”去年11月7日一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之后,玲拢鲜花店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漂亮的女老板告诉我,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审美品位也在提高。过去的当家品种“萨漫莎”花小瓣少,尽管价格仅为“红衣主教”的三分之一,现在却卖不动了。  相似文献   

4.
孩儿巷虽然地处杭州市中心,却并不算是最热闹的地段。所以当我们来到“百合花花艺专卖店”采访的时候,一直在纳闷:这里的位置并不理想,“百合花”究竟有什么经营法宝,居然能将花店的名气做得这么大呢? 花店总经理徐达安仿佛洞察了我们的心思,他胸有成竹地说:“做生意所选地段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经营理念才是最重要的。”这倒是一个新鲜的说法,我们顿时来了兴致。 徐达安的鲜花店其实已经开了好多年了,开始时他不仅做零售,还做批发,而且业务做得挺大,不光杭州的大小花店几乎都到“百合花”批过鲜花,连外地的不少花店也都向  相似文献   

5.
<正>我拎着刚买的levi’s从茂业出来,站在门口等一个朋友。一个职业乞丐发现了我,非常专业地、径直地停在我面前。"先生……行行好,给点吧。"我一时无聊便在口袋里找出一个硬币扔给他并同他攀谈起来。乞丐很健谈。"……我只在华强北一带乞讨,你知道吗?一扫眼就见到你。在茂业买levi’s,一定舍得花钱……""哦?懂的蛮多嘛!"我很惊讶。"做乞丐,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饶有兴趣地问:"什么科学的方法?""你看看我和其他乞丐有什么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6.
爱花闲弹     
李渔说市尘极俗之地有俗中三雅:书铺,花铺,香铺。即做生意趁了这主肥钱,又得以看书、赏花、闻香享了这段清福。雅俗二字被开这些铺面的人得兼。 我的工作是与书打交道,相当于上述中的一雅,想人生能享有其一,也是极大的福分,应该知足。如果贪婪一些,让我除此之外再做一项选择,我会选择花铺。 我喜欢花。开一个小小的花店,一直是我的浪漫幻想。每看到娇妍的花朵就情不自禁流连忘返,像一个看见美女的情种。渴望坐在花店里,与这些美丽的花儿朝夕相伴。开花店这辈子是没希望了,只能在家里莳弄一些花花草草聊以自慰。 去年春节,适逢乔迁新居,我在客厅里摆满了盆花。梅花冰姿玉骨,茶花艳丽夺目,水仙、郁金香或清纯或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郑州市有两条“花店一条街”,分别位于郑州市新华北街和郑州市中心经七路,两条花街上花店林立,鳞次栉比,成为郑州两条亮丽的风景线。 在郑州的这两条花街上,陈靖各有一个花店——香香花卉和薇薇鲜花。 走近新华北街的香香花卉,只见自然朴实的木质门面上“香香花卉”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一进花店,就闻到阵阵宜人的花香,品种丰富的鲜切花摆放有序,墙上挂着一块“河南省插花花艺协会理事单位”的铜牌,花丛里一位中年人正在打理百合花,这就是陈靖。他除了经营着两家花店外,还在陈砦花卉交易市场有个专营  相似文献   

8.
重识潮来花     
潮来花是我童年时熟悉的草花。时隔几十年,我在小区附近一片农村居民区,重又看到了它,就像见到久别的朋友一样,一种亲切感油然而升。在这里,潮来花长在墙边、宅门口、路边、小沟旁,十分随意洒脱,一看便知不是人为栽种的。在阳光下、在背阴处它们都长得粗壮高大,生机勃勃。我爱花并与花结缘也有30个年头了。这些年我去过不少花店,逛过许多花市,见识的天南地北包括国外引进的花卉可谓不少,唯独  相似文献   

9.
<正>谷雨前后,是农民朋友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也是种子、化肥等农资进入旺销的季节。笔者走访农村各地农资市场,农资店铺呈现出的"生意好"的现象煞是喜人,欣喜之余也难免发现一些让人堪忧的事,那就是把揽客变"赶客"的现象。近日,笔者随着一位农民兄弟来到一家农资门店。刚走近门,一位女营业员马上过来问:"您想要买什么?肥料还是种子?"我说:"想先自己看看。"她热情地说:"要不要我给您介绍一下啊?"我边走边看边说:  相似文献   

10.
日前记者到尚义花市采访,从叶卉花店店主杨雅洁那里了解到:孟加拉国达卡一家花店老板在“叶卉”学完花艺之后,欲到斗南签约购花苦无翻译。当时,云南大学大四学生孙文豪也在花店学艺,他外语水平不错,便自告奋勇陪同达卡客商到斗南帮其完成了签约。之后,孙文豪在昆明海埂路开了一家花店,并且开局不错。次日,记者到了海埂路一处名叫“红塔路口”的地方,通过手机与孙文豪进行了沟通。不一会,一位身材削瘦、中等个头、戴近视眼镜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来到了记者面前。在孙文豪的花店,记者见到了他的合伙人穆翔,他面色红润、体格微胖,也是云南大学大…  相似文献   

