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区开发治理的捷径──我区生物经济圈建设浅议冯虎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一直是制约我区沙区经济发展、造成农牧民生活贫困、阻碍沙区治理开发步伐的主要因素。如何针对沙区的实际,把治理沙区与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快沙区的治理开发步伐,是大家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2.
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和森林植被遭破坏,坡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等人为因素是云南省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沙化土地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河漫滩沙化、淤积沙化、风沙化、沙石化和土林等5个沙化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造成土地生产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425.2hm2经过近5年的治理,各类土地面积有明显变化,对今后沙化土地的治理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退化土地及其治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荒漠化定义分析,其最终结果是土地退化,根据其营力过程可分为风蚀、堆积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土地退化、物理作用及化学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按利用过程可分为草地退化、耕地退化、林地退化等类型。本文论述了其形成过程、形态特征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之途径  相似文献   

4.
徂徕山沙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徂徕山土地沙化退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多因素综合量化分析评价.从微形态特征评价土壤的质量,研究适合试验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的防治、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和森林植被遭破坏,坡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等人为因素是云南省沙化土地形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沙化土地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河漫滩沙化,淤积沙化,风沙化,沙石化和土林等5个化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造成土地产生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425.2hm^2,经过折5年的治理,各类土地面积有明显变化,对今后沙化土的治理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庄培新 《防护林科技》2006,(6):82-82,86
土地沙漠化,是对地球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它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低,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农田被毁、环境恶化,已使不少的国家遭受连年饥荒。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带),实行林、牧、水利等的综合开发治理,才能起到真正防风固沙的意义。但目前世界治沙的方法,还是在传统的治沙模式下徘徊,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专家介绍     
研究员级高工张学利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利,男,蒙古族,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同年分配到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副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至今,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亚湿润干旱区退化土地恢复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其中“高产高效农牧副业园田化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子专题)、省科技厅课题“风沙地林果草综合利用”、省科技厅课题“樟子松、彰武松优良种型选育”、省畜牧局课题“彰武沙地、草地生态治理”、省十五攻关课题“辽西北荒漠化土地防…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西岩溶地区土地分布现状,分析岩溶土地的分布特点,提出林草植被恢复、后续产业开发、喀斯特特色旅游、生态搬迁与培训等4种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总结石漠化土地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当前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平台,采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有林地与灌木林地)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防风固沙价值量为827073.75万元,5个治理区中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防风固沙价值最高,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最低,分别为423929.96万元、39725.99万元。沙源工程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明显,其防风固沙价值量达到518185.15万元,固沙面积为201.42万hm~2。5个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以荒漠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危及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部地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国西部地区探索土地退化防治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新途径,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土地退化。中国有2.62亿公顷土地正在荒漠化和已变成荒漠或沙漠,中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荒漠化土地分类是防治的基础。这对于掌握土地退化规律,以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草地植被退化以及治理修复技术,该文对草地退化和治理相关文章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退化草地植被修复的案例,对如何应对退化草地展开了对策讨论,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引起草地植被的退化,超载过牧是草地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围栏封育、补播、施肥、灌溉以及鼠害防治等是主要常见的草地...  相似文献   

13.
章全面、科学地分析了沈阳市康法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进一步治理康法地区沙化土地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行为,实行区域防治、综合治理,加大改革力度、全社会参与治沙,增加科技含量、普及推广治沙先进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利用沙化土地等措施,对科学开展治沙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及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导致西藏高原脆弱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 对正在进行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文中在全面梳理西藏高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表现(草地退化、湿地退化、工程扰动区植被破坏、风沙化土地不断扩张)、识别其驱动因素(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工程扰动)的基础上, 总结了西藏高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围栏封育、人工种草、工程扰动分类恢复、适生植物种选择、沙障设置等), 以期为进一步加强西藏高原退化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治理、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是全国乃至全球土地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记述了石漠化的形成、概况,贵州省的石漠化治理现状。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得出了一种适宜贵州省石漠化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及技术的应用实例等。  相似文献   

16.
沙质荒漠化土壤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学观点、沙漠化景观生态及其演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观点,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因子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在治理沙漠化土地中的作用;探讨了土壤水分、养分生态的变化及其与沙漠化土地逆转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恢复生态的研究内容和在未来沙漠化治理、开发、研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类型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土地退化成因,原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一个方面。而人为活动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结果,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划分为: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地贫瘠、土壤污染、土壤破坏五种类型,并提出了退化土地的管理及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评述了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地退化现状与成因,阐述了天然次生林、退化人工林以及严重退化的光板地或荒草坡恢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并从区域尺度上讨论了土地恢复对策,最后提出了热带林区土地退化和恢复中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旨在促进该地区人工林的持续发展、天然林的有效保护以及区域环境的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土壤退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土壤退化的概念,中国及世界土壤退化概况,国外对土壤退化研究概况,国内土壤退化研究概况,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研究技术现状.分析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工作偏重于对特定区域或特定土壤类型的某些土壤性状在空间上的变化或退化的评价,而很少涉及不同退化类型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指出应加强对土壤与土地退化指标评价体系,土壤退化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以及对土壤与土地退化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宁夏退化土地类型主要有5类,水土流失面积1 960.0×10~(3 )hm~2,主要分布在南部黄土丘陵区;土地沙化1 450.5×10~(3 )hm~2,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干旱地区;土地盐碱化108.5×10~(3 )hm~2,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灌区;草原退化2 124.0×10~(3 )hm~2,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风沙草原区;农田退化101.0×10~3hm~2,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区。宁夏退化土地治理工程规划主要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公益林管护、矿区土地修复、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等林业修复工程,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固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沙化土地治理工程,建设现代化排水系统、科学种植耐盐碱树种等盐碱地治理工程,封山禁牧、草地恢复等草原修复工程,耕地质量提升、恢复改善耕地质量、中低产田改造等退化农田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