11.
提起“大地花行”,在杭州从事鲜花销售的业内人士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不仅杭州许多颇有知名度的花店都常年从“大地花行”进货,而且不少外地的客户也慕名而来。老板徐晓桦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一个劲谦虚地说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要不是亲眼看见他雷厉风行地指挥着员工有条不紊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客户,我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位文质彬彬、寡言内向的年轻人,就是鲜切花日批发量在3  相似文献   

12.
何荧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她在插花花艺界还应该说是一位新人。这个15岁就上山下乡到东北农垦兵团,生活了8年后返京的弱女子,三年前,提前办了退休手续,开起了花店。开花店之前,她一点插花花艺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她之所以开花店与她喜欢花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花卉市场常听到顾客对花商说“我要艺术插花”,许多花店店员也常把“艺术插花”挂在嘴边。什么是“艺术插花”呢?2001年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这一阐述中,可以看到插花不论是哪一种类或派别都可以称为“艺术插花”,因为插花正是以花的美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中对美的追求,插花本身就是艺术活动,插花活动所创造的作品并没有“艺术的”与“非艺术的”之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一直有着轻商思想,独有卖花却被人奉为雅事。 许多古诗都描写了卖花。我国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曾在词中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点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她买的是什么花,词中没有说,我们可以想象她可能买的是一株海棠,栽到自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28日,浙江省花卉协会零售业插花花艺分会组织召开了花店经营管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如何搞好花店经营管理和开好花店畅所欲言,纷纷介绍了各自开花店的经验。 分会会长吴龙高介绍了浙江省鲜花零售批发企业的现状,他说:“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零批花店已达4000多家,从业人员12000余人,我自己也是开花店的,从最初的街面小店发展到大花店,15年的风风雨雨和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非常深刻。”在座的有的已  相似文献   

16.
一、宜早不宜迟;看准了办花店的路子,就要立即动手,季节一过,又误一年。二、宜小不宜大:初办花店,各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店内有放花和售花的面积即可,争取早日开张。头一年要“以花养花”薄利多销,招引顾客。待有销售经验苒逐步发展,那时就可以“以花养家”了。三、宜草不宜木:一般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销量大。草本花卉培育周期短,当年播种,当年开花,株小色艳,卖得快。木本花卉生长周期长,几年才开  相似文献   

17.
在长春,有一间很奇特的花卉店,叫做蜡膜君子兰花店。为什么这间君子兰花店冠以“蜡膜”二字?我访问店主人徐国忠时,首先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徐国忠谈到,观赏君子兰,虽然花、叶并重,但  相似文献   

18.
早听说奥运村商业街上有一个花店,和那里的很多商业设施一样,是专门为住在奥运村里的各国运动员、官员提供服务的,这里应该是花卉行业距离奥运会“前线”最近的一个窗口,而我的好几位朋友都在那里奋战了整整一个赛期。花店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有些什么感受?碰到了哪些名人、趣事?趁奥运会与残奥会之间的空隙.笔者终于有机会联系上他们一问究竟。  相似文献   

19.
进言购花者     
<正>我喜欢养花,常到花市走走。曾多次受邀帮人买花,也曾主动帮助陌生人买过花。时间长了,看到一些朋友由于缺乏养花知识,购花时陷入一些误区,就觉得有必要说说购花要注意的事,以提醒初养者。喜欢花卉或乔迁新居准备养花,最好看看有关的养花知识或者咨询一下常养花的朋友,才能避免盲目购花。家里的环境如何,花在什么地方陈放,要心中有数。向阳的地方购喜光的花;半阴的地方购喜阴的花。家中保暖条件好,可购南方要求室温高的花;冬天室内冷,只能购北方耐寒的花。根据花的生长习性,考虑地域气候条件购花。比如:吊钟海棠花态神奇,很有观赏价值,但是不耐高温,北方夏季酷热就不适合养。有些花木喜欢温热湿润的环境,风多干燥的地方就不好  相似文献   

20.
京城里的花店数以百计,京城里的花卉市场也有十余处,可是,一家叫“罗斯花苑”,中文译为“玫瑰”的花店却聚焦了京城众多人的目光,并且与近在咫尺的京都蕙薪花卉批发市场并蒂而香。这“玫瑰”一枝独秀傲立京城8年多靠的是什么力量,都有哪些经营诀窍?带着好奇与疑惑我来到了这家花